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霞:跑施工现场每寸土地都留下身影-职工风采-中工网

人物

职工风采

李兵霞:跑施工现场每寸土地都留下身影

2019-12-14 10:35:19

李兵霞 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高级技术主管

  李兵霞,2012年8月入职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先后参与山西省长治市潞安采煤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一期)初步设计、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浩尧尔忽洞金矿扩建项目土地复垦方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波孜果尔铌钽矿露天开采项目土地复垦方案、易县土地整治EPC项目等多项大型项目,是一位经验丰富、认真负责、勤奋勇敢的巾帼战士。

  “长治潞安采煤塌陷区治理示范工程设计,是我进入总公司接手的第一个项目,项目涉及13个标段。在项目施工初期,长治市国土局要求项目人员驻场指导施工,我和另外一个女同事——张晋芳,作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进驻了施工现场。”李兵霞说。 那是2013年的冬天,李兵霞两人住进了国土局安排的工程指挥部,一间招待所的房子,没有暖气,没有办公桌椅,仅有的设备就是两张单人床。为了不给国土局添麻烦,李兵霞和同事向老板要了个电暖气用来取暖。那两个单人床,晚上是床铺,白天就是办公桌。

  李兵霞告诉记者,“13个标段的负责人,每天轮番来找我们解决工程上的问题,我俩白天出去跑现场解决现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晚上就在宿舍里修改设计报告,该项目涉及10000亩耕地,每寸土地几乎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目前,该项目在竣工验收阶段,李兵霞和同事也已经派往其他项目。没有机会再回去看看,她们常常在影像图上打开项目区的范围,看到现在的新景象,甚是欣慰。原来的地块高低不平,分布零散,现在已经变成平整的土地;以前的积水区杂草丛生、凌乱不堪,还经常会发生危险事故,现在的积水区,修建的环湖道路,防护堤和护栏,又安全又美观,周围的村庄在积水区周围修建了农家乐,成为大家休闲娱乐的场所。

  作为一个在矿山土地复垦、土地整理行业奋斗多年的技术人员,李兵霞在易县项目伊始就被派往易县项目组,参与项目的前期筹划。“虽说是位老技术人员,但是对于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来说,也是一位新人;面对领导提出的怎样进行现场调查,怎样进行野薄记录,怎样进行勘查选址,怎样进行规划设计等诸多问题,我仍是无法给出完美的答案。”李兵霞说。当一群技术人员来到踏勘现场,却因不知如何踏勘劳而无功的时候,李兵霞提出要抛弃以往的地灾项目的以“点”为单位的调查方式,提出以“面”为单位进行调查,并针对土地整治项目做调查表格,将需要调查的地类,排灌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分别制作调查表,让大家了解需要调查的对象以及调查内容。

  易县国土局要求土地整理项目评审前要做水保方案,一个难题摆在了项目组面前,水保方案对项目组其他成员来说是个空白,对于李兵霞来说也只是略知一二,在这种情况下,李兵霞独自担重任,能够收集到的资料仅是易县一个砖厂建设项目的水保方案,与土地整理有天壤之别。

  经焦头烂额地一番思考之后,李兵霞开始收集以往做矿山土地复垦时收集到的水保方案,对照着矿山水保方案以及一本水保规范,开始琢磨针对土地整理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经多次编写及修改后,一本水保方案中终于新鲜出炉,拿到专家面前评审,被狠狠地批评一番,专业术语理解不清,水保参数选取不正确,文本格式不能满足评审要求,连报告打印都不符合规范。在备受打击之后,李兵霞鼓起勇气面对困难,整理专家意见,积极与专家进行沟通,重新研究规范,终于在报告正式评审时提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

  李兵霞有一个漂亮的女儿,现在三岁半。在孩子刚八个月时,李兵霞接到通知去易县项目工作两天。“当时孩子正在断奶期,除了母乳什么都不吃,但是易县项目的同事们都在等着我们过去,一狠心就坐动车到了易县。路上我还想着,如果下了动车孩子还不吃奶粉就买票返回,还好孩子给力,顺利喝了奶粉,也让我能踏踏实实地在易县呆了三天,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李兵霞说。

  “家庭和工作的矛盾时时存在,也没法和谐处理或两头兼顾,看到因为自己的努力能让易县土地整治这项大工程顺利实施,我感觉值了。”李兵霞说。(劳动午报记者 马超)

来源:劳动午报
编辑:刘英杰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致敬,共和国最闪亮的星

  • 热点人物

    最美奋斗者

  • 热点人物

    德耀中华——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

  • 热点人物

    聚焦“绿色生态工匠”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李建军:剧场里的“人类学抽样研究”

    新青年剧团与中间剧场联合出品、李建军导演的戏剧《人类简史》开场,以20余名素人演员借助依次上台,穿上他们散落在地面上的各式各样鞋子的方式,在观众面前完成自我身份的认同。

  • 为你而战,18000人的送别

    8日CBA北京首钢对阵深圳新世纪的赛前,没有音乐,双方球员沉默着认真练球,络绎进场的观众不作声地寻找座椅,1万8千人的球场如上演一出巨大的默剧。这一晚,他们为一个人而来,要向他做最后告别。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王未来:造福更多哮喘儿童

    一位抛弃高薪的青岛汉子,一头扎入科技创新的大潮中,历时两年多,耗资甚巨,终于研发出美国FDA批复的首台智能网式雾化器,其出发点就是想让全球哮喘儿童早日康复。

  • 夏娟:包种植包技术包销路,让农民致富少走弯路

    “我干农业完全是误打误撞。”夏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2014年底,25岁的夏娟从陕西西安辞去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宁夏创业。彼时,枸杞品种“宁杞7号”大热,她从中看到了商机,便和两个朋友一拍即合投身农业,开始繁育枸杞苗。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