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为了兑现一句承诺 父子守烈士墓70多年
//www.workercn.cn2014-09-05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在山东省聊城莘县王奉镇西寺村,许多英烈长眠此地。他们中仅有少数人留下了姓名,大多数人永远留在了共和国无名英雄纪念碑上。西寺村王进宝、王海文父子俩相继义务守护烈士坟地70余年,直到去年,王海文将这57座烈士之墓完整地交给了政府,移到了陵园,烈士有了安身之地。

  村村是后方,家家住八路

  抗日战争时期,聊城莘县素有“钢铁濮范观,华北小延安”之称,是全国最大的抗日根据地之一。朝北根据地是重要的抗日战场,现在的王奉一带是朝北根据地的纵深地区,被敌后抗日武装视为可靠后方,朝北工委和宋任穷率领的冀南区党委、行署、军区机关都曾移驻于此,许多指导全区抗战的重要会议在此召开,这里成了鲁西北和冀南的抗日指挥中心。

  军区和朝北工委在这里建立了炸弹所、后方医院、被服厂、造纸厂、印刷厂、鞋厂、粮站、银行、肥皂厂等。据西寺村的老人们回忆,该村一带是后方医院。前方浴血奋战,后方积极支援,这一带的百姓把门板摘下来,送到前线,让战士们修防御工事。青壮劳力也组织起来,运送粮食、弹药、背送伤员。“”是那时的真实写照。

  王海文的父亲王进宝就活跃在这支部队里。王进宝193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当时村里的青年支委委员,他家的后院就是以前的抗日后方医院。王海文回忆,当年很多伤病战士都住在自己家里,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救过很多抗日英雄的命。“曾经有一次父亲从战场上躲过日本人的追逃,将八路军伤员李长发成功送到后方医院,两人因此结下深厚友谊。”王海文说,他20多年前去河南漯河探望李长发,老人还激动地说,“没有你父亲,我可能早就牺牲了。”

  一句嘱托,义务守坟70余年

  战争是残酷的,从1939年到1945年的6年时间里,包括反战日兵原广见在内的许多伤病员牺牲并被王进宝和村民安葬在了这边土地上。“原来很多坟都有名字,父亲和不少村民都知道是谁,但后来随着知情的老人离世,这些坟也不知道是谁的了。”王海文说,自战士葬到这里,父亲便开始守坟,但刚开始时没有当成一项工作。

  直至抗战结束后,部队撤走了。西寺村村支书对王进宝说,这些烈士的坟,你以后要多照顾,别让他们的后人找不到坟头。“放心吧,只要有我们王家人在,就会有人守好这些坟。”王进宝一诺千金,从此便开始了守护红色记忆的人生历程。

  守坟近40年的王进宝老人弥留之际,一直不肯闭眼。“我对父亲说,爹,你是不是还有啥事,有事你就给我说。”王海文说,父亲给他留了唯一的遗愿,继续守护好这片坟地,不能让坟地荒芜了,不能让烈士的后人找不到坟头。带着父亲的遗愿,王海文又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守护。

  为了保护好这片坟地,王海文在坟地旁边建了一个简陋小屋,一年四季都会住在这间小房子里。这些年,因为牵挂着这块坟地,王海文从没有外出打工,一天到坟地都转悠数十趟。王海文告诉记者,镇里专门在坟地南边划出30多亩地,修建了西寺村烈士纪念馆,这些无名英雄都有了正规的安放之地。去年,57座坟地全部迁到了纪念馆里,他说,他可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了,因为他把墓地完整地移交给了政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