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七旬老人黄菊英:执着30年环保路(图)
//www.workercn.cn2016-06-30来源: 江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78岁的黄菊英一下子变得小有名气了。不过,这天早上6时,她还是按部就班地开始了全村保洁工作。30多年来,她一直默默地实践着自己的“环保梦”。她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最近在网上传播后,引来众多网友点赞。

  黄菊英是樟树市经楼镇前窑村玉山村小组村民。说起她与环保的“缘分”,还有一点小“浪漫”。

  她的期盼 就是歌里唱的

  在上世纪80年代,黄菊英和老伴,是普通农民,也是“新潮”的环保志愿者。

  “早先的时候,村后山上绿树掩映,狍子、山鸡等动物很多,村旁的肖江河水很清,鱼也很多。”黄菊英回忆。

  然而,随着生活垃圾的增多,村里的环境逐渐变差,河道边满是垃圾,河水也开始泛黄。有一次,黄菊英和老伴用牛车将这些污染物清理后拉了出来。“当时装了满满两麻袋,我记得很清楚。”

  对家乡青山绿水美景念念不忘的黄菊英,看到眼前的场景,既怀念又痛心。恰巧当时街头巷尾都在流行邓丽君的《小城故事》,她听了很激动,“‘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唱的虽然是小城,但我们的小村,要能像这样,多好!”

  打那之后,黄菊英固定每个月去肖江河边两次,沿途捡拾垃圾,每个来回有15公里左右。30多年下来,黄菊英的“环保之路”超过1万公里,装垃圾的塑料袋也用了近2万个,她也从一个中年妇女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老太太。

  2014年5月,玉山村保洁理事会要招聘一名保洁员,大家看到黄菊英一直坚持做志愿者,都力荐她当保洁员。

  她的坚守 改变村庄面貌

  每天早晨6点,早起的村民都能看见一抹橘红色的身影,推着板车,时不时拿起车上的扫帚在地上清扫,每个垃圾桶都要翻看一遍。

  清扫残枝落叶、果壳皮屑……黄菊英是村里唯一一位保洁员,清晨挨家挨户上门收集垃圾,整个村庄扫一遍下来,需要2个多小时。如此日复一日。

  “每天在村子里来回打扫两遍,习惯了,不觉得累。”黄菊英介绍,每天上午6时至9时,下午4时到5时都是她的工作时间。当上保洁员两年来,黄菊英没有休息过一天,清理、拖运生活垃圾7000多趟、近5吨。

  作为黄菊英的老邻居,说到这位“姐姐”工作的认真劲,黄梅英和杨连香都竖起了大拇指。“以前村里的垃圾很多,狗叼的、风吹的,到处都是。”杨连香说,经过统一清理后,整个村庄面貌一新,村里连续多次被评为“清洁工程示范村组”,黄菊英是最大的功臣。

  黄菊英觉得,现在的生活向《小城故事》里唱的迈进了一大步:村里道路卫生整洁,房前屋后没有垃圾。更让她欢喜的是,乡邻对环保的重视和垃圾入篓的习惯。

  她的示范 传承美好精神

  作为推荐黄菊英为保洁员的干部之一,前窑村村委会主任黄学如觉得自己做了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村里的人都对她赞不绝口。”黄学如说,村里对保洁员的要求是一天打扫一次,但是她每天都要扫两次。

  “在黄菊英老人的感染下,村民们都养成了很好的卫生习惯。”黄学如说,自己两岁多的孙子看见奶奶辛苦,也知道要把垃圾扔到垃圾桶。

  2013年,黄菊英带头在经楼镇成立了“绿色保洁志愿者协会”,每月定期搞两次捡拾垃圾活动。目前,该协会已经有成员1914名。

  看着玉山村变化,村里的人都觉得主要是因为有一位得力的保洁员。但在黄菊英看来,却是因为市里统一搞的农村清洁工程,让她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

  据了解,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民生幸福协调共进,樟树启动循环经济示范区创建,全面打响工业污染整治、农村垃圾处理、草溪河污染整治、生猪养殖污染整治四大环保攻坚战。在如今的樟树农村,自家房前屋后自己负责,保洁员则打扫公共区域,收集各家的垃圾放进村口的大垃圾桶中,农村的卫生面貌大为改观。

  孙 娟 陈利刚 本报记者 尹晓军文/图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