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钳工管延安:60万颗螺丝零失误-职工风采-中工网

人物

职工风采

深海钳工管延安:60万颗螺丝零失误

2018-04-08 09:11:17

深海钳工:60万颗螺丝零失误

——记2017年“津门工匠”、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港珠澳项目部机修班长管延安

管延安在沉管内进行作业。张磊王有祥摄

  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中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双手能让两个平面严丝合缝,用一把扳手能使螺丝间隙小于1毫米。凭着这两项绝技,他完成了33节巨型沉管和6000吨最终接头的舾装任务,做到了手中拧过的60多万颗螺丝零失误,为世界首条“滴水不漏”的外海沉管隧道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他就是获得了天津市2017年“津门工匠”荣誉称号的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港珠澳项目部机修班长管延安。

  港珠澳大桥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工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在茫茫大海中央修建一条5.6公里的海底隧道,长度、规模、施工工艺都是我国首次尝试。

  2013年,管延安成为港珠澳大桥建设大军中的一员,作为该工程岛隧项目v工区的舾装班钳工,他主要负责沉管舾装和管内压载水系统、通信系统、监控系统等相关系统的安装作业,简单说就是拧螺丝。“同样是安装阀门、拧螺丝,如果是普通设备,只需要牢固稳定即可,但在30多米的深海中操作,要做到设备不渗水不漏水,安装接缝处的间隙必须小于1毫米。”管延安说。

  1毫米的间隙无法用肉眼判断,管延安却通过一次次的拆卸和练习,凭着“手感”,创下了零缝隙的奇迹。“拧螺丝时,螺丝孔和螺丝帽里面有一个对应凹点,放进去之后手上会有一种感觉,能判断是不是拧了进去。”

  提起作业过程,管延安说得轻松,可就是为了找到这种“最佳感觉”,他拧螺丝几乎不戴手套,“隔着一层布,‘手感’就没了。”经过了数以万计的重复工作,管延安练就了左右手拧螺丝均能达到误差不超过1毫米的高精准水平。

  “海底隧道建设是造福成千上万人的大事,至少在我所负责的环节一定要精益求精。”对管延安来说,以“匠人之心”追求“精益求精”。工作中,他对自己负责的每一个机器设备都要检查三遍后才肯交付,连拧过的螺丝也要再三检查,这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时间,因此平时半个小时就能安装好的设备,变成了四五个小时才能完成,但管延安觉得,这些“笨功夫”下得值。

  管延安的敬业态度,在细微繁复中展露无疑。他习惯给每台修过的机器、每个修过的零件做笔记,将每个细节详细记录在个人的“维修日志”上,遇到什么情况、怎么样处理,都图文并茂地“记录在案”,到现在已经累积了厚厚八大本,闲暇时便会拿出来温故知新。徒弟们更是视此为“宝典”,用心恳读熟记。

  “花费几年的时间和精力去建设一个工程,每天、每月、每年都在干这件事,看着工程一点点建设起来,对它很有感情,我们是在用感情建设工程。”管延安说出肺腑之言,“港珠澳大桥通车的那一天很快就会到来,到时我希望能开着车从咱这个海底隧道走一圈转一圈。”(本报记者崔晓雪)

来源:中工网--《天津工人报》
编辑:葛文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钟扬: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 热点人物

    讲述匠人故事 传承匠心力量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