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当责任成为一种习惯(图)
//www.workercn.cn2016-11-29来源: 中国妇女报
分享到:更多

当责任成为一种习惯
合肥一普通农家妯娌仨合力照顾残疾小叔子十余年

  妯娌三人(左起依次为:李中芝、张有宽、万家芬)与小叔子

  编者按

  不为任何赞许,也没有分毫报酬,在三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妇女心中,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小叔子是她们永远的亲人,对他悉心照顾早已成为她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朝夕之间,点滴之中,朴实的行动背后,是善良的心,是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的责任。

  爱,润物细无声……

  11月18日中午,家家户户炊烟升起。到了午饭时间,李中芝盛好了一碗米饭,夹了刚煮熟的鸡肉,送到小叔子邓支近的房间。大嫂一边给小叔子喂饭,一边尝试着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沟通。饭后,哥哥邓支欢打来水,给弟弟洗脸擦手。

  今年65岁的李中芝是合肥市经开区高刘镇南仓村陈岗组的一位普通农民,10年来,她和两个妯娌张有宽、万家芬精心照顾着先天智力残疾的小叔子生活,在村里传为佳话。

  “婆婆走了,我应该承担起照顾的责任”

  每日早上5点多起来,李中芝第一件事就是把小叔子的房间打扫一遍。地里的活再紧,到了饭点,李中芝也要赶回家去给小叔子做饭,每顿饭第一碗必然是端给小叔子吃,从没有因为忙碌或者疏忽让小叔子吃过一顿凉饭菜,穿过一件脏衣服。

  “有些亲兄弟都不一定做得这么好,何况还是嫂子。”这是邻居们对妯娌仨的评价。

  据李中芝介绍,邓支欢是个直性子的人,第一次见面,邓支欢便将家里的情况一五一十全都告诉了她。“家里负担重,有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弟弟需要照顾……”,他对家里的情况毫不遮掩。“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只觉得他人好。”李中芝对此丝毫不介意。

  1972年,21岁的李中芝嫁入了这个家庭。公婆身体不好,丈夫是邓家长子,弟弟都还没有成家,最小的小叔子只有4岁,还有先天残疾,生活无法自理。一大家子生计全靠丈夫承担。看着没白天没黑夜地在田地里忙碌的丈夫,李中芝心疼极了。

  为了能让丈夫安心养家,新婚的她来不及细细体味那份喜悦和甜蜜,迅速地适应了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煮一大家子的饭,伺候公婆、照顾弟弟妹妹、和丈夫下地干活……面对重重困难,李中芝没有一句怨言,默默无闻地在这个家里扎下了根。操心着弟妹一个一个成了家。

  10年前,公婆相继去世。彼时,李中芝的大儿子正准备结婚,家里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日子穷得叮当响。“不如送到敬老院去,这样就省心了。”面对村里人出的主意,李中芝却有不同的想法,“弟弟本来就很可怜了,现在,婆婆去了,我更应该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李中芝没有按照农村的习俗,管邓支近叫小叔子,而是亲切地称呼他为“弟弟”。

  面对青黄不接的局面,李中芝、张有宽、万家芬这三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义无反顾地站出来,承担起照顾小叔子的重任。三人约定好:“有自己的一口,就有小叔子的一口。”

  “现在轻松多了,有两个弟媳来帮我分担。”聊起这么多年照顾小叔子的艰辛岁月,李中芝并没有用过多的语言回忆,而是谦让地指了指一旁的两个弟媳。

  “丈夫的兄弟难道就不是兄弟?”

  谈起这些年照顾弟弟的事,邓支新说,他主要是负责一家人的生计,在生活起居上,照顾的最多的还是他的妻子张有宽,他最感谢的就是他的妻子。

  为了更好地照顾小叔子的起居,邓支新、张有宽夫妇将小叔子搬到自己的屋中,共同生活。那时小叔子也已经成年了。

  “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感到有些别扭。”张有宽说,一些邻居曾经劝她:那只是你的小叔子,又不是公婆,你一个嫂子管这么多干啥?张有宽一句话就把别人顶了回去:丈夫的兄弟难道就不是兄弟?回忆往昔的艰难抉择,爽朗的张有宽脸上总是笑得很坦然。

  自从把弟弟接到家里来后,张有宽和丈夫一起,默默承受艰辛,尽心尽责地照顾着邓支近。完全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邓支近经常把床上、衣服上弄得满是污秽,为了让邓支近有个干净、舒适的环境,张有宽每次都及时清洗小叔子的被褥和衣服。常常是这边刚换下,邓支近那边又弄脏了。而淳朴善良的张有宽毫无怨言,烧水让邓支新给他洗身体,换上干净衣服,自己把脏衣服、被褥洗净晒干,没有埋怨他一句。

  爱心接力仍在继续

  午后的太阳暖暖地照着邓支卫家的农家小院,万家芬给小叔子穿好衣服,在爱人帮助下,把邓支近背出屋,放在门口一个椅子上,然后转身走进厨房,用碗端着水过来,一口一口喂着小叔子。

  由于邓支近住的房间窗户向北,家人隔几天就会把他带到外面晒阳光。屋里的电视放着电视剧,邓支近坐在椅子上,歪头看着电视。看一会,再转过头来,跟着万家芬后面学起了剥毛豆。

  这些年来,尽管兄弟几个成家后,日子都过得并不宽裕,但大家想的都是怎么合力把弟弟照顾好,还凑钱给弟弟购买了一台电视机解闷。

  性格风风火火的万家芬,说起话来像开机关枪似的一长串。平日里,她也有些小脾气,却从不向小叔子发火。“就是不能冲他发脾气。他受的苦比我们都多啊。”

  几年前,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万家芬经过一家人商量后,决定与邓支卫一同外出打工挣钱。然而在外出两个月后,因放心不下家中的小叔子,万家芬最终又返回家中,此后从未外出过。

  邓光胜亲眼见证着妈妈十几年年来照顾叔叔的点点滴滴。说,从小时候起,妈妈对他们要求就比较严格,教导他们要尊重叔叔、关心叔叔。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叔叔送水、送饭,天热了就给叔叔扇风纳凉。

  邓光胜说:“责任成了一种习惯,我们从来不觉得照顾小叔是一种负担,有一天我也会接过妈妈的接力棒。”(记者 王蓓)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