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路工的春天-职工风采-中工网

人物

职工风采

养路工的春天

2019-09-07 09:00:18

养路工指挥大型捣固车在沪昆线浙赣线作业。

 第一代电动捣固机试验现场。

现代大型道砟清筛车在宣杭线作业,彻底解放了劳动力。

  中国自有铁路的那天起,就有了养路工。他们担负着维修养护铁路线路、桥梁和隧道的重任,是保证铁路安全运输的基础。曾经的养路工,是铁路最艰苦的岗位之一。上世纪70年代初,有电视台播过一部介绍铁路养路工的专题片,片名就叫《当代“苦力”》。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养路作业以机械化逐渐代替体力劳动,最终摘掉了养路工“当代苦力”的标签。我在铁路工务段工作40多年,亲身经历和见证了这个“摘标签”过程的许多重要节点,还用镜头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照片。

  “砸十八镐”:一天下来,满手是血泡

  今年88岁高龄的高阿苟老人,在铁路做过30多年的养路工,他告诉我,上世纪70年代之前,养路工维修养护铁路线路用的都是洋镐、三齿扒和撬棍等原始工具,这些工具很笨重,养路工体力消耗特别大。

  “上世纪60年代,国家核定粮食定量标准,养路工每月45斤粮票,比打铁师傅还多5斤。”

  早的时候,招养路工首要的条件是体力好。高阿苟师傅对自己进铁路的招工“考试”过程记忆犹新:“不问你是不是文盲,只要能扛起一根2米多长的枕木,2分钟内跑完100米,就算合格了。”

  铺在钢轨下的道砟很不起眼,但它发挥着均衡列车压强、舒缓运行冲击力、保持列车平稳行驶的重要功能,所以要始终保持道砟间的紧密度和弹性。养路工因此就有了项叫“捣固”的常规作业:工人用洋镐把枕木头部的道砟空隙砸实,以保证线路平整。

  一把洋镐10多斤重,高高举起,重重砸下,每处要砸18下,俗称“砸十八镐”。砸洋镐既要讲力度,还要讲节奏。一天几百下砸下来,很多养路工满手都是血泡,时间久了成老茧。无论冬夏,养路工干完活都是一身汗水。

  江南河网发达,水系繁多,地下水位高,路基中的淤泥经常渗入道砟,有的甚至漫过枕木,使道床(道砟层)板结,失去弹性,造成冒浆病害,严重影响列车运行。养路工有一项作业叫挖“冒浆”:把与冒浆混杂在一起的道砟挖出来,清筛掉淤泥和杂质,再回填。这是养路工劳动强度最大的活,道床中的冒浆像混凝土一样硬,洋镐砸下去常常只见个白印子。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挖冒浆半天干下来,也经常累得喘不过气来。

  特别严重的冒浆,光靠清筛解决不了,就得把整个路基都挖出来,重新处理。为尽量少影响列车运行,一般须在一两个小时内完成任务。挖冒浆作业劳动强度很大,工人们很辛苦。

  原始工具和落后的维修手段限制了铁路线路设备质量,也严重影响火车速度。那时,载客列车平均时速只有40多公里,货运列车只有30来公里。从杭州到上海,特快列车也需3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到北京更是超过30小时。

  笨拙的“一操四”曾让养路工们高兴得像过节

  为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线路维修质量,上世纪70年代中叶,我国开始探索以机械化作业代替手工作业,铁路部门与生产厂家一起研制了我国第一代电动捣固机。

  第一代电动捣固机的配电箱装在顶端,一只开关控制四个电机驱动的捣固头,工人们俗称它为“一操四”。

  记得当年“一操四”试验现场一片欢腾,砸了多年洋镐的高阿苟师傅和工友们都非常兴奋,有人还换上了休息、节庆时才穿的铁路制服。

  现场指挥员举起旗子,一声令下,工人们接通电源,操作手用手柄操纵四个捣固头代替洋镐,从四个方向同步插入道砟,以强烈振动,代替捣固,消除空隙。

  平时“砸十八镐”需要5分多钟,捣固机只用了不到2分钟,养路工们别提有多高兴了,“终于不用那么费力了”。

  但是,第一代电动捣固机存在许多局限性:电动捣固机需要外接电源,只能在车站附近使用;机体太轻,作业时整体会窜动,不容易控制位置;捣固深度不够,还得用人工补充捣固。

  上世纪80年代初,以柴油机为动力的第二代液压捣固机开始“服役”。它不受电源区域限制,作业范围增大,稳定性和捣固质量也有了较大提高。一台捣固机的工作量超过10多名工人,线路质量也得到较好改善。

