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静待花开——青岛灵山岛学校张丽老师采访笔记-职工风采-中工网

人物

职工风采

面朝大海,静待花开——青岛灵山岛学校张丽老师采访笔记

2019-09-10 11:33:32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岛学校的操场上,学生们围着张丽做游戏,在“无敌海景操场”任何一个角落,抬头便是一片蔚蓝。本组照片均由新华社记者李紫恒6月26日摄

午餐时间,女儿杨焱喜(前右)不好意思地告诉妈妈,昨晚做梦吃了一顿披萨。

毕业班的学生在展示将送给学校的石画。

张丽展示学生送她的卡片。

  新华社记者孙闻、李紫恒

  她是不是太年轻了?跟众多贫困地区教师比起来,她的工作生活条件是不是不够艰苦?她在那里干得到底出不出色?她在那里坚守的是不是还不够长?她的故事是不是足以打动读者?

  去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岛学校之前,这些问题令我们踟蹰,直到我们踏上这座距青岛市22海里、距西海岸新区积米崖码头9海里、陆地面积7.66平方公里的小岛。

  (一)6月16日,13时20分,积米崖码头

  “张老师,您到哪儿了?船就要开了。”

  “我到安检口了。”

  循声望去,大个子、扎着个马尾巴、背着一个硕大的双肩背包,没错儿,就是她!张丽冲着登船的跳板一路疾走,全然看不出已有七个月身孕。她身后三四十米,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也扎着马尾辫儿、也背着一个硕大的双肩背包、手里还拎着一个大号的纸袋子,满头大汗,快步追上张丽抢过她的背包,娴熟地蹿上跳板,滋溜一下钻进了船舱。小姑娘叫杨焱喜,是张丽的女儿。

  刚坐定,船就开了。

  “产检情况怎么样?”

  “还是老问题,大夫又给开了15天的假,让我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坐着就不站着、别走路、少说话。”

  这是20天内医生第二次给张丽开出这样的医嘱和假条了。上次是5月底,医生的话说得很严厉,“如果不严格遵医嘱,随时可能……”

  张丽难过得辗转反侧了一天,第二天又上岛了——“得给孩子们过六一啊。”

  “我觉得大夫总会把问题往严重了说,”张丽微笑着低下头,抚摸了一下隆起的肚子,“我觉得它一切都挺好的。”

  船行40分钟,到达灵山岛码头。

  “张老师回来了啊。挺好的吧?”

  “哎!回来啦。挺好的!”一下船,码头上的“张姐”“王姐”“刘婶”“李叔”们热情地跟张丽打招呼。上岛四年,张丽跟全校四十来个学生的七姑八姨都熟络起来。

  (二)6月16日,14时30分,灵山岛学校

  灵山岛学校是一所9年一贯制全日制学校。两幢两层半的主楼,前楼是小学部、后楼是幼儿园和初中部,大门口的平房是传达室和食堂。

  “这是我们的无敌海景操场。”走进学校张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

  海天一色、清风拂面、涛声阵阵、鸥鸣啁啾……站在操场任何一个角落,抬眼便是一片蔚蓝。全塑胶运动场、玻璃钢篮板、人造草坪5人制足球场、标准尺寸乒乓球桌……这样的海景操场绝对称得上“无敌”。

  “可惜我们的体育老师调到岛外工作了,体育课由一位英语老师代教,全校不分年级一起上。”张丽一句话把记者拉回了现实——这是一所只有10名在编教师和2名代课教师的海岛学校。

  张丽带记者到会议室小坐。会议桌上摆着几只钢舌鼓。杨焱喜拿起鼓槌熟练地演奏了一曲《沧海一声笑》。

  “这是妈妈给我们排练的六一节目。”

  “为什么选这个曲子?”

