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老顽童”的社区实验-资讯 · 快评-中工网

人物

资讯 · 快评

“环保老顽童”的社区实验

10年时间,项目中止了,但践行环保的人越来越多了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于灵歌
2019-03-16 09:46:42

  柯文沣展示自己用废弃包装盒做的纸雕。 本报记者 于灵歌 摄

  形态各异的小人偶,展翅高飞的雄鹰,翩翩起舞的仕女…… 初见这些艺术感十足的纸雕作品,没有人能想到,它们都是用废弃的纸箱、旧报纸等“垃圾”制成的。70岁的福州老人柯文沣,是这些作品背后的“魔术师”。

  变废为宝,只是柯文沣“折腾”的诸多环保事件中的一例。为了让垃圾重生,自从10年前退休,柯文沣在自己居住的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果岭小区里,推行了垃圾换蔬菜、绿色种植等实验,他也因此成为有名的“环保老顽童”。

  出于多种原因,现在柯文沣的社区实验项目都中止了,这位已是古稀之年的“老顽童”也因此有过不少困惑。但困惑并没有拦住他推行环保的脚步,如今,他的“环保手工课”已有了不少“粉丝”。在他看来,每多一个“粉丝”,就多一个愿意为环保出力的人。

  “垃圾换蔬菜”

  在柯老家里,垃圾桶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装塑料的、装纸张的、装厨余的……大大小小5个垃圾桶排成一排。如此严格的垃圾分类,他已在自家践行了多年。

  柯文沣的这个习惯,是上世纪80年代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时养成的。当时,公司对员工的行为习惯有严格要求:不可乱扔废纸、做好垃圾分类……渐渐地,工作中的环保理念被柯文沣带回了家,从随手拧紧水龙头这些小事开始,家人也渐渐跟他有了一样的好习惯。那时候,每当看到柯文沣提着好几个分类的垃圾袋下楼,邻居总会笑他:“反正最后垃圾都是被倒在一起,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2009年,柯老所在的果岭小区成为福州市首批垃圾分类的试点小区,他立即申请成为了小区推行垃圾分类的志愿者。通过对小区居民的走访调查,志愿者发现,在生活垃圾的主要类别中,厨余垃圾等湿垃圾比重近60%。要实现资源化利用和减少末端的垃圾处置量,做到干湿分类,将“厨余果皮”等湿垃圾分拣出来专门投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鼓励社区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减少厨余垃圾,柯文沣想到与农场合作,用厨余垃圾沤制有机肥。于是,他联系了一位经营社区农业的农场主,在小区里开展“垃圾换蔬菜”的活动:居民向农场提供厨余垃圾,农场每周上门回收用于发酵有机肥,并送来有机肥种植的新鲜蔬菜。居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将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分开,用垃圾袋放好。

  “一个小小的动作就可以换得天然无污染的蔬菜,这让不少居民都很感兴趣。”柯老介绍说,半年时间,就有二三十户人家参与进来。

  遗憾的是,由于农场成本压力大,“垃圾换蔬菜”没能持续。但这个活动让许多社区居民第一次对垃圾分类有了深刻的印象。

  一米阳光

  眼见厨余垃圾沤肥的尝试在农场中止了,柯文沣决定自己研究厨余垃圾的处理方法。

  经过多次试验,柯老发现,“红糖发酵法”较为可行:只需将瓜果皮、剩饭剩菜集中在容器里,加入红糖,密闭发酵,大约半个月就能沤成有机肥。柯老拿出一罐以橙子皮为原料沤制的肥料,记者不仅没有闻到异味,还感受到淡淡的果香。

  在自家的阳台上,柯老开始把有机肥料用于家庭种植。一字排开的花盆里,除了长势喜人的花草,还有很多小菜苗。到了果蔬成熟的季节,绿油油的青菜、圆滚滚的小南瓜、红彤彤的番茄……柯老家2楼的阳台,变成了一座生机盎然的“菜园子”。时不时的,还有小区居民带孩子来参观,教他们识别植物和瓜果。

