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剑”走天涯-资讯 · 快评-中工网

人物

资讯 · 快评

仗“剑”走天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千 杨兆敏
2019-06-22 08:37:48

过马路时,陈瑾抬手向来往车辆示意。受访者供图

即使是坐着的时候,杨青风也“剑”不离手。

导师王志华带领营员们持“剑”上路。

在商场,工作人员协助营员感受智能家电。受访者供图

一辆横在盲道上的单车挡住了营员的去路。

  他们看不见世界,世界也“看不见”他们。

  因为无法独立出行,许多视障者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只在家与工作的针灸推拿店之间往返,有的甚至极少迈出家门。

  不过,总有人渴望突破黑暗。

  他们拿起盲杖,把它当做手臂、眼睛,当做行走时随身携带的“剑”,见自己、见天下、见众生。

  “拔剑。”杨青风站起身。

  “拔剑!”罗文聪重复着。

  “唰”,眨眼间,银白色的盲杖伸展开来,立在他们面前。

  握紧杖柄,两人走出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综合楼五楼的一间教室。此时是2019年5月27日的傍晚,楼内很安静,盲杖点地后发出清脆的笃笃声,在走廊里一路回响。从这里出发,先天失明的杨青风要依靠他的“剑”,独自搭乘公交车回到远在30多公里外的家。

  当天下午,“金盲杖视障奇葩成长营(北京站)”活动刚在这栋楼里结束。38岁的杨青风任导师,比他小15岁的“徒弟”罗文聪是见习导师。

  4天时间里,参加成长营的12名视障大学生,在志愿者的远距离保护下,以盲杖为“剑”,独立前往公园、超市等公共场所,完成相应闯关任务。

  在此之前,这群平均年龄20岁的年轻人几乎从不使用盲杖,更没有离开学校、家等熟悉空间单独出行的经历。

  在我国1800多万名视障人士中,同样的现象非常普遍。

  拿不起

  5月24日下午1点多,开营时间快到了。楼林昊天匆匆走在去教室的路上,同行的同学陈瑾挽着他的胳膊。两人脚步轻快、自然,本应作为辅助工具的盲杖被折叠成短短一节,拿在手中。

  很难看出,楼林昊天是一个眼睛没有一丝光感的全盲人。

  在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有时为了赶时间,视障学生还会在校园里一阵小跑。

  他们对这里实在太熟悉了。因为看不见,从入学开始,视障学生便在脑海中构建“记忆地图”,多生活一天,就多一分印象。开营第一天,有学生站在学校广场的中心,伸直手臂对杨青风说:“从这里直走到头是草丛,越过草丛是篮球场。从草丛向右转的路上有一个下水道井盖,经过井盖,左前方就是学生宿舍。”

  在这里,使用盲杖才是稀罕事。成长营举办期间,一位视障学生敲着盲杖往返于宿舍和校门之间取外卖,被在教学楼前集合的营员们“听”个正着。有人小声说:“没想到还真有人在学校里用盲杖。”

  同样的技能可以应用在任何他们熟悉的空间。到了周五,楼林昊天会按照脑中的地图从学校出发,走进附近的地铁站,搭乘地铁回家;周日下午再原路返回。两年来,他从没出过差错。

  但楼林昊天和其他11位营员能做的,也就到此为止了。一旦走出校园或偏离常规路线,他们就失去了这种“奇特”的能力。

  造成这一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楼林昊天们不能熟练使用盲杖这一辅助工具。成长营的第一课,就从这里开始。

  相比于杨青风那根有不少划痕的盲杖,营员们手中的金属杆都是崭新的。“除了以前在盲校学习使用盲杖外,这将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拿盲杖出行。”音乐系大二学生李翔身高接近一米八,留着寸头,在队伍中很显眼。

  第一项“实战”是探索校园。排好队后,李翔主动做了领头的人。寻找盲道、穿越教学楼大厅、上下台阶……在熟悉的地方,李翔走得很轻松。时不时地,他会悄悄拉高手柄,提着盲杖行走。

