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清刚:38岁的双孢菇种植带头人-职工风采-中工网

人物

职工风采

赵清刚:38岁的双孢菇种植带头人

2018-05-11 09:17:43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赵清刚:38岁的双孢菇种植带头人

赵清刚正在菇房查看双孢菇生长情况。

  凌晨5时,赵清刚就开始忙碌了。在10个双孢菇种植大棚中走走停停,仔细观察菌丝大小、拌料,计算采摘用工人数……在别人上班前,赵清刚已忙碌了3个小时,这是他每天的必备功课。

  38岁的赵清刚是汾西县茶房村村民,5年前开始尝试种植双孢菇,如今已是汾西县钰铭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去年合作社共出菇60吨,创造利润30万元,带动本村38户贫困户脱贫。

  从菌类种植的门外汉到行家里手,赵清刚找到了一条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新出路。

  2014年,赵清刚步入食用菌行业。他先在邻村租了3个U型土窑洞,开始栽培双孢菇。虽然当年只挣了万余元,他却从中看到了希望,计划扩大种植面积。由于土窑洞内壁出现坍塌,赵清刚打算开发新的菇房类型。

  2015年省科技厅组织扶贫工作队到汾西开展为期6年的驻村定点扶贫,赵清刚所在的茶房村就在定点扶贫村之列。搭上政策的快车,赵清刚积极投入到双孢菇地沟式栽培推广项目中。他带领几户贫困户成立合作社,排除困难、四处筹款、精心规划,在省科技厅扶贫工作队、县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和省农科院食用菌专家的帮扶下,于当年7月在村里建起一座占地5亩、种植面积1000平方米的标准化菇房,成为汾西县最早建成投产的双孢菇地沟式栽培示范园区。

  赵清刚说,合作社成立之初,自己既是负责人又是员工,既是采购员又是销售员,既负责施工又负责质量监督。为了随时掌握双孢菇生产、销售等情况,他吃住都在菇房,最忙的时候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刚开始什么也不懂,种植季节也没调整好,第一批出菇高峰正赶在夏季。”赵清刚说,夏天温度高,蘑菇生长速度快,白天有大家一起采摘,可到了晚上,看着不停长成的蘑菇,他犯愁了。如果不及时采摘,到第二天就成了薄皮开伞菇,卖不到标准价格。没办法,他和爱人只好咬牙坚持,经常摘到凌晨一两点。“那段时间,累得脱层皮。晚睡早起,白天还要开车去临汾送货,一天跑两趟,一个来回3个多小时。”他真正体会到痛并快乐着的感觉。

  赵清刚记得很清楚,当年蘑菇出得特别好,产量很大,但喜悦很快被忧愁替代。由于临汾市场远远满足不了销售需求,双孢菇又不能存放过久,眼看着蘑菇就要腐坏,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于是想方设法找销路,开发外地客户,一段时间后终于渡过了这个难关。

  2016年,赵清刚制定带领本村贫困户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强化菇房建设达到共同脱贫致富的项目规划,省科技厅扶贫工作队及有关专家确认可行。目前,赵清刚带领合作社新建了冷库1座、大型锅炉1台,安装制冷设备2台、配备风道2套,搭建起彩钢房,有效改善了现有菇房不足和出菇存放等问题。

  3月19日,赵清刚参加完了汾西县组织的电商培训学习。4月底,他的网店正式开业,合作社的蘑菇通过网络开始销往四面八方。

  “今天的美好生活完全得益于科技扶贫政策。”赵清刚感激地说,在菇房发展建设过程中,省科技厅扶贫工作队帮扶精准到位,省农科院和山西农业大学的专家对产业技术进行长期跟踪指导,自己不再有后顾之忧,只管撸起袖子加油干,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本报记者周慧芳文/图)

来源:山西日报
编辑:牛文娴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