  “你看。”杨焱喜揪起了T恤衫上的校徽,上面印着八个字“海天一览、气养浩然”。

  (三)6月16日,20时30分,灵山岛学校教师宿舍

  海岛的夜来得特别早,晚上8点一过已是漆黑一片。灵山岛学校的教师集中居住在一个叫沙嘴子的自然村,距离学校步行20分钟路程。对岸是青岛西海岸新区,霓虹闪烁处,沿海的建筑群被勾勒成一条绚丽的风景线,小岛和繁华就隔着一汪海水。

  顺着小卖部大姐指引,记者敲开了张丽的门。一张双人床占去这间平房一大半的空间,床脚顶着一张单人课桌和一张双屉桌——抽屉不知哪里去了,三合板桌面受潮胀裂成一层一层,又被磨出了包浆。靠墙立着两个老式木制书架。所有木制家具上都长着霉斑。屋里一共有4件电器——顶灯、台灯、空调和张丽带来的一台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正播放着胎教音乐。

  “条件比我刚来时好多了,”张丽说,“空调是去年装的,主要是解决冬天取暖问题。”

  “嗯。吹出来的都是凉风,还不如不开。”一旁的杨焱喜插话了。

  “电压跟不上,确实不太暖和。主要还是靠电热毯。睡着了就好了。”

  “嗯。脸冷!一大早就冻醒了。”杨焱喜又插话了。

  “你是不是不喜欢这里啊?”记者问杨焱喜。

  “那倒不是。”

  “今天要不是承诺给她买根冰糕,她还不跟我去大陆呢。”张丽说。

  “在岛上还有什么想吃吃不到的东西?”

  “披萨!”杨焱喜脱口而出,随后打了个甜美的哈欠。

  见孩子困了,记者起身告辞。出门时记者想随手把防盗门带上,却发现门是坏的,合页脱落,门斜靠在墙上。

  “刚装上没两天就让大风刮坏了。”张丽说。

  “这儿为什么要立一盏灯?”

  “院里没路灯,装上它方便学生和家长来找我。”

  “嗯。还招蚊子。”杨焱喜又插话了。

  (四)6月17日,8时,灵山岛学校小学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张丽伴着孩子们的早读声走进6年级的教室。大液晶屏、投影仪、音箱、空调,一应俱全,全班只有8个孩子,一水儿的古铜色皮肤——电教化、小班额、丰富的户外活动,再加上张丽,这位英语专业本科且考取了专业八级证书的学校负责人兼任课教师,这些恐怕都是大城市家长们眼中优质校的必备要素。

  张丽全程英语授课,她提出的绝大多数问题得到孩子们积极回应,一律英语作答。只有一个问题,孩子们卡壳了。

  “Jasmine Flower,这首歌哪位同学能给大家唱一下?”

  ……

  “一句也可以。”

  张丽一连叫起三位同学,三个孩子怯怯地每人唱了一句……

  “今年西海岸新区教体局给我们招录了一位专职音乐教师,暑假期间就来报到了。”张丽说。

  不太会唱歌的孩子们几乎人人画得一手好画,就画在从海边捡来的鹅卵石上。

  学校的美术教室有个美丽的名字“石头花开创作室”,摆满了孩子们的作品——调皮的鱼、眨眼的花、欢笑的萝卜、七彩的大树,画得最多的,还是他们会发光的学校。孩子们驰骋梦想,鹅卵石绽放快乐。

  (五)6月19日,10时,灵山岛学校食堂

  食堂门口,两名厨师正在给孩子们分发牛奶,每人一袋。牛奶是厨师们热过的,不凉不烫。

  “9月开学学生一下子少了十来个,饭和菜都得少做点了。”负责总务的肖老师跟厨师说。小学部6年级的孩子全部被西海岸新区的致远中学录取,没有新生补充,新学年灵山岛小学全校学生还剩39名。

  生源不足、师资薄弱,这是横亘在张丽打造“全国知名海岛品牌学校”梦想之路上的两块巨石。

  “再难也不能放弃梦想。”

  4年前,刚参加完教师资格考试的张丽全家到灵山岛观光,岛上几个孩子围着她问这问那,求知的眼神瞬间俘获了她的心。不久,成绩出来了,全区第二。这意味着她可以在区内任意挑选学校。

  “就去灵山岛!”

  这个决定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出的:娘家在西海岸新区,条件不错;自己家在青岛市区有公寓;孩子就读于令人羡慕的机关幼儿园……她为什么要到一个蚊子叮一口痒三年、隔一天凌晨5点去排队打一桶水用两天、连洗澡都是奢侈的海岛去吃苦?