  见邻居们都喜欢,2013年起,柯文沣发起了“一米阳光 绿色家庭”计划。“只要阳光能照射到的地方,哪怕只有一平方米的阳台,都可以让厨余垃圾滋润绿色植蔬。”柯老的计划得到了物业公司的支持,公司专门开辟出一块50平方米的公共用地作为“一米阳光”的试验田。

  活动伊始,就有七八十户人家报名,通过抽签,最终有30户居民参与到首期耕种中来。大家约定,每户认领1平方米多的地块负责耕种,耕种中不用化肥、农药,而是使用厨余垃圾沤制的有机肥。就这样,由小区居民组成的绿色种植社团“乐耕社”成立了。

  经过两年时间,公共用地种出来的蔬菜终于可以食用了。“有机肥种植的蔬菜特别好吃,口感绵脆,还能满足一家三口的需求。”柯老说,最多时,社区有100户人家轮流体验绿色种植。柯文沣还将“一米阳光”绿色种植计划带到了福建省举行的海峡两岸科技交流活动上进行推广。

  因为一些社区纠纷,“乐耕社”的实践最终被叫停。但令柯老感到欣慰的是,有不少掌握了沤肥和有机种植技能的居民,还在家里继续环保实践。“直到现在,还有居民来向我请教具体的操作方法。”

  一个人的环保路

  两次社区环保实验都中止了,柯文沣并非没有困惑。

  柯文沣知道,有不少公益组织从事着与他相似的事业。“推动垃圾分类回收相关的项目运作、探索商业模式,往往需要专业团队才能完成。”但因为年纪大了精力有限,柯老一直犹豫着要不要成立团队。

  更大的困惑,来自小区居民的反馈。如今,果岭小区800户居民,有近一半都践行了垃圾分类的做法,但后端垃圾处理的流程没有改变,这让不少居民有挫败感。“大家看不到努力的效果。”一位小区居民表示。

  困惑没有挡住柯文沣的环保之路。注意到因快递产生的包装垃圾越来越多,喜欢动手的柯文沣开始用废弃的包装箱、空瓶等材料制作手工艺品。因为作品精美,柯老常常被邀请去参展、讲课。如今,他的日程表上排着不少环保手工课:从社区到学校,从孩童到大学生、中老年人,“变废为宝”的课堂赢得了不少“粉丝”。

  2017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同发布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在46个城市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福州市就是其中之一。

  柯文沣相信,改变会一点点发生。他回忆,上世纪90年代,上海的人民广场上放置了分类的铝合金垃圾桶,但没多久好几个垃圾桶就被人踢扁了。“如今,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路边的分类垃圾桶”。柯老表示,推动垃圾分类,一方面需要更新城市管理理念,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法律对个人形成有效的约束,让居民的源头分类责任落到实处。“我会继续用自己的行为唤醒大家的环保意识,形成环保的习惯。”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赵记兰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时代楷模

  • 热点人物

    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

  • 热点人物

    专家型工人李斌:站着是柱,横着是梁

  • 热点人物

    2018年度十佳“科苑名匠”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从足球小将到电竞大咖

    谁是中国最强的CS电竞选手?这个问题的答案几乎没有任何的争论,Alex(卞正伟)是当之无愧的中国CS第一人。

  • 热播电视剧《都挺好》引发观众热议 姚晨:幸好我没有这样一个父...

      近日,正在江苏卫视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引发观众热议,豆瓣8.4的评分以及破一的收视也让该剧有了爆款的潜质。剧中,重男轻女的家庭、夫妻情感、赡养老人等话题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这些生活化的故事和演绎也戳中了不少观众的“痛点”。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与总理面对面的返乡创业者:新农人 新梦想

    “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支持返乡入乡创业创新。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广袤乡村必将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返乡创业的内容,让身在吉林农村的蔡雪激动不已。

  • 杨国强委员:用信息化赋能建筑业

    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是建筑工人出身,最了解建筑工人的苦与累。如今,他创立的碧桂园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他希望从自己的企业做起,降低建筑工人劳动强度,用信息化与智能化赋能建筑业。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