  盲杖很轻,跟一本普通课本的重量差不多,但要拿起它,并不容易。“用上盲杖,就意味着别人知道我是盲人了。”探索结束后,李翔有些心虚地说,其他人重重地点头附和。

  8岁前,李翔都能看到世界的样子。十多年来,他一直还在消化“自己失明了”这个事实。同样后天失明的肖菱给出的理由更直接,“盲杖会影响我的形象。”清瘦的女孩皮肤很白,有一张小巧的鹅蛋脸,说这句话时她下意识地拨弄了一下自己柔顺的长发。即使眼睛没有光泽,肖菱依然称得上美丽。在她面前,再纤细的盲杖也显得很突兀。

  对盲杖抗拒的背后,是对视障身份的否定与逃避。这一点,杨青风很清楚。“你们为什么来参加成长营?”开营那天,他提问道。

  李翔是山西人,来北京上学后,他很想能自己回一次家;肖菱学针灸推拿专业,按学校要求大五在校外实习时需与搭档同时上下班,但她想要更自由的时间;楼林昊天的同学突发疾病住院,这让他想到如果有一天自己生了病,都无法独自去医院……

  “还为了自由地恋爱!”一位营员的答案引起哄堂大笑。这让杨青风想起了多年前自己的“相亲”,是被双方家长“关”在屋子里完成的。“他们说这样才安全。”说着说着他自己也笑了,“如果那间屋子有窗户,他们恐怕会全程观看我们约会了。”

  盲杖能带来选择,还能带来尊严。正如杨青风所说,实际需求和对自由的渴望最终战胜了顾虑与恐惧,让这群年轻人决定尝试拿起盲杖。

  不再藏

  杨青风第一次独立出行,是偷着溜出去的。

  他在盲校上学时,学校规定,学生出入学校,必须有家长接送。父亲还老早就帮他想好了未来的规划:在家生活,由家人照顾。

  成长营里的人都有类似经历。“外面很危险!”这是他们从父母那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大一学生戴彤倩去年曾报名“金盲杖”项目天津站的活动,接到入营通知后却遭到全家人反对,她的姥姥说:“你这样等于要了我的命!”

  按比例计算,在我国,每80个人中就有一名视障人士。但在实际生活中,除了偶尔出现在路边的针灸推拿店,人们很少能看到视障者的身影。或是出于家人的“好心”,或是出于自身的畏惧,大部分视障人士的一生,都是“藏”起来的。

  在盲校念中专时,杨青风住校。一个周五下午,特别想家的他拿起盲杖,混在家长和学生中间出了校门,从西向东穿越北京城回到了家。同为导师的王志华更冒险。在外地求学期间,一次放假时他有意避开来接他的人,提前离校,随后独自连夜坐火车回到河北老家。

  相比起来,罗文聪要谨慎得多。2016年,他的编程作品获了奖,为了从青岛出发到北京领奖,他做了一份极其周密的出行计划,具体到每一个空间和区域的转换,最终成功带回了奖杯。那一次后,他把盲杖昵称为自己的“宝贝”,“太好用了!”

  导师的故事讲得精彩,营员们却首先要习惯盲杖的存在。杨青风教的“两点法”很简单:迈右脚,盲杖移到身体左前方点地;迈左脚,盲杖移到身体右前方点地,如此往复。可刚开始,李翔的盲杖总是会“拐”到身体两侧,胡乱点上四五下,才能回到正道。李翔觉得,手持盲杖,自己好像反而不会走路了。

  开营第二天,营员们要从学校步行到接近3公里外的目的地。一走出校园,陈瑾就用左手紧紧抓住衣服的下摆,显得很紧张。一路上,她的膝盖微微弯曲,身体往前倾,屁股向后坐,完全没有了走在学校里的轻盈。“这是典型的不太会用盲杖的走路姿势。”随行的工作人员说。

  可陈瑾不敢扔了盲杖,这是她手臂的延伸,是她的“眼睛”。后来去商场完成任务时,她本想坐上行手扶电梯上楼,但错误地走到了下行电梯口。如果她直接迈步上前,很容易失去平衡摔倒在地。

  幸好拿在身前的盲杖帮了忙。杖尖试探到一级台阶后,立即被下行的力量推回。陈瑾随之倒退了一小步,她很快反应过来:自己找错了电梯。“好危险!”

