一个人的生产线-职工风采-中工网

人物

职工风采

一个人的生产线

2020-02-10 13:36:59

  新华社南京2月10日电 题:一个人的生产线

  新华社记者刘巍巍

  9日22点,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的苏州盈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内灯火通明。不同于以往多名员工协同加班作业,如今偌大的工厂内只见一个孤单的人影在忙碌着。

  细密的汗珠在灯光下跳动,守望者、企业生产负责人袁传伟脚步不停,桌上的饭盒甚至来不及打开。傍晚刚把最新一批完成生产的过氧化氢消毒器零部件送到无锡的组装工厂,袁传伟忙着赶下一批工。“这批消毒器是送往湖北抗疫一线的,早一天完成,就能早一些帮助更多人抵抗病毒。”袁传伟说。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很多企业加班加点“火力”全开,袁传伟只是千万万“逆行者”中的一位。但鲜为人知的是,自收到“火线订单”10多天来,企业里仅有袁传伟一个人坚守在日夜不停的生产线和供应链上。

  1月26日大年初二,正在盐城过年的袁传伟突然接到无锡一位合作伙伴的紧急电话:疫情严重,湖北急需过氧化氢消毒器为医院消毒。盈玛精密作为这款产品的样机生产厂家,技术成熟。合作伙伴希望袁传伟赶快复工,在2月12日前赶制1000套组装消毒器的零部件设备。

  “公司员工主要来自河南、福建等地,早已回乡过年,短时间内无法赶回苏州,而且手头现有的物资也不能满足如此大量的生产需求。”袁传伟考虑到人力、物力等实际情况,最终接单200套。他说:“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希望能够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

  当天下午,袁传伟联系材料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伙伴,确保生产物资能够及时跟上后,星夜返程,赶到苏州时已是凌晨1点。1月27日大年初三,袁传伟紧急联系政府相关部门办理复工手续。当晚,一个人的生产线正式启动了。

  编程、采购原料、准备刀具、加工、质检、送货……原本需要5名员工协同完成的工序,袁传伟硬是咬牙一人扛了下来。为节约时间,他吃住都在工厂里,累了就在沙发上眯一会儿。

  记者算了一笔时间账:一套设备共有10多个零部件,在5名员工齐备的情况下,做完200套需要15天左右。袁传伟靠着连轴转,硬是在10天时间里独自完成了100多套。9日,距离订单交付还有3天时间,袁传伟说:“已经完成大部分产品,可以准时交货。”

  记者了解到,由于采用动态交货机制,袁传伟前期生产的零部件已经由无锡的合作伙伴组装成过氧化氢消毒器成品,陆续发往湖北抗疫一线。

  随着这批订单即将完成,袁传伟的企业按照客户要求,准备马上着手研制更新型的消毒器样机。一旦新机型通过测试,就可以批量生产,更好地为抗击疫情服务。“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疫情一定会退去,企业的未来也会越来越好。”袁传伟说。

  夜已深,灯光下,那个忙碌的身影格外动人……

来源:新华网
编辑:孙仕奇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致敬,共和国最闪亮的星

  • 热点人物

    最美奋斗者

  • 热点人物

    德耀中华——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

  • 热点人物

    聚焦“绿色生态工匠”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高国升:“逆行而上”抗疫情展企业家担当

    每天四处奔波,为“抗疫”前线人员筹措医疗物资——连日来,吉林省敦化延边天一堂药房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国升异常忙碌。

  • 创新垃圾分类模式 微软工程师辞职创业

    80后小伙汪剑超,一个外表斯文儒雅的西安小伙子,成都一家环保企业的董事长,现在每天的心思都在“垃圾分类”繁琐杂事上。很难想象,十多年前的汪剑超还是微软中国公司的一名软件开发工程师。从京城白领到蓉漂创客,从软件工程师到“职业破烂王”,汪剑超的职业身份跨度很大,他说:是宿命,也是梦想。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