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芒·牧林:拯救“超级英雄”的超级英雄(图)
//www.workercn.cn2016-07-27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芒·牧林

  “巴拉根仓,”87岁的芒·牧林教授舌头一卷,这个多音节的蒙语名字,从他的声带最底部,顶着上牙膛子卷了出来。“我算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了。”

  在草原上的歌谣中,在蒙古族人哄娃娃的絮语中,那是一个口口相传的名字,最早能追溯到成吉思汗的时代。巴拉根仓出身草根,斗权贵,斗邪恶,永远机智,永远获胜,就像是“蒙古族的阿凡提”,是蒙古族民间故事里的“智慧代言人”。

  芒·牧林第一次听到巴拉根仓故事时,还只有七八岁大。他在自己家门口蹦来跳去,不肯让邻居的老人给他剃头。

  “过来,我给你讲巴拉根仓的故事。”

  邻居老人手里的小剃刀算不上锋利,划过芒·牧林的头皮时会丝丝拉拉地疼,但他根本顾不上躲,注意力都被故事吸引走了。

  “科尔沁草原上有个吝啬的牧场主,只有巴拉根仓治得了他”“锡林郭勒草原上那个刁钻的王爷,被巴拉根仓气得够呛,却又奈何不了他”“巴拉根仓连阎罗王和他手底下的小鬼都不怕”……

  和无数个普通牧人家的孩子一样,芒·牧林就这样“被丰富多彩的蒙古族民间故事驯服了”。在一个孩子的眼中,蔑视权贵、反抗不公的巴拉根仓,简直就像个超级英雄。

  谁也没想到,半个多世纪之后,当初那个一边听着故事,一边被剃头的孩子,自己成了“拯救”巴拉根仓的超级英雄。

  没有文字记述的民间故事,就像散落在草原上的珍珠,芒·牧林几乎用了一辈子的时间,一步一步踩出一条路,一颗一颗拣起这些珍珠。

  “年轻的一代,跟古老的文化已经开始脱节了,能讲故事的人也不多了。”老人的眉头皱着,“巴拉根仓这样的民间文学,有湮灭的危险。”

  他曾骑着马深入草原,在中蒙边境的牧区,一住就是一个月,白天和牧民一同放牧,晚上住在毡房里。

  收集的过程像大海捞针,他永远没法知道下一个还没听过的故事会在哪一顶蒙古包里。每到一个牧区,每遇见一个当地的牧民,他都要问:“你会讲巴拉根仓的故事吗?”

  牧民们把当地最会讲故事的人介绍给他,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口音,就连主人公巴拉根仓的名字都不一样。芒·牧林一边收集,一边整理,一边翻译。从那些在熬着奶茶的老奶奶、骑着马的牧人、抱着羊羔的小孩口中,他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的巴拉根仓故事。

  终于,他的《巴拉根仓的故事》合集出版了,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改稿五次,整合了共计140个故事。2008年,“巴拉根仓故事”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口头文学作品名录,2013年7月,芒·牧林被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评定为“巴拉根仓故事”传承人。

  他穿着蒙古袍,蹬着马靴,和牧民们坐着闲聊。草原上风大,日头也晒人,芒·牧林把宽边儿的帽子往下拽拽,遮住了半张脸,看上去,和那些草原上的牧民没有两样。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上了学,读了书,他原本也会是这样一个骑着马、放着羊的牧人。他的父亲是个职业喇嘛,被旗寺庙雇用为庙仓的畜群饲养员,母亲是挤奶工,两个人的月工资是“一块砖茶和每人16尺布”。

  他当过喇嘛学徒,当过兵,当过记者,当过老师。1990年离休之前,他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主持《蒙古辞典》编撰工作,著有《汉蒙语辅音演变规律考》《匈奴文字考》等学术论文,还获过全国科技大赛优秀成果奖。

  但无论他在哪个岗位上,本职工作是什么,这个“民间文学的业余爱好者”,都没有停下对巴拉根仓故事的收集工作。

  芒·牧林的收集工作,一度成了他在“文革”中的罪名。造反派三次冲进他的家,把所有的手稿和资料都“抄走了”。“文革”结束,芒·牧林咬咬牙,从头再来。

  在芒·牧林看来,充满智慧的巴拉根仓,就是蒙古族劳动人民自己的形像,“凡是有蒙古人居住的地方,都有巴拉根仓的故事”。作为蒙古族的文化工作者,他觉得自己有义务把父辈们的故事保存下来。

  他的收集工作仍然不完整,还需要进一步补充。但芒·牧林年纪大了,两年前85岁生日的时候,他穿着马靴走在草原上,两个人搀着他。

  他没能走遍所有的蒙古族聚居区,布里亚特、莫古勒等部族居住的地方,他还没有去过,这位“巴拉根仓情结浓郁”的老人,已然没有精力继续走访、收集故事了。

  “还有不少故事,遗落在毡房里、奶茶旁呢。”他不无遗憾地说。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