  那一天,直到坐上回学校的公交车,陈瑾才松开了盲杖。志愿者接过盲杖后发现,厚厚的海绵手柄早被陈瑾的汗水湿透了。

  杨青风违规跑回家的事情把父母吓了一大跳,但自那以后,家中的“禁令”也逐渐松绑。因为能独立出行,2006年,大学主修针灸推拿专业的杨青风成为一加一残障人公益集团的记者;2008年北京残奥会,他是唯一的视障注册记者。那个夏天,靠着盲杖引路,杨青风进出于各个残奥会场,每天向后方发回现场采访报道。通过网络,他还向全国的视障听众直播游泳、足球等赛事情况。

  “我们可以是按摩师,也可以是记者,我们还可能是程序员、律师……”走出门的杨青风,获得了和健全人同样的可能性。

  但像杨青风这样的视障人士太少了。过去,在他工作的一加一集团声波残障社会服务中心,很多员工也不能自主出行。后来,招聘条件里特意加了一条:应聘者必须能独立上下班。

  十几年来,杨青风不记得自己用坏了多少根盲杖,去了多少地方。走得越多,他就越想让更多视障者能融入这个世界。2018年初,“金盲杖视障奇葩成长营”在南京首次开营。至今,已有包括有人公益基金会、博世中国等组织和企业主动给予赞助。来到北京,已是此项活动的第5站。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很乐意与“金盲杖”合作。此前为了鼓励视障学生融入社会,学院制定了加分等各种激励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这一次有“前辈”现身说法,学生们报名参加成长营的积极性显得很高。

  开营仪式结束后,杨青风掏出手机,一面用手指滑动屏幕,一面把耳朵贴近听筒。“联系人,浏览器,日历……”手指所到之处,智能手机的无障碍辅助功能快速读出屏幕上的图标。在语音引导下,杨青风熟练地“摸”入微信页面,发出一条语音信息,“您好,逗号,开营仪式很顺利,逗号,谢谢您,句号。”

  “如果上街就很‘怪’,那我们干的‘奇葩’事还多着呢。”王志华也扬了扬自己的手机。这个曾因参演电影《推拿》走过柏林电影节红毯的“视障圈名人”觉得,有科技助力,如今视障群体能做的事一点不比普通人少。

1 2 共2页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孙仕奇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中国农大扎根曲周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 热点人物

    张富清:英雄无言 坚守初心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吴磊献唱《我和我的祖国》在校庆祝建国70周年

    吴磊昨天参加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的庆祝建国70周年文艺演出晚会,和师哥师姐共同演唱《我和我的祖国》,少年清澈嘹亮的嗓音,带领大家一起感受对祖国的敬重与热爱。身穿简单西装,搭配利落的短发,清爽干净。

  • 曾轶可就机场事件道歉 经纪公司暂停其工作行程

    “我承认自己前两天言行失当,难以相信自己当时竟是如此情绪化。在这里我向所有人致歉,如果有机会我也愿意对当事警官当面说声对不起。对于自己这一行为造成的影响,我愿以个人最大能力承担后果。”10年前在“快乐女声”的舞台上备受争议,曾轶可一定没有想到,10年以后她会以另一种方式受到关注。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周鸿祎:国际间网络对抗呈加剧趋势

    “当前,网络安全已不再仅限于网络安全行业,从国际形势看,国与国之间的网络攻击和对抗有明显加剧的趋势。要应对这种日益复杂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需要构建行业生态。”19日,在第七届互联网安全大会媒体通气会上,360公司董事长兼CEO周鸿祎说。

  • 曲道奎:无创新不成长

    在全球最大的中转枢纽港——新加坡港,一位“灵活的巨人”顶着烈日在港口往来穿梭,各类集装箱被它搬运到指定点位,灵敏的感应系统让它的“身段”更加灵活。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