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妹:绣花针绘出一条致富路-资讯 · 快评-中工网

人物

资讯 · 快评

杨春妹:绣花针绘出一条致富路

2020-11-30 20:07:03 来源:中工网

  刺绣,又名“针绣”,俗称“绣花”,是布依族妇女的一种手工艺术,在布依族地区普遍盛行。如今,这根绣花针灵巧飞动,绣出了妇女们的致富渠道,编织出了出了美好人生。

  在贵州省紫云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紫云城东社区,有一位靠着刺绣走上幸福生活的绣娘——杨春妹,她是紫云县依乡春民族手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靠着手中的绣花针,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善了一群人的生活。

杨春妹(左)

  初见杨春妹时,她正在车间忙得晕头转向。“现在正有一批客人急需的订单,等我忙完手头的事就过来。”她向记者招呼道。

  “我今年32岁,但在母亲的带领下,从12岁就开始接触绣花,可以称得上是绣花‘老手’了。”杨春妹说,小时候因家中贫困没有鞋穿,只好自己做鞋,刚拿起针线的她便给自己做了第一双刺有蝴蝶图案的绣花鞋,穿了整整一年。

  14岁是杨春妹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因为家里原因她不得不早早辍学,在外省各个地方辗转。也是因为这个机缘,让她开阔了视野,见识到了外面的世界。“在外面那几年常常能看见我们平时自己做的手工艺品在出售,那时我才知道原来大家平时在家里绣的东西是可以卖出去的。”杨春妹经营刺绣的念头开始萌发。

  2014年下半年,因为家庭贫困,杨春妹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此时的杨春妹已经结婚,婚后的她在九岭织着布,剪着纸,绣着花,学习刺绣图案。这时,省法制办派驻的帮扶干部冯小山走访时发现杨春妹正在染布,通过了解发现布依族人染布、刺绣仅仅自给自足而已。

  “为什么不把这么传统的、有民族文化的手工刺绣做成工艺品卖出去呢?”冯小山建议道,随即个人掏腰包给了杨春妹一万元启动资金,鼓励她发展刺绣业。

  杨春妹一直在心里沉睡的嫩芽仿佛见到了阳光,开始奋力生长。

  “我拿到这一万元后就开始在村里收购农户家自己手工绣的床单、衣服、花纹图案,再由冯主任销售,那一次就卖了有两万多元。”杨春妹回忆道,这件事给了她很大的信心,渐渐地,她开始自己带领家里的妇女开始制作床单。在冯主任一通电话提醒下,开始从单一的床单逐步做起四件套……

  可惜好景不长,因为缺少经验和资源,她们做出的手工艺品销路成了大问题,杨春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决定多走出去学习交流经验。

1 2 共2页

编辑:刘英杰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2019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揭晓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杨立新:演好胡同戏功夫在“诗”外

    对年轻人,杨立新建议他们要多下点“笨功夫”,还要知道下在哪里,“功夫在诗外,人物的后景越多,戏才越好看。”

  • 盲人足球队:在绿茵场“踢”出生命之光

    这是一场安静的足球赛,场边大小观众屏息凝神,不发出一丝声响;这又是一场热闹的足球赛,滚动的球“哗啦哗啦”响,球员口中“喂喂喂”不停,教练大喊“离球门还有4米!2米!快射门!”……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回村创业 她让家乡荒山花果飘香

    循着山脚水泥路,绕过一弯不大的水塘,再翻过几个缓坡,极目之处尽是果树,在南方阴冷的初冬,绿意不减。果农在埋头忙碌着,有的在套果袋,有的在挖地里的芍药根。

  • “东超兄弟”:用实干圆梦“空中成像”

    他们一个叫韩东成,一个叫范超。2015年,一同步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一个学光学,一个学等离子体物理。在学期间,创业、创新的梦想,开始在两人心中萌芽……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