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点亮三沙!-职工风采-中工网

人物

职工风采

他们,点亮三沙!

2018-09-04 19:33:01

  2680公里,是这座岛屿距离北京的距离。

  2000多天,是一群人在岛上奋斗的时光。

  6年前,12个南方电网的年轻人坐着海船踏浪而来,登上永兴岛,来到祖国最南端、也最年轻的城市——三沙市。

  6年间,他们远离家人,与海天为伴;他们埋下一根根电缆,南海智能微电网初见雏形。

  小岛亮了!

  别问理由,这里是三沙

  一件深蓝色的岛服是南方电网三沙供电局员工的标配。袖标上,五星红旗和“中国·三沙”的字样分外鲜艳。

  “国旗穿在身上,就像绣在心里。”他们说,这就像军装一样,提醒我们就是“南海供电部队”。

  6年前,一支主要由“80/90”后组成的供电团队来到永兴岛“开荒创业”。岛上住房紧张,他们上岛只带一个小小的整理箱,随时准备搬家。一张床,一个床头柜就是宿舍里的家当。床头柜上家人合影的相框是宿舍里最暖心的摆设。由于是轮流驻岛,床头柜上久而久之就放着几家人的合照。

  初来时,1988年出生的陈皇言看上去像个不起眼的中学生。然而很快,她就成了这个以男人为主的队伍里的一把标尺:装表接电,她比男人都快;从海口到岛上最少十几个小时的船程,别人吐得东倒西歪,她抱着船上的柱子一动不动;岛上高温、高盐、高湿的环境,用什么电表好?她是专家。

  “不是每个人都能来。能来建设三沙,是莫大的荣耀。”说起“孤悬海外”的工作,陈皇言不觉得苦。她骄傲。

  “姑娘都行,咱们还有什么苦?”山西来的小伙禹鹏说,刚上岛时最麻烦的是洗澡洗头,当时没有实现海水淡化,只能用地下水,洗了之后全身又咸又黏,特别是头发像钢丝一样竖起来,可帅了。

  为什么来三沙?因为这里是三沙啊。“万家灯火,南海有我”,是三沙供电人的信念。

  海天为伴,心中有坚守

  “头个星期是天堂,第二个星期想撞墙。”站在岛上极目望去,四周除了海还是海。景虽美矣,每个人却都需要面对一个问题:如何在寂寞中坚守?

  36岁的冯乃华成了“岛民”。从2013年第一次登岛至今,冯乃华已经累计在岛上值守超过1000天。好几个春节他留岛值守,和岛民一起过年。

  没有四季的三沙,太阳热辣辣的。每天,冯乃华总是一早起来就去检查供电设备。作为三沙供电局西沙群岛供电所副所长,那都是他的“宝贝们”,“谁生病了可都是大事情”。

  每天,三沙供电人要进行2到4次换机操作,避免柴油发电机过热发生故障。夜里12点多,三沙供电局员工王绥余和羊冠宝走进柴油发电机房,确认发电机的工作状态。

  他们说,每当抬头望见港口闪烁的灯塔,就会想起我们在三沙,这里,和其他地方不一样。

  岛上的生活简单而枯燥。城市里司空见惯的服务在这里显得奢侈,一切都要自己动手,车脏了要自己洗,门坏了要自己修,甚至头发都要自己理……

  日子看起来平平淡淡,但供电人的努力却积沙成塔。6年来,从连电饭煲也不能用到建成大型冷库,从只能抽又黄又涩的地下水洗澡到为海水淡化厂供电,从停电频繁看不完一场完整的春节联欢晚会到拥有电影院,三沙的灯越来越亮了。

  爱国爱岛,一起守天涯

  2018年,三沙6岁了。三沙供电局员工陈运钦把一家的户口迁到了三沙。当他带儿子去北京旅游时,7岁半的儿子自豪地给机场安检看他的身份证:“我是三沙人。”

  登岛之前,供电人都没到过三沙,但全都听说过三沙:中国最年轻的城市,海洋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的城市,最神秘的城市……怀着憧憬、好奇、探秘,乃至朝圣的心理,他们经过重重考验,与三沙融为一体。

  这里是他们爱的家园。2016年,驻岛员工刘获急性阑尾炎发作,需要立刻回海南本岛做手术。然而海船要几天后才会来,怎么办?

  所有人都行动起来。时任三沙供电局局长潘轶峰尽一切努力联系,让刘获搭乘部队的军用直升机飞到三亚,顺利接受了手术。

  这里是他们难忘的“考场”。“最惨就是打台风。”三沙供电局副局长叶世锋说。永兴岛位于“台风走廊”上,几乎每一个刮向海南岛或大陆的台风都会经过永兴岛。最多时连着4个台风,将近两个月都没有补给船来岛。超市空了,食堂里的食材全吃完了,他们只好吃岛上的木瓜充饥。更重要的是,大台风经过岛上时,风大到从宿舍去几十米外的食堂都不敢。

  这里是他们的“梦想之岛”。6年间,他们的队伍从12人增长到近60人,初步建成了三沙智能微电网,供电量增长10倍有余,彻底告别频繁停电的历史,即便台风天气也能实现“零”停电。

  “如今,岛上已有几十户渔民落户,电稳定了网络也稳定了,渔民办的小饭馆、海产店都支持微信、支付宝付款。永兴岛食品站、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海水淡化厂、机场和港口码头服务中心都建起来了。”三沙供电局局长武钰说。

  小岛亮了。未来供电人还有新的任务:充分吸纳光能、风能、波浪能,把三沙建成新能源示范基地,点亮西沙更多的岛礁。

在永兴岛的港口边,抬头时总能看到8个醒目的大字:爱国爱岛、乐守天涯。6年,他们点亮三沙,更点亮自己的心。 (新华社记者樊曦 张爽 才扬)
来源:新华网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这是老马同志,今年200岁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演员在台上“说话”:十年功,一分钟

    近年来,偶像明星在影视作品中糟糕的台词表现,和他们专业程度不足的演技一道“折磨”着观众的视听感受。不会“说话”的演员一旦登上戏剧舞台,没有了镜头的美化和保护,做作的朗诵腔,再配合上僵硬的肢体呈现,直观地暴露给观众。

  • 科幻大片里主人公 呼风唤雨,现实中呢?

    9月3日,来自漫威影业官方消息显示,被称为最幽默漫威电影的《蚁人2》上映10天票房已突破7亿元。漫威英雄都有超能力,蚁人也不例外,他能大小变化自如,还能够控制各类蚁群组成的“军团”。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徐郑冰:让城市记忆在汉字上活起来

    在AR技术下“活起来”的地标汉字,是由武汉工商学院教师徐郑冰的团队一手打造,将武汉的文化地标和风土人情画进汉字,让城市记忆活了起来。

  • 李开复:AI的“电网电池”之战

    “过去三四个月里,不少AI(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的估值下降了20%~30%,我觉得再下降20%~30%就很合理了。”9月2日,在新书《AI·未来》发布会上,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博士说。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