  “就是那几个孩子的眼神!”张丽说,“这个眼神我爱人也看到了,所以全家只有他坚定地支持我。”

  对强者来说,困难从来都是意志的磨刀石。上岛四年多,张丽只哭过两回。一次是离家时女儿的一声“妈妈别走”让她泪如雨下,后来她索性带着孩子一起上岛。另一次是娘俩在岛上一起发高烧,同事到村医家里买来一瓶不知过期多久的莱阳梨糖浆,她抱着孩子痛哭失声。

  强者眼里看到的永远是光明。岛上建起了社区医疗中心;岛上的渔家宴民居旅游项目从无到有,开办了190多家;学校的硬件设施一天天好起来;留学美国的学生慕名前来支教……

  “有孩子就要有教育。教育兴,海岛兴;海岛强,教育强。”信念的种子,在张丽心里萌发,根越扎越深。

  (六)6月24日,9时05分,灵山岛学校小广场

  “全体肃立!唱国歌,升国旗。”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在海岛上空回响。

  “礼毕。请张校长讲话。”

  张丽理了理头发,精神饱满地站在全体师生面前,丝毫看不出她刚刚艰难地给孩子们上了一节课。

  就在今天早上,张丽的身体又出现了状况,说不了两句话就气喘吁吁。下课铃响起时,张丽已经大汗淋漓……

  “同学们,毕业意味着你们要离开母校了,像雄鹰一样,即将展翅高飞……”张丽看了看毕业生,有些哽咽。

  “你们要永远记住这个叫灵山岛的地方,这里孕育了你们的成长,寄托着老师的梦想,这里有山有海,有诗和远方,有你们的童年、母校和故乡……”

  孩子们一拥而上,哭着把写满祝愿的纸条塞到张丽手里。“同学们,不哭。我们一定还会再见,老师永远都牵挂你们。”张丽泪流满面,和家长、孩子们紧紧地、久久地拥抱在一起……

  此刻,海风习习,红旗猎猎,蓝天如洗。

  (七)9月5日,6时,张丽的朋友圈

  学校放假了,张丽住院了。张丽是躺着入院,在医院里躺了22天,又躺着出院的。

  出院时医生严厉地告诉她:“从现在到孩子出生,你只能躺着!”

  可是,一出院,张丽又上岛了。张丽的朋友发来一张她躺在电瓶车上的照片,附言是“她就这样一路躺着,察看了学校暑期维修改造施工情况,开了家长会,安排了暑期兴趣班的活动。”

  9月5日6时整,张丽更新了她的朋友圈——

  2019年9月5日,顺利产下一个男孩,母子平安!感谢大家关心!

  照片上的孩子眉目疏朗,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

  新华社青岛9月9日电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海上纤夫”让荒岛...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带发“修行者”与文...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雪线邮路上三十年的...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姚明:中国篮球改革不会半途而废

    9月8日晚,中国篮球与广州一起入夜。在满场观众的见证下,中国队在2019年男篮世界杯17~32名排位赛第二场比赛中以73比86不敌尼日利亚队。排位赛结束,中国队与伊朗队同为2胜3负,但后者净胜分占优,第一时间拿到亚洲区唯一一张2020年东京奥运会入场券。

  • 海清:一个倔强的随遇而安者

    海清说自己是个随遇而安的人,“碰到什么样的角色,我能演就演,不能演的我也绝不强求”,哪怕在别人看来,她的走红已经算是大器晚成,她也觉得是很好的安排。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不能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摊开一张地图,寻找当下中国的创新高地,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国光谷”不可忽视,而拥有200余项国内外专利的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这片高地孕育的一座高峰。

  • 何社殷:90后“鸡倌儿”初养成

    何社殷正在鸡舍中悉心照料刚刚买回的鸡苗。 本报记者 雷魏添摄8月28日18时,在榆林榆阳机场货运到达出口前,一个焦急的身影正不停地徘徊,不远处停着一辆略显破旧的三轮摩托车这个小伙子名叫何社殷,家住横山区塔湾镇梨树塌村。这一天,他从机场接到的货是1000只刚从桂林空运过来的鸡苗。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