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回族小伙王俊养殖高原冷水鱼:带着乡亲一起富
//www.workercn.cn2015-05-11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回族小伙王俊养殖高原冷水鱼
带着乡亲一起富(行进中国·精彩故事·2015创业者)

 

  眼前这个80后回族小伙,刚从黄河边上回来,满头汗水,脸色黑红,笑起来朴实、憨厚。他叫王俊,家住青海省化隆县群科镇团结一村。

  听团结一村的老人讲,早在2008年,王俊曾以最高票数当选为团结一村最年轻的村委会主任。问起原因,大伙都说:王俊心里有大家,是名好党员。

  王俊高中毕业后,当过洗碗工、搬运工、建筑小工,跟着亲戚去外地开拉面馆,还开过农机具制作公司。他干活踏实、勤快,可是日子始终没有真正好起来。

  “我天天在想到底要做什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报纸上看到了龙羊峡水库区农民发展冷水鱼养殖的消息,很是振奋。再看看家门口这么好的水资源,就萌生了做‘水文章’的想法。”王俊说。

  于是,王俊以最快的速度去了龙羊峡,摸清了冷水鱼养殖的基本情况。

  黄河在化隆县蜿蜒167公里,有11万亩开阔的水域,水温常年保持在8℃—13℃,水质清澈且流动缓慢,非常适合发展冷水鱼网箱养殖。回家后的王俊大胆预测:高原冷水鱼养殖,未来一定大有看头!

  借助国家相关政策争取到了一笔银行贷款后,为了说服村里人和他一起开办水产养殖合作社,王俊挨家挨户做工作,最终凭借他的真诚和胆识,筹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笔巨款:150万元。

  就这样,2010年,这个80后小伙带着村里的22户村民,在黄河边成立了盛世天意水产养殖合作社。2011年3月,借助“阳光工程”“绿色证书”科技培训工程等项目,王俊和县里的其他养殖户一起,参加了水产技术培训班,系统学习了水产养殖、水质检测、鱼药使用、饲料投放等知识。

  几年来,王俊把所有的精力和心思都用在了合作社,吃住都在黄河边。王俊心里一直绷着一根弦:“一定要给支持自己的父老乡亲一个满意的交代!”

  合作社渐渐走上正轨,2011年8月,合作社引进了三文鱼、白鲑鱼、金鳟鱼、虹鳟鱼等品种,经过精心培育后,鱼种全部适应了这里的水环境,试养成功了。王俊还注册了“天意至鳟”鱼产品商标,开始有了品牌效益。

  “这些鱼种肉质致密、口感爽滑,受到了广大食客的喜爱。目前,除满足本省市专卖店和专供餐厅外,主要销往外省市场,过去担心的销路根本没有问题。”王俊骄傲地说。

  走进王俊的冷水网箱养鱼基地,上百个网箱连成一片。圆形网箱里,几百尾金鳟鱼拍打着水花,翻腾跳跃。

  “这些金鳟鱼很快就要上市了。”王俊一边给鱼喂食,一边介绍道。这种圆形网箱,稳定性和抗风浪性能好,养殖面积大,从省外引进后,合作社马上投入资金试验,已取得明显效益。

  2013年初,盛世天意水产养殖合作社开始有了盈利,团结一村的22户村民有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笔分红。2014年,分红开始增多,平均每户达到3万多元。

  看到了分红和冷水鱼养殖的趋势后,越来越多的村民想加入合作社。王俊表示,今后,将在科学管理和规范化上下功夫,扩大养殖规模,让更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从中得到实惠。

  创业初见成功的王俊,常常鼓励村里的青年人大胆创业,并毫无保留地将养殖经验传授给他们。

  说起下一步打算,王俊心中早有了盘算,“在养殖区发展农家乐,这里可以发展成一个集垂钓、采摘、观光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养殖区。” (本报记者 王梅)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