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海外追逐“中国梦”-职工风采-中工网

人物

职工风采

北大博士海外追逐“中国梦”

——记中石油管道局泰国公司经理单旭东

2019-08-13 16:39:33

  中工网讯(中工网记者 王冬梅 通讯员 何志丹 康景波 )在曼谷初见单旭东,他修长挺拔,儒雅内敛,骨子里有一种翩翩君子的气质。随着采访的深入,谈起商务运作、项目管理、未来市场规划等“跨界”话题,发现他举止优雅,谈吐不凡,相关资料、一组组数据信手拈来,充分展示出北京大学理学博士的博学多才。

  10年前,28岁的北大博士单旭东怀揣着建功国家大项目的梦想加入中石油管道局,一头扎进环境严酷的尼日尔,为项目按期投产做出突出贡献;尼日尔工程结束后,他又进入竞争激烈的泰国负责市场开发,牵头拿下多个项目,累计中标管道里程总计逾千公里,合同额超过10亿美元;作为项目经理,他带领团队在泰国最长的陆上油气管线建设中干出了“中国速度”。10年来,他坚守海外践行“一带一路”,一直在努力奔跑,始终做个追梦人,不断圆自己的“中国梦”。如今他已成长为管道局泰国公司经理,并荣获管道局“劳动模范”、河北省国资委“十大杰出青年”等殊荣。

   勇担当,建设“国家优质工程”

  至今,单旭东对2009年刚入职参建的尼日尔项目记忆犹新。“我非常幸运,先是从事文控,可以从上而下了解整个项目运作,尤其是设计、采办、施工之间的密切联系;然后又在现场从事施工,自下而上了解项目的细节特别是现场施工人员的不易,对自己日后的项目管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尼日尔阿贾德姆原油管道全长465公里,设站场7座,是中石油投资的海外重点项目。项目开工时,尼日尔突发政变,导致后续物资、设备、人员等无法按照计划抵达现场,致使整个工程工期受到严重影响。单旭东先是担任管道局EPC项目部文控部部长,后任施工部副部长,在现场负责全线试压和站场驻站施工等重点工作。

  2号站的经历让他终生难忘。2号站在撒哈拉沙漠深处350公里,沙尘暴肆虐,疟疾横行,在7座站场中条件最差。各种物资、设备、配件、后勤物资等运输困难,在末站运行良好的设备运到2号站会出现各种问题,需要进行检修和维护才能正常运行。因为开工晚,供应困难,进展非常缓慢。

  单旭东在完成4号站工艺安装后,主动申请去2号站驻站。他于2011年4月抵达,据6月20日机械竣工仅有两个月,但当时站内基础都未完成,而且白天风沙大,一刮就一天,严重影响施工。

  单旭东结合2号站环境特点,重排施工计划,合理安排工序。通过两班倒,每天的焊接量不断刷新。其中办公室建筑及内部安装仅用了一周时间完成,开创项目新记录。

  同时,他不停地给现场工人打气。因为分包商供应保障不够,单旭东把项目部运来的饮料、罐头、好大米都先给分包商,让他们分给现场工人,真正与工人打成一片。后来工人们纷纷主动加班,2号站在两个月的时间从基础到主体完工,有力保证了全线的投产。

  单旭东非常感慨,“环境那么差,条件那么艰苦,薪水也很低,现场工人却依然坚守着,硬是在荒漠里建成一个场站。我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这段经历是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我真正体会到了‘石油精神’的内涵。”

  项目后期,单旭东利用牵头编制竣工资料的机会,对项目整体和各方面成果、经验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项目相继获得了“石油管道优质工程金质奖”,“国家优质工程奖”,项目部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这其中,凝聚了他和项目团队的艰苦付出和辛勤汗水。

1 2 3 共3页

来源:中工网
编辑:朱晶晶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小小油井万里巡井路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6年交付721列车...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为祖国献石油 生命...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皮划艇世界冠军参与台风救援!网友:学以致用的最高境界

    近日,台风“利奇马”给浙江沿海城市带来严重内涝。各方救援力量中,有人发现了皮划艇世界冠军许亚萍的身影,她和救援团队在临海驾驶着冲锋舟,抢救转移了三十余位受灾群众。

  • 对话两代体育人:摔跤场上,见证成长

    摔跤是奥林匹克运动最古老的项目之一,但女子摔跤在2004年才首次亮相奥运会赛场。那时,19岁的北京女孩王旭站上女子72公斤级半决赛的赛场,面对强大的对手,年轻的王旭毫不畏惧,最终在决赛中收获金牌。这也是中国摔跤历史上的首枚奥运会金牌。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肯尼亚华商卓武:在非洲拥抱中国机遇

    从初出象牙塔奔赴肯尼亚工作的年轻人,到如今深耕中非国际贸易的企业家,卓武已经和非洲结缘20多年了。体验过成功和失败,经历过摸索和尝试,卓武将自己的创业故事向本报记者娓娓道来。

  • 缪敏:不服输的“拼命三娘”

    “在我们村,女娃儿一般上学上到能干活就不上了,我们家是当时村里唯一的例外。”1974年,缪敏出生于重庆市北碚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与别家不同的是,她家三兄妹都读到了毕业。经过3年师范学习,缪敏成了一名教师,回到村小任教。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