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外卖团:“我们和正常人没什么不一样”-职工风采-中工网

人物

职工风采

【“倾听”外来工的无声世界】

无声外卖团:“我们和正常人没什么不一样”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昱霖
2019-05-16 07:26:38

  骑手李聪和李保财在一家餐厅外等候接单。本报记者 李昱霖 摄

  一辆电瓶车,一部手机,不能用语言与顾客沟通,只能用手语或手机短信的方式完成送外卖的任务……

  在河北保定有一支由7名聋哑人组成的“无声外卖团”正感动着周围不少人。

  “你怎么一声不吭”

  “咚咚”,午夜,聋哑骑手杨波轻轻叩响了订餐顾客的房门。半分多钟,没人开门。再次轻叩,仍不见屋内有人出来。送餐前,杨波已经通过手机给对方发了短信:“我是外卖送餐员,由于听力障碍不能打电话,我在你家门口,请您开门。”

  杨波又一次叩门时,突然屋门打开,一个30岁左右的男子手举菜刀冲了出来,气冲冲地向杨波喊叫着。杨波迅速后退,赶紧举起手中的餐盒。拿刀男子怔了一下,似乎突然明白了眼前的状况,放下刀,尴尬地笑了笑。

  5月7日,通过儿子的“翻译”,杨波用手语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在送外卖时经历的“惊险”一幕:那人没看到短信,不知道他是聋哑外卖骑手。问了好多声,没听见回应,所以才举刀冲了出来。

  这次经历后,杨波又多了一条送外卖的经验:如果顾客在自己发出短信后未回应,他会求助小区里的人,用自己的手机提前打电话。

  因为无法和顾客正常进行语言交流,这样类似的“误会”, “无声外卖团”的成员都多少经历过。

  聋哑骑手、30岁的李保财说,他有几次都是在门外等了10多分钟,顾客开门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一声不吭啊?

  无奈的“差评”

  用户评价是公司考核送餐员服务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我没有得到过差评,是4个送餐又好又快的人之一。”提起这点,杨波颇有些骄傲。但并不是所有聋哑骑手都像他一样幸运。

  李保财今年前4个月共1031次的送单记录中,有100单获得评价,其中差评率1.8%。他告诉记者,一次因为顾客填写地址不准确,只得求助小区居民帮忙打电话,在他人的帮助下才找到。加上中午高峰期,坐电梯又晚了两三分钟,顾客不满意,给了他差评。

  “我当时很沮丧,但不能表现出来,只是鞠躬表示了歉意。”说起这些,李保财无奈地笑了笑。“毕竟是我送餐晚了。我也没时间多想,还得继续送下一餐。”

  去年,李保财共获得159个评价,其中满意150个。他所在外卖平台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很好的记录。

  常和“无声外卖团”打交道的餐厅经营者李芳说,不少订餐者会写错地址,增加了聋哑外卖小哥的工作难度,他们只能求助他人才能联系到顾客,无形中耽误了时间。而这往往也是他们得差评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些聋哑骑手太不容易了。”李芳说。

  用辛劳付出养活家人

  骑手李聪因儿时用药不当,双耳失聪。今年32岁的他,孩子已经8岁。送外卖时他也受过委屈,但在采访过程中不愿向记者提起,而是用手语讲述了一件让他记忆犹新的温暖小事。

  去年冬天,李聪为一名女顾客送餐时提前15分钟敲响了房门。得知他是聋哑人,女顾客用手语向他表示了感谢。“直到今天,一想起这个情景,我的心情就会立刻好起来。”李聪告诉记者。

  “无声外卖团”成立于2017年,组建时有13个人,人员来自重庆、江苏、上海、河北等地。到今年4月,团队还有7个人。每天10点,“无声外卖团”开始接单,很多时候顾不上吃午饭,到下午3点才能休息一会儿,简单吃点东西。休息时还要紧盯手机,不能错过任何订单。

  据了解,“无声外卖团”平均每人每天送餐30单左右,比其他骑手少20多单。但是在路上,他们更有自信,感觉自己“和正常人没什么不一样”。

  李保财从16岁开始四处打工,在建筑工地搬过砖,在企业当过操作工。“我们一般找不到好工作,没黑没白地干,工资还低。”李保财告诉记者,这两年他又换了一家企业,闲暇时当外卖骑手。

  除了准备成家,“我妈年纪也大了,我要攒些钱给她养老看病用。”李保财告诉记者。

  杨波最高送餐纪录是一天47单。那天下大雨,很多骑手不愿意接单。而天气不好时,骑手每送一单都会有补贴。为了多挣钱,杨波一天内换了5次电瓶,直到晚上10点,才全身湿透地回家。

  满脸的笑容,深深鞠躬表达的歉意,这些外卖小哥每天都在用行动感动着周围的人。

  “我们和正常人一样,用勤劳养活自己和家人。”杨波说。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

  • 热点人物

    山火无情 英雄不朽

  • 热点人物

    全国劳模吴吉林:用创新奉献企业,把光明留...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老电影修复师:静默的光影“补”手

    几年前,李冉看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时,感动之余颇有共鸣。因为,她的工作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处——在电影频道修复老电影。每天,她和她的修复团队一帧一帧地给那些有损伤的老电影拭去岁月斑驳,进行美颜驻容,除了技术之外,比拼的也是那样一份耐力与坚守。

  • 巩俐亮相第72届戛纳电影节红毯

    5月14日晚7点,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盛大开幕。国际著名影星巩俐在红毯上亮相,这也是她第18次踏上戛纳电影节的舞台。巩俐的戛纳之旅,在不经意间,已悄然走过了近三十年。戛纳电影节将授予巩俐“跃动她影”(Women in Motion)奖。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聂广进:把驾校办成转业军人就业之家

    他为转业军人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投入100万元用于扶贫帮困等社会公益事业;组建民兵应急分队,执行抢险救援、森林灭火、抗旱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他就是宁夏固原进元驾驶员培训学校校长、退役军人聂广进。

  • “把台北的舒适圈扩大到了四川

    “2016年第一次来成都之后,我就把全部身心、精力扎根在这片土地,在帮助70多家企业的同时,自己也有很大收获。我们把台北的舒适圈扩大到了四川,现在回四川就像回家一样。”亚台青(成都)海峡青年创业园负责人郭弘扬说。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