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司机余波:用原唱歌曲唱出“的哥”心声-职工风采-中工网

人物

职工风采

出租车司机余波:用原唱歌曲唱出“的哥”心声

2018-06-17 07:49:36

北京出租车司机余波,用自己的原唱歌曲,唱出“的哥”的共同心声

我们是“的哥”

  北京出租车司机余波,迄今仍然记得,自己在首都体育馆拉到一个活儿,演唱会观众散场,他开着出租车过来,拉着最后一位乘客。乘客看看他,有些狐疑,“你就是刚才唱歌的吧?”

  余波的回答是:“你猜。”

  余波是一名从业23年的出租车司机,司机这个职业做得不错,是中国雷锋车队的文化代言人、首都的士英雄称号获得者,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歌手,全国唯一一位签约唱片公司的出租车司机,凭借原创歌曲《我们是的哥》走红,还是广播节目——《余师傅的解忧taxi》的主播。在前不久的《奇葩大会》节目上亮相,让许多人对于出租车司机这一职业有了新的认识。

  昔日的“切肉一刀准”季军

  “天还没亮,披着第一道晨光,用60迈的速度走在那柏油路上。漆黑的夜载着星星载着月亮,让那城市中的霓虹变得更加明亮……”这就是《我们是的哥》的歌词,这也是北京约10万名出租车司机的工作图景写照。

  出租车司机起早贪黑,每天至少要忙碌12个小时,然而余波却总是精气神十足,跟外地客人聊景点小吃,对北京客人讲讲身边发生的事,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还能给别人带来快乐。他相信在这个时代,每个人只要努力奋斗,都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就像17岁初中毕业那年,他被分配到西单菜市场,在大肉组当售货员。大好青年跑去卖肉,在一些人眼里有点可惜,但他却信心十足,“干一行就要做到最好。”

  7年的站柜台经历,他最得意的是凭“一刀准”的手艺,获得过北京市“切肉一刀准”第三名和西城区心算第三名。“一刀准”“一抓准”,这是当时对售货员职业素养最极致的追求之一。

  但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个玩笑,他得了腰椎间盘脱出,不得不退出了这个行当。他没有气馁,三个月拿下车本,给人当过专职司机,后来开始开出租,转眼已经23年,依然是那个追求极致的余师傅。

  有乘客看到余波工作牌上的照片,总是会问他:师傅你为什么笑得这么灿烂?他总是乐呵呵地说:“因为我喜欢这工作。什么是最幸福的事儿?一生中能从事喜欢的工作,那就是最幸福的。我从小就喜欢玩车,长大能从事这行,我觉得特别幸福。”

  出租车上的人生百态

  “每天奔波在大街小巷,我感觉我的前挡风玻璃跟一个16:9的宽银屏似的,让我见证了北京三到六环的建成。”从1995年开始开出租车,余波算是看着北京“长大”的。

  平房没了,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余波刚开出租那会儿,国贸一期都没有,后来国贸三期成了北京最高的建筑,再后来就是中国尊。而他的车,也从黄色面的、夏利、富康变成现在的伊兰特。

  余波开的第一辆车是黄“面的”,10公里内10元,再往后1元1公里,“这种车车况不好,是滑开的侧开门,每次我都要提醒乘客下车把车门关好。有一回忘说这句了,直接沿长安街奔建国门桥,到桥上才看见车门没关,我下意识踩一脚刹车,六十迈,门直接飞出去,吓得我把车停在桥上,下去捡门。

  职业最辉煌的时候是他开夏利那会儿,一月挣一万元,“给个部长都不当!千禧年便买了自己的第一套房。”这是他最怀念的时光之一。再到现在,网约车几乎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身处汹涌的历史洪流中,余波在小小的出租车里,感受着城市飞速发展,见证着时代变迁。也在来来往往的乘客身上,看到了人生百态。

  他和各式各样的乘客聊过人生: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拎着剩饭夜归的小明星、和媳妇吵架半夜回不去家的中年人.……余波算了一笔账,“如果每天拉20人,天天出车,一年7200人,这23年,少说也拉过小20万人。”

  但不管乘客上车是什么心情,他都要让他们开开心心下车。跟外地乘客侃北京,他驾轻就熟。奥运期间,他兴致勃勃地向乘客提问奥运知识,只要答得出就免单!跟本地人侃,他就更如鱼得水了,如果“摇号”打不开话题,只要祭出一句“今儿霾挺重啊”,就不愁一路没话说了。时不时上来一乘客,问他是不是电视上那谁谁谁,还有要签名、要合影的,能高兴一整天。

  “不想听唠嗑,也不想听我唱歌的人很少,主要在晚上。尤其是国贸那边拉的写字楼乘客。”余波说,他们一上车就说,师傅您把声音调小点,我想睡会儿。我知道他们白天工作很累了,也就不吭声了。

  唱出“的哥”的心声

  很多人知道余波,是因为《我们是的哥》这首歌。每天拉活儿,一天到晚油门刹车的,只能坐车里,久了也会觉得枯燥乏味,唱歌是他给自己找的乐儿。

  因为父亲会拉二胡和小提琴,余波打小迷上音乐,只要喜欢的歌,听几遍就会唱。开上出租车后,他在北京市出租车司机卡拉OK大赛上,唱了首粤语歌《一起走过的日子》,得了优秀奖。这下子,他成了音乐发烧友,用当时一年挣的几万元,买了音响,录自己唱的歌,在车上放给乘客听,“图的就是一乐”。

  2005年,余波开上带CD机的新车,于是动了录CD唱片的念头。他去明星拍过电影的录音棚问价,人家说,“一小时800元”,他被吓了回来。有次拉活儿,他看见“百姓录音棚”的广告,录一首歌50元,他去了。头一回进棚录音,戴着耳机,对着麦克风,他紧张得出了一身汗。不过,录音师夸他声音好。他便美滋滋地隔三差五去录音,录了十几首翻唱歌曲。

  “为什么不写一首反映我们‘的哥’生活的歌呢?”就是这样简单的一个想法,余波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在一位音乐人的指导下,余波每天收车前把一天的感受记录下来,两三个月后,他将自己十几年来在工作中积攒的酸甜苦辣,酝酿成了一曲集民谣和摇滚风格于一身的《我们是的哥》。

  “我们是的哥,我们也会快乐,无论流下多少汗水,从没埋怨过……城市中央都有我们的身影在你身旁,无论风和雨我们都为你掌握方向。”这首歌唱响后,很多制作公司找上门来跟余波谈合作。2007年,余波与一家唱片公司签约,他成了一个边拉活儿边唱歌的签约艺人。

  “其实干什么工作都是有苦有乐。人活着就是靠心态。心态老了,再怎么化妆都没用。皱纹是从心里长的,不是从脸上。”余波说。(记者 彭文卓)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朱晶晶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 热点人物

    奋斗·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22岁戈洛文一战惊天下

    虽然国际足联技术专家组赛后将俄罗斯打入两球的替补左前卫切里舍夫评为全场最佳,但全场表现大放异彩的戈洛文无疑是东道主取得大胜真正的头号英雄,切里舍夫胜在第二个精彩的外脚背世界波,但论综合表现和对球队的贡献,戈洛文才是胜出的那位。

  • 走向神坛的C罗

    6月15日,葡萄牙队球员克·罗纳尔多(左)在比赛中庆祝进球。如同逐日的夸父、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英雄永远不因为悲剧的剧情而被遗忘,反而更熠熠生辉。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