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追梦老人王营:平凡善举演绎传奇(图)
//www.workercn.cn2017-09-14来源: 农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一辈子做好事,弘扬德孝;担任两所小学的校外辅导员;七年如一日义务出黑板报,用相机摄下反映乡村文明的镜头200多组;十余年孜孜不倦写出“要馈赠后代”的200多万字人生感悟等“著作”;69岁光荣入党……他就是——

追梦老人王营:平凡善举演绎传奇(图)

王营老人的桌子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他多年来坚持写下的文字。

王营在村里自费办起黑板报,7年来从未中断。温金洲刘迎旭文/图

  今年70岁的王营是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银王村里的“名人”。平时他总是穿着一身旧衣服,脚蹬布鞋,乐呵呵的,人很随和,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位普通农民。但当你走进他的住处,才发现他是如此“富有”:墙上贴着字画,屋里有电脑和相机;靠墙还立着一个大书柜,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中华大字典》《资治通鉴》《全唐诗》等2000多本书;书柜下则放着他写的130多本读书笔记和感想。近日,笔者在银王村采访时一提到王营,街坊邻居都夸赞他是个“大好人”!

  徜徉书海萌生创作梦

  王营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学毕业后回村务农。多年来,王营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读书学习。早年到处借书读,晚年有了些积累,一遇到心仪的书,别的需要花钱的事缓办也得买书,文学名著、人物传记、历史典故之类是他最爱读的。至今,他仍订着《平顶山日报》《特别关注》《老人春秋》等10多种报刊。“因为看报可以了解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读书可以汲取营养、丰富知识。”王营说。

  2006年,他被银王村大学生村干部赵新平扶贫助困、造福乡里的事迹所打动,花了近两年时间写成一篇长篇报告文学稿。从那时起,他萌发了写作的念头。起初是写读书笔记、辑录名人名言,后来也写随笔之类的文章。11年来,他用稿纸写的读书笔记、人生感悟以及辑录下来的名言警句达到130多本,摞起来有1尺多高。

  现在,他把这些“作品”已经分类编册。其中《知识博览生活拾零》分为16集,《金玉良言名人警句荟萃》共11集,《人生百科宝典》6集,《老农偶感录》4集……“人老了之后,总要给后人留下点什么,大部分人会留下钱财,而我却想给子孙留下一些读书的习惯和做人的经验,这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丰厚的财产。”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老人写作的初衷。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