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吴惠:自强不息路在脚下
//www.workercn.cn2016-04-12来源: 中工网—《天津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当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们享受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时,来自困难家庭的吴惠却在为如何创业而思索着,她在寻找着能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机会。

  吴惠来自山东农村,因父亲有病丧失了劳动能力,由妈妈苦撑着这个家,下面还有一妹一弟。为此,妈妈为了多挣些钱,要在冷库里工作十几个小时。一想到妈妈的关节被冷气侵袭得时时作痛,吴惠便恨不能马上能够替妈妈撑起这个家。

  来到天津理工大学读书期间,大一开始,吴惠便开始了勤工俭学:超市促销、市场调查、家教、饭馆服务员等等都干过,她要求自己,不计较干活累或脏,只要不断档,有活干,再苦再累也干,因为她不仅要不再用家里的钱,还要给妈妈寄钱,分担家里的经济压力。

  考上研究生以后,因不能靠工作挣工资给妈妈更多的钱,吴惠干的兼职也更多了。接触社会多了,善于思考的她也看到了自主创业的商机——许多商家都知道,大学生劳动力既便宜又固定,素质高还好管理,因此,都愿意聘请大学生打工,但因渠道不畅,却不知到哪去找;而学校里,有些困难同学却找不到活,常常发愁去哪找活。如果有个“大学生兼职介绍服务中心”就好了,组织困难学生勤工俭学,她从中可以让商家支付代理报酬,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对,自己的创业项目就选择这个了。

  吴惠马上行动起来,成立了“惠生勤工助学服务社”。她决定从本院开始做起,没几天,吴惠就在本院召集了二十多个同学,她又印了许多份广告,到其他学院去,但是效果却不明显,报名的同学寥寥无几。于是,吴惠觉得自己必须主动出击,她直接跟那些家境贫困的学生联系,她更是现身说法,以自己勤工俭学的效果劝说同学们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减轻父母负担。一个月时间,她的队伍就壮大到50多人。

  队伍初具规模后,吴惠便出去承揽业务。她找到以前干过活的广告公司进行合作,正好公司有5万份DM投递广告需要在市内六区投放,可把业务给她。吴惠大致算了一下:一个学生一天投1000份,正好需要50人,每份5毛钱,一天就可以收入2500元。公司按每份1分钱给了她500元的代理费。接下这笔业务后,吴惠自己还承担了1000份的投递。这样,她共计收入了550元,每个同学也拿到了每天50元的勤工俭学收入。

  初战告捷,由勤工俭学的50元到自主创业收获550元,11倍的收入巨差,让吴慧尝到了创业的甜头,她对记者感慨道:“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真是惠及大众的好倡议。”

  稳固的团队需要有更多的业务支撑,于是,吴惠四处奔波,不断寻找更多的商机。广告公司承接的DM广告多一些,她就利用下午没课的时间,平均每天两家公司,跑了两个多月,共去了100多家广告公司上门谈合作,终于与10家签订了合作协议。功夫没有白费,10%的签约率令吴惠很是快乐。

  谈起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吴惠信心满满地表示:“将进一步扩大勤工助学的团队,我准备去分布在滨海新区、海河教育园、红桥区、河北区的高校招聘困难学生,扩大人员遍布的区域,就近投递既经济省力还高效。并在每个学校找一个人专门负责招人工作,形成固定团队,这样我的‘队伍’就渐渐壮大起来了。”

  当母亲知道吴惠的“生意”越做越大,还帮助许多贫困学生赚钱以后,感到十分安慰,感慨着说:“女儿,你长大了……”

  吴慧的未来蓝图也想到了妈妈,她计划把惠生勤工助学服务社做大做强,那样的话,研究生毕业时便能挣够买房子的首付,把爸爸妈妈和弟弟妹妹都接到天津生活,让家人和自己在一起。(何菁)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