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苏日乐木:祖孙三代的金色时刻(组图)
//www.workercn.cn2016-10-19来源: 内蒙古日报
分享到:更多

  享受秋收的快乐。

  自从家里有了无线网,农业信息随时可查。

  驰骋在幸福的乡间路上。

  共享天伦之乐。

  祖孙三代剥玉米皮。

  给孩子们讲解农耕农具。

  玉米秆经过青贮发酵,可以喂牛、羊等畜禽。

  肥牛满圈。

  秋天是金色的季节,人生正处于黄金时期,要尽情地放飞梦想和希望,为梦而奋斗,去迎接属于自己的光辉岁月。孩子们也要为人生的秋天打好基础,如果不为梦想播种,人生就很难有好的收成。这一哲理在秋收的喜悦中传递着……

  金秋的科尔沁大地,稻穗垂着穗头、高粱涨红了脸、金灿灿的玉米笑得裂开了嘴。

  通辽市奈曼旗治安镇南小白兴图村,65岁的苏日乐木祖孙三代在自家的玉米地,分享丰收的喜悦。

  苏日乐木有三儿一女,不论上班还是创业,通过勤劳、智慧以及国家的优惠政策,都过上了好日子。每逢节假日儿女们都会开着车回老家,共享天伦之乐。每次孩子们回来,老两口不忍心让他们干农活。而这一次,看见孙子们已经长大入学,苏日乐木主动带他们走进田地,在秋收的季节收获快乐,增长知识。

  我们吃的米饭是从哪儿来的?一粒种子是如何种植、出芽、成长和收获的?孩子们带着满脑子为什么,纷纷跑向玉米地里,摸一摸、闻一闻、甚至放进嘴巴嚼一嚼,用各种感官去探索、感受。

  二儿子宝英手挥镰刀,割起了玉米。苏日乐木与孙子们围坐在一起,在他的指导下,孙子们兴致勃勃地学习剥玉米皮。这时爷爷讲起了孩童时代的故事。那时剥玉米皮是一种煎熬,父母都给定了“任务”,啥时完成,啥时出去玩。但如今,剥玉米皮已经不再成为一种负担,种玉米少的,就手工操作,种植多的,就用机器完成。对现在的孩子而言,剥玉米皮是一种干农活的体验。聪明的孙子们不仅学得快,还互相比着剥玉米皮的速度。

  在苏日乐木家的仓房,摆放着碾子、麦磨、镢头、犁、等各式各样的农耕农具,散发着农耕文化的气息。苏日乐木在孩子身旁当起了讲解员,他说:“这些东西有些年头了,都是原来干农活用的工具。现在很多年轻人,甚至生活在农村的年轻人都已经不知道了,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可以让大家了解以前是怎么做的,也让我们这一代人多一些回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名句每个孩子倒背如流。而走进大自然,置身于田地里,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感受到了农民伯伯很辛苦,要爱惜粮食。

  秋天是金色的季节,人生正处于黄金时期,要尽情地放飞梦想和希望,为梦而奋斗,去迎接属于自己的光辉岁月。孩子们也要为人生的秋天打好基础,如果不为梦想播种,人生就很难有好的收成。这一哲理在秋收的喜悦中传递着…… (记者 包荭)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