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20年来只为一件事 想让更多听障孩子告别无声世界-职工风采-中工网

人物

职工风采

她20年来只为一件事 想让更多听障孩子告别无声世界

2019-07-08 15:30:37

  她叫伍雪玲,二十年来,她都在干一件事情,就是教听障儿童开口说话。在深圳,伍雪玲开办了一家言语康复中心,那里有上百名孩子在接受专业的康复训练。这些有听力障碍的孩子都佩戴着助听器或人工耳蜗,伍雪玲叫他们“天线宝宝”,正常的同龄儿童一次就能学会的表述,这些孩子要反复训练几十遍甚至上百遍才能学会。

  伍雪玲:帮助女儿告别无声世界

  伍雪玲开办的康复中心名字叫晴晴言语康复中心,“晴晴”是伍雪玲的女儿,今年已经20岁了。以她的名字给康复中心命名,是因为伍雪玲帮助的第一个听障孩子,就是她自己的女儿晴晴。

  晴晴在七八个月大的时候,被确诊为极重度神经性耳聋,几乎全聋,对全家人来说,这无异于是晴天霹雳。为了女儿的未来,当时年轻有为的伍雪玲辞去了工作,带着女儿四处寻医问药。而要让晴晴听到声音,安装人工耳蜗是唯一的办法。

  在香港一家基金会的资助下,晴晴在2岁2个月大的时候,植入了人工耳蜗,一个月后,耳蜗开机的瞬间,孩子被吓哭了。伍雪玲知道,是孩子听到了声音,心里很激动,两个人抱在一起哭。

  听到声音只是第一步,从可以听到开口说话,又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伍雪玲一遍遍的教,终于在人工耳蜗开机两个月后,第一次听到了女儿叫“妈妈”。听到孩子会喊妈妈了,伍雪玲的眼泪全出来了,这一声“妈妈”她期待了好久好久......

  虽然起步晚了一些,但在伍雪玲耐心地指导下,晴晴的语言能力在五六岁时,已经和正常孩子没有区别,如今,20岁的她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学习韩语专业。

  晴晴经常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跟着妈妈参加活动,现身说法来鼓励更多听力障碍的孩子去接受康复训练。

  晴晴:我每次去参加那些活动,去接触到这些听障孩子,我现在说话能说那么好,他们还是这样子,有时候会很难过。然后妈妈就会安慰说,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才要多参加这些活动,因为我的出现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多的信心。

  开办言语康复中心 帮助更多孩子

  晴晴的成功,让当时一起做康复的孩子家长看到了希望,他们把自己的孩子交到伍雪玲手上,希望她能把自己女儿的成功经验复制到他们的孩子身上。而伍雪玲就此走上了专职言语康复师的人生路。

  2004年到2008年这段时间,伍雪玲感觉是暗无天日的,因为每天重复重复的这种枯燥的这种康复训练。言语康复训练,在开始的两三年往往不见成效,这让很多康复师失去了信心,跳槽转行。伍雪玲给她教过的每个孩子都配了一个厚厚的笔记本,上面记着他们每天的进步。慢慢的,这些孩子都开始张口说话了。

  伍雪玲:孩子来上课都要敲保安的门才能进我们家,他最早的时候,没有语言的时候都是嗯嗯使劲的敲门,经过了三四个月的时间,孩子们再来就会喊:保安叔叔开门。保安就觉得好神奇,这里面住着一个神奇的人,会让聋哑人开口说话。

  渐渐地,伍雪玲在当地做出了名气,上了报纸,成为了让聋哑孩子开口说话的“奇迹妈妈”。更多的聋哑孩子开始到她这里接受康复训练,小小的出租屋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了。2006年,伍雪玲卖掉了自己在深圳的唯一房产,换了一间商业写字楼,晴晴言语康复中心成立了。从出租屋,到康复中心,十几年来,通过伍雪玲和她的团队康复的孩子有近600人。

  希望更多听障孩子 告别无声世界

  现在,在当地残联的支持下,晴晴言语康复中心的规模正越来越大,伍雪玲说,很多听障儿童如果在有效期内得到专业的训练,他们的康复率能到90%以上,作为深圳市人大代表,这几年她也一直在提交议案,为听障儿童争取康复补助费用。

  不放弃自己的孩子,伍雪玲是个好妈妈;用自己亲身实践的经历再让更多的孩子受益,伍雪玲又是很多人信任的好人。因为她让许多听障孩子的家庭有了更多的信心,你看晴晴不仅听说和正常人没有区别,现在还学了语言专业。多么美好的一道阳光照亮了一个又一个无声世界孩子的未来啊。我们希望看了我们这个报道,有更多听障孩子的爸爸妈妈坚定信心,和孩子一起努力告别无声、听见美好。

来源:央视网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陈建军:“铁人式”献身油田的好干部

  • 热点人物

    中国农大扎根曲周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 热点人物

    张富清:英雄无言 坚守初心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切阳什姐:千米赛道走出“巾帼”风采

    1990年,切阳什姐出生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一户普通的牧民家中,她从小热爱体育,2008年,切阳什姐入选青海省体育工作一大队竞走队,成为一名真正的运动员。

  • 对话两代体育人 坚持,拥有一个更坚韧的人生

    1958年,新中国第一代网球运动员梅福基登上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的舞台,并闯入男单第二轮,就此开启了中国网球选手在大满贯赛上的追梦之旅。1961年,15岁的王福章进入北京网球队,从运动员到教练员,一辈子都没有离开他热爱的网球。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杨传晶:致富不忘乡邻 返乡创业助脱贫

    如今,他的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往北京、上海、天津、河南等地,年产值达2000万元。杨传晶致富不忘众乡亲,通过“工厂十扶贫车间十农户”的经营模式,吸纳当地72名村民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3.2万元,帮助他们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 维沙尔·西卡:倡导技术创新的企业家

    作为全球信息技术和商务咨询服务提供商的印度公司Infosys(印孚瑟斯)在全球享有盛誉,在2008年国际外包专业组织发布的全球软件出口100强中,Infosys、Accenture(埃森哲公司)和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名列全球前三名,维沙尔·西卡曾担任过Infosys的首席执行官兼董事总经理。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