  线路质量好了,结合其他因素,这个时期载客列车时速逐渐提高到七八十公里,货运列车时速也达到50公里上下。

  第二代液压捣固机的主要缺点是比较笨重,在线路上作业要多名职工配合,火车来临前,要提前五六分钟大家合力把它撤出线路,经常搞得大伙手忙脚乱,对行车安全产生隐患。

  上世纪90年代,铁路部门从国外引进了一种单人操作的威克捣固机。这款捣固机以汽油机为动力,它捣固力度大,携带、移动和使用都很灵便,性能好,适用范围广,一台威克捣固机的工效超过10多名工人。

  体积笨重的养路机械逐渐被淘汰,养路工们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得到了初步解放。此间,我国铁路也实施了6次大提速,载客列车时速从60多公里逐渐提高到160公里。养路工的维修养护手段得到一步步改善。

  大型养路机械成规模国产化,彻底解放劳动力

  不仅捣固作业以机械替代人工,劳动强度更大的冒浆处理也用上了大型机械化。上世纪90年代末叶,上海铁路局从奥地利引进全国铁路第一台大型道砟清筛车。

  当这台清筛机到宣(城)杭(州)线作业时,我赶到现场,拍下了它作业时的“雄姿”:它以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行进在线路上,机械手松动板结的道砟,将其输送到清筛机上,随即把清理出来的泥沙直接“抛”出线路,清筛后的道砟回填道床,全过程一气呵成,均由电脑控制,不但工效提高了几十倍,清筛质量更超过人工作业。

  随着我国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进入高铁时代后,对铁路设备的维修要求进一步提高。继首台大型清筛机后,奥地利生产的大型道砟捣固车也进入浙江“服役”。

  紧接着,大型配碴整形车、轨道动力稳定车、道岔清筛车、路基整治列车、换轨换枕综合大修列车、钢轨焊接车、钢轨打磨铣削列车等各类大型养路机械成规模、整建制地配套上道。更令人欣喜的是,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我国铁路还不失时机地建立起国产大型养路机械制造基地。进入新世纪,上海铁路局(现称集团公司)已经形成了以大型养路机械为主的我国铁路机械化养路新格局。

  大型养路机械,在安全、正点、优质、高效地实施铁道线路各类编修养护,承担新铁路线路建设工程,确保高速铁路日常养护与修理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科技优势。如今的养路工,更需要的是脑力,2008年以来,中国铁路百年老段——杭州工务段,招收了包括研究生、博士生在内的大专以上学历的新职工1200多名,养路工已彻底摘除了“现代苦力”标签。做了30多年养路工的高阿苟老人怎么也不会想到,当年那么辛苦的养路工也有如此美好的春天。(陈慈林 文/摄)

来源:浙江工人日报
编辑:李方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9年实验,一招识破...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80后工科女博士的...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一辈子修一条致富之...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海清:一个倔强的随遇而安者

    海清说自己是个随遇而安的人,“碰到什么样的角色,我能演就演,不能演的我也绝不强求”,哪怕在别人看来,她的走红已经算是大器晚成,她也觉得是很好的安排。

  • 唐家三少:“做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IP”

    有人说,好莱坞的电影、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电视剧与中国的网络文学,并称世界四大文化现象。据统计,中国现有网络文学注册作者1400多万张威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张荣华:立足实业闯新路

    荣程这块招牌在天津乃至整个京津冀地区都颇有知名度。过去,它是一家钢铁企业的名字;今天,它更是扎根实体经济,加快传统行业转型、绿色发展的代表。刚被授予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荣誉的张荣华,就是这家企业的掌门人。

  • 李东生:做国际化“长征”路上的领先者

    从生产磁带到成为“电话大王”、彩电领先企业,再到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并经历阵痛,到进军面板制造业打破外国垄断,再到“互联网+”时代战略转型……在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李东生看来,TCL在国际化“长征”路上不断前行,持续变革创新是最重要的动力。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