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停转的“陀螺”——追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高伯龙-资讯 · 快评-中工网

人物

资讯 · 快评

永不停转的“陀螺”——追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高伯龙

2019-09-11 21:08:40

高伯龙在实验室调试DF透反仪(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敢“硬碰硬” 几十年坚持天天“爬坡”

  实验室样机鉴定通过,证明了理论的可行性。高伯龙要把“平面结构四频差动激光陀螺”用到武器上,磨难堪比“登天”——制造激光陀螺融汇光、机、电顶尖科技和工艺,当时中国几乎所有指标都难以达到。如“增透膜”,当时国内顶尖镀膜机穿透率最高千分之一,而造激光陀螺起步就要万分之一……

  “理想很美好,现实太严酷。”龙兴武说,“光学加工、机械加工、光学薄膜、真空技术、微弱信号处理、超洁净化处理……全是几个数量级的差距。”

  理论物理出身的高伯龙,以近乎“造火车重新去发明轮子”的坚韧,转而攻关工程技术:没有纳米级光滑表面的石英玻璃,自己磨;没有高精度检测仪,自己造;没有软件,年过花甲的他自学电脑语言,自己编……

  龙兴武回忆与导师攻关镀膜——每天半弯着腰、目不转睛地守在电子溅射镀膜机前,盯着墨镜下那暗红色的火光,稍有疏忽,就前功尽弃……这段“硬碰硬”经历,被龙兴武形容为“狠狠攻关”。

  最困难的时候,一个问题卡了近3年;最危急的时候,只剩10万元实验费;最紧张的时候,再不出成果就要下马……

  眼前仿佛是拨不开的浓雾、穿不透的黑暗,看不见黎明,梦不到未来。期间,有人带着希望和勇气前来,也有人带着绝望和挫败离开。而高伯龙,始终斗志昂扬。

  “他情绪从不低落,即便退休命令都被报到总部去了,他还领人在实验室抓紧‘最后时间’拼命。”丁金星说。

2003年,高伯龙在教室作激光陀螺讲座(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能拼到底 生命尽头还要冲锋

  高伯龙与他的团队,时常是每夜奋战到凌晨两点。此时,道路两边茂密的女贞树在月光下婆娑,沁出深夜独有的清馨。这些暗夜中的行者,身体极度疲惫,大脑却仍然兴奋。

  凭着这种干劲,无数“拦路虎”被挨个拿下,他们不断创造“中国第一”:原理创新的DF透反仪、“检测之王”全内腔He-Ne绿光激光器……

  “一个项目,干十年没成果,二十年天天‘爬坡’,只有他们能‘啃’下来。”一位专家感慨,当初全国有近20家机构做激光陀螺,只有国防科技大学的团队坚持到最后。

  1994年,工程样机通过鉴定;1998年,应用于国产武器系统;21世纪初,批量生产……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激光陀螺研发、生产和应用强国。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罗晖说,高伯龙面对困难,绝不放弃;取得成功,永不停步。89岁,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他还在攻关新型激光陀螺惯性制导系统。

  罗晖永远无法忘记,2017年当学生们将卫星首次搭载激光陀螺发射成功的消息告诉病床上的导师时,高伯龙脸上绽放出孩童般灿烂的笑容……

1 2 共2页

来源:新华网
编辑:赵记兰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留美博士的货车梦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海上纤夫”让荒岛...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带发“修行者”与文...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姚明:中国篮球改革不会半途而废

    9月8日晚,中国篮球与广州一起入夜。在满场观众的见证下,中国队在2019年男篮世界杯17~32名排位赛第二场比赛中以73比86不敌尼日利亚队。排位赛结束,中国队与伊朗队同为2胜3负,但后者净胜分占优,第一时间拿到亚洲区唯一一张2020年东京奥运会入场券。

  • 海清:一个倔强的随遇而安者

    海清说自己是个随遇而安的人,“碰到什么样的角色,我能演就演,不能演的我也绝不强求”,哪怕在别人看来,她的走红已经算是大器晚成,她也觉得是很好的安排。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