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对一微米极致追求,淬炼匠艺成就梦想-职工风采-中工网

人物

职工风采

【2019最美职工】

陈亮:对一微米极致追求,淬炼匠艺成就梦想

2019-05-17 10:28:17

  1微米有多细?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60!1微米有多难?精密模具的制作一般是2至5微米,而模具品质的优劣往往就在微米之间。

  模具是工业之母、效益放大器,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精密模具工,陈亮的拿手绝活就是把模具精度控制在一微米。

  陈亮是江苏省无锡微研股份有限公司加工中心班组副班长。

  17年,他淬炼匠艺、精益求精,从学徒工蜕变为省级技能大师,并荣获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代表产业工发言。

  他还参与了国家863重点项目,攻克了一批技术难题,其研发的新生产技艺甚至填补了国内空白。

  陈亮的成长之路验证了一句话:“技能成就梦想,奋斗改变人生!”他经常动容地说,他最感恩的就是国家和社会对工匠的认可与尊重,这也是他技能报国最大的力量源泉。

  厚积薄发:

  更细心一点,离一微米更近一点

  陈亮出生于江苏宿迁农村。2002年,他从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进入无锡微研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名学徒工。

  那时,陈亮还是一名铣工,铁屑飞溅,被烫到手是家常便饭,加之做模具的原材料都是钢材,搬运很费体力,这样“黑、粗、重”的工作,陈亮一干就是5年,为钻研一微米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往高技能方向发展是我的理想。”在做铣工的5年时间里,陈亮总是加班加点留下来跟着师傅学技术,并主动自学编程,将市面上数控铣加工的书籍啃了个遍,甚至还一咬牙拿出半年积蓄买了一台电脑。

  正是凭着这股对知识如饥似渴的热情,陈亮经常废寝忘食地学习,哪怕是在冬天,夜凉如水,手脚冻得生疼,他仍是披件衣服学到深夜才肯休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亮终于等来了发光的机会。2007年,公司需要加工电视机的高精度定位销,精度允许范围为2微米。

  而当时加工中心班组的老师傅只能把精度做到3至4微米,公司上下都很着急。公司领导看到陈亮好学,平时知识储备较多,就调他去试用。

  接到任务后,陈亮一边留心观察老师傅的做法,一边查阅资料、在电脑上编程模拟,苦苦探求解决办法,甚至还把砂轮挂在脖子上来激励团队攻坚克难、勇往直前。

  经过一周的不懈努力,陈亮在老师傅用刀具加工模具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加入精密砂轮,竟把产品精度控制在了1微米,实现了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的双提升。

  从铣工粗加工到1微米定位销,这次成长蜕变让陈亮更加坚定了走技能成才之路的决心。他也给自己立了一条工作准则:“再仔细一点点,离1微米的精度就能更近一点点!”

  技能报国:

  人机合一,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在一次次“1微米”的任务中,陈亮和微研团队始终秉持技能报国的初心。

  2013年,无锡微研公司首次涉足航天航空领域高精微细制造,在为国争光的强大动力下,一个月内就研制出了性能稳定可靠的样件。

  2014年,他们与清华大学合作承接国家863重点项目。在没有经验可循的情况下,陈亮所在的微研团队在短短半年内就研制出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密微喷孔加工装备,目前产值已突破亿元。

  眼下,双方又联手研制用于国产大飞机发动机的高端电加工设备。

  近年来,陈亮和微研团队共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2项,荣获省部级科技奖项4项。陈亮感慨:“能够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贡献,是我们产业工人的无上荣光!”

  工友们经常会调侃陈亮,对机器比对老婆还好。有人问他,总是面对机器闷不闷?陈亮说,其实机器每天都是不同的,只有摸透了设备的习性与长处,才能用机器做出想要的精密零件。

  “人机合一”便是陈亮从一个易拉环得到的感悟。比如,罐装的拉环既不能太“松”导致自裂,又不能太“紧”,应让老人小孩拉起来都很轻松,这对核心件的精度要求极高。

  起初,陈亮和微研团队反复尝试,不是精度不理想,就是产品的使用寿命达不到客户要求。

  看似普通的易拉环,其制造模具却多年依赖高价进口。为了突破这项技术封锁,陈亮到国外深造时专门找资料,仔细分析研究国外的刻线刀并进行工艺创新,最大限度提高易拉环的使用寿命。

  通过一系列技术革新,陈亮和微研团队改进后的易拉环凹凸模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比毫不逊色。

  就生产易拉环的关键刀具而言,他们研发的刀具价格只相当于进口的三分之一,在提升了制造水平赢得外国人尊重的同时,还为国家节约了可观的外汇。

  易拉环凹凸模的成功研制和量产,让陈亮和团队收获了自信:“外国人能做好的,中国人同样能做得更好!”

  薪火相传:

  培养技术骨干,传承工匠精神

  工匠,就是要把匠人匠心精神不断地传承下去。

  陈亮坦言,他最想做的就是尽力培养更多的年轻人走上“工匠之路”,不断壮大产业发展急需的最质朴、最核心的技能人才队伍。

  从2005年开始带徒弟至今,陈亮已经培养了30多名优秀技能拔尖人才和青年后备人才。现在,他把大部分心思和精力都花在了“传、帮、带”上,不但被母校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聘请为客座教授,还经常不遗余力地举办工匠精神进校园、进课堂系列活动。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做精、做细、做到极致!”建功有我,时代担挡。回首过往,陈亮感恩党的关怀、国家的培养。

  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2019最美职工……陈亮在无锡微研公司的一面荣誉墙格外醒目,一连串沉甸甸的荣誉不仅记录了他的技能成才之路,更见证了他的技能报国之心。

  我们相信,在这条路上,陈亮还会走得更远。

来源:央视“道德观察”微信号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

  • 热点人物

    山火无情 英雄不朽

  • 热点人物

    全国劳模吴吉林:用创新奉献企业,把光明留...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阿米尔·汗:电影应向人们传递爱和希望

    5月16日,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亚洲电影展的重要活动之一——“电影大师对话”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日本、印度、越南等亚洲国家的14位知名影人参与了此次活动,并以“亚洲电影与文化传承”“亚洲电影与文明互鉴”为主题展开对话。

  • 老电影修复师:静默的光影“补”手

    几年前,李冉看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时,感动之余颇有共鸣。因为,她的工作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处——在电影频道修复老电影。每天,她和她的修复团队一帧一帧地给那些有损伤的老电影拭去岁月斑驳,进行美颜驻容,除了技术之外,比拼的也是那样一份耐力与坚守。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黄齐福:80多的年龄 “80后”的朝气

    被大家称为“福伯”的黄齐福,一直在奋斗:17岁参军,23岁入党,67岁再创业,76岁被授予广东省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如今依然朝气不减,奋斗不止,每天坚持早上六点多起床,八点半之前到公司上班。

  • 均瑶董事长王均金 “转行”“搬砖”

    近日,我国首档以农民工生活为主题、以真实纪录为手法的电视节目《城市梦想》第二季第二集《走出大山》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播出。节目中,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化身为一名工地泥瓦匠,在国家级贫困县贵州省望谟县开启了为期三天的“搬砖”生活。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