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周维涛:生态农庄产出“绿色效益”
//www.workercn.cn2015-10-26来源: 河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创办生态农庄,“土法”种蔬菜初获成功

  一块块整齐的菜地,一道道蜿蜒曲折的优美长廊,一座座造型独特的茅屋餐厅……近日,笔者一走进涿州高官庄镇的“龙水湾”农庄,就立刻被眼前景色所吸引。“这是涿州首个生态农庄,因生产绿色蔬菜,风景优美、设施齐全,吸引了保定、北京、天津等地的顾客和客商,现在农庄的名气越来越大了!”该生态农庄的创办者、80后创客周维涛高兴地对笔者说。

  周维涛是涿州市高官庄镇新田屯村人。2008年,周维涛考入保定学院公共事务管理专业。2009年,他利用打工积累下的钱和两名同学创办了一家人力资源管理公司。那两年里,公司办得风生水起,他每年的分红可达15万元。

  但这样的成绩,周维涛并不满意,他走访北京、天津等地后发现,类似人力资源管理这样的公司实在太多,其中不乏巨头企业。也就在那时候,周维涛留意到人们对蔬菜品质的高要求,也目睹了北京、天津许多市民开车到乡下买蔬菜的情形,这些都深深触动了他:“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这片领域将大有可为!”

  2011年,周维涛在毕业时果断卖出股份,回乡办起“龙水湾”生态农庄。办农庄需要土地,他在高官庄镇一举租下136亩土地,并投入20万元搞农田水利建设。经过一年多建设,136亩土地初具规模,然后他聘请当地种植能手采用“土法”种植绿色生态的应季蔬菜。这种“土法”就是:不用任何化肥、农药,只用鸡粪。

  “当年仅购买鸡粪就花费了5万元,村里好多人都说我瞎折腾。”回忆起创业经历,周维涛笑着说,一开始那两年果然被乡亲们说中了,“土法”种植的瓜菜产量比较低,品相也不好看,结果很少有商户收购。2013年,周维涛又在部分土地种了黄豆和玉米,结果黄豆和玉米只卖出6万多元,而人工费却花了8万多元。

  酒香不怕巷子深,在两年都亏本后,2014年春节期间,周维涛迎来了转机,他接到了北京的一笔大订单。周维涛喜出望外,亲自将蔬菜以最快速度装车运送到北京。客户经过蔬菜农药残留成分检测后,当即和他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此后,订货电话接二连三打来,仅2014年春节期间,这样的电话他就接到194个。

  拓宽经营渠道,打造贴近自然的休闲观光中心

  在蔬菜种植获利并走上正轨后,市场嗅觉灵敏的周维涛开始积极开拓市场、打造自己的品牌。为此,周维涛在工商部门注册了以农庄名字“龙水湾”命名的农产品,还特意设计了属于自己农庄的礼品盒,分别推出柴鸡蛋、鸭蛋、玉米面、纯白薯粉条等30多个特色农产品。目前,这些农产品已在涿州各大特产超市销售,不少已经打入北京、天津等地市场。

  “有一款叫‘开心农场’的网络游戏对我启发很大,我的一些创意就是从这个游戏中借鉴来的。”周维涛告诉笔者,在打出自己的绿色品牌的同时,他还借鉴网络游戏的模式,对客户群体进行心理分析,然后围绕农庄积极开拓新的经营渠道。

  今年,周维涛特意对部分土地进行了网络认领。认领采取会员制,分为自管式和托管式两种方式。托管式会员,是名义上的农场主,无需亲自抵达农庄耕作,但可为认领土地的种植项目提供创意,并随时获得种植进度图片汇报,且可在农庄全年任意采摘总量90公斤的蔬菜。自管式会员可在农庄耕种20平方米土地,会员可自带工具,也可使用农庄提供的农具及种子,在认领的土地上种植喜爱的蔬菜,体验施肥的辛苦、耕作的劳累和收获的快乐。

  网络认领方式推出后,吸引了大量来自保定、北京、天津等城市的市民,周维涛再次嗅到商机,他想通过完善庄园设施,把大城市的市民实实在在吸引到涿州来,把农庄打造成一个贴近自然的休闲观光中心。

  为实现这一目标,周维涛再次调整经营策略。如今,农庄投入大笔资金建起住宿小楼、修建起景色优美的观光园、搭建起野趣十足的风味餐厅……周维涛介绍说,目前通过推广会员制,已有1000名会员成为在农庄休闲的常客,由于饭菜可口、景色宜人,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专程赶来品尝。“未来,我的农庄将会集种植业和服务业于一体,成为一个以绿色生态为主题的休闲观光现代庄园。”周维涛信心满满地说。(通讯员陈亮 本报记者龚正龙)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