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字典在尹秀梅家传了三代-资讯 · 快评-中工网

人物

资讯 · 快评

一本字典在尹秀梅家传了三代

2018-06-27 14:47:34

尹秀梅和牛永宁(后排右四、右五)同儿孙们在一起,全家14口人有3个博士、4个硕士。(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核心提示

  在抚顺市新抚区,88岁的尹秀梅远近闻名。她所在的大家庭三世同堂,人才辈出。儿子辈3个孩子都是大学生,而孙子辈更为了得,出了3个博士、4个硕士。相较于高学历的晚辈们,只读过4年书的尹秀梅并不落伍,且是大家庭的灵魂人物。她身上不断拼搏、敏而好学、勤俭善良的特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家庭的每个人,慢慢形成为“家风”, 整个大家庭和谐友爱,幸福祥和。

  抚顺市新抚区的尹秀梅家布置得简单温馨,特别抢眼的是置物架上摆放着“辽宁省最美家庭”、首届“最美新抚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等多个荣誉奖杯,书架上还有一摞摞大红的荣誉证书。

  这些荣誉,是对尹秀梅一家积极生活的最好诠释。

  见到尹秀梅时,她正在家里读报。年近九旬的她,耳不聋眼不花。家里订了《参考消息》《环球时报》《抚顺日报》《抚顺晚报》4份报纸,同时还有《共产党员》《老年之友》两本杂志。

  “活到老就得学到老,不读书看报,怎么了解国家大事?”尹秀梅说,自己和老伴不仅天天看报纸,每天晚上央视的新闻联播也都会准点收看,多年来已成为习惯。

  正是拥有这种读书看报的好习惯,尹秀梅和老伴保持了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与孩子们的交流无代沟、无障碍,全家人的幸福感同频共振。

  字典成了孩子们的最爱

  在他人眼中,尹秀梅家是“成功家庭”,因为儿孙们个个有出息。但在尹秀梅心中,这是靠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换来的,“结果还算好,过程很艰辛”。

  尹秀梅出生于1931年,祖籍山东,闯关东来到抚顺市。“我的父母没有文化,没有工作,靠摊煎饼为生。山东老家人多地少,迫于生计,父母来到抚顺。”回忆起当年的艰苦生活,尹秀梅很感慨:“当时我父亲做矿工,母亲干零活,帮人洗衣服、补袜子,勉强度日。”

  那种条件下,读书成了一种奢望,尹秀梅断断续续读了4年书。对于知识的渴望,令她学习成绩特别好,每次考试都是班级第一名。

  1949年,尹秀梅正好18岁,到抚顺市挖掘机厂当了学徒,开始了人生转折。“入厂之后,我连续三年被评为劳模,组织上送我去学习,回来后安排到抚顺团市委工作。”尹秀梅回忆,从那时开始,家里的“传家宝”出现了。

  尹秀梅所说的“传家宝”,是一本字典。“当时工作中经常要发通知、写总结,有些字叫不准,就靠查字典。一个字一个字记,慢慢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白天看,晚上学,字典成了案头必备。”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尹秀梅坦言,就是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自己。

  “经历过苦日子,之后有机会学习,有机会工作,怎么能不珍惜?”尹秀梅说,因为自己工作起来特别拼,也赢得了事业、家庭双丰收。

  老伴牛永宁眼中的尹秀梅聪明、上进、肯拼、能吃苦、善良……是女性中的佼佼者。 

  尹秀梅和牛永宁结婚后,二人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到他们的孩子出生时,尹秀梅已经有了初中文化。

  那个年代没有什么玩具,尹秀梅常常摆弄的字典,成了孩子们的最爱。“我工作了多少年,那本字典就跟了我多少年。3个孩子从小就爱捧着我的字典学字。”尹秀梅说。等孩子再有孩子时,他们仍然爱抱着字典翻看,给别的玩具都不要。那本字典就这样成了传家宝。

  前阵子,尹秀梅在上海工作的大孙女回来,还要找那本字典看,说那是宝贝,是自己儿时的回忆。

  孩子们从小爱看字典,传递的是一种爱读书、爱学习的信号。也许正是那本字典,对孩子们起到了启蒙作用,让尹秀梅的儿孙爱上了学习。

  尹秀梅坦言,如果不是自己爱整天捧着字典看,孩子们也不会捧起字典,继而捧起书本。现在孩子们都很有出息,或许跟从小爱看字典有关。

  一家人身上都刻着“拼”字

  “记忆中,父母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工作特别拼。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也是一样严格要求。我们全家人的身上都刻上了‘拼’字。”尹秀梅的女儿牛爱为这样说。

  这种拼劲,来源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说你们的姥姥、姥爷不识字,妈妈只读过4年书,现在有条件了,一定要好好学习。”尹秀梅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因此格外重视言传身教,鼓励孩子们要好好学习。

  “我们给孩子讲过‘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小儿子最淘气,不爱学习,我们给他讲‘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以激励孩子去刻苦读书。”牛永宁说,孩子们也将父母的努力看在眼里,学在心上,转化为学习的动力。3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学习成绩好。

  “我是先下乡,国家恢复高考后考上了大学。”已经退休的牛爱为回忆起当年的学习经历,感触颇深。当时家里地方小,我们姐弟三个挤在一张桌子上学习。但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姐弟三人比着学习,成绩一个赛一个。每当有孩子要考大学时,尹秀梅和牛永宁就一起鼓励孩子,帮孩子减压,让他们轻装上阵。最终,老大考上沈阳农业大学,老二考上大连铁道学院,老三考上北京工业学院。

  “我还记得老三高考前,光着膀子一边流汗一边学习的场景。”牛永宁说,老三知道妈妈通过学习改变了人生,他的姐姐哥哥也都考上了大学,他因此特别努力,最终考出了好成绩。

  或许因为“拼”字已深入一家人的骨髓,姐弟三人立业成家后,“拼”字精神又传给了下一代。牛爱为的女儿佟欣在工作8年之后,又考上研究生,现在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同时,佟欣也找到了同样拼搏的伴侣,丈夫是一名博士。尹秀梅的大孙女牛春晓,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在上海工作,她的丈夫也是一名博士。尹秀梅的小儿子牛计为毕业工作几年后,辞职到新加坡发展,将生意越做越大,孙女牛津婵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孙子牛津辰在读初中。 

  目前尹秀梅一家14口人,有3个博士、4个硕士,而她自己,成了学历最低的人。不过这个学历最低的人,依然是家里的主心骨,受到全家人的尊敬和爱戴。

1 2 3 共3页

来源:辽宁日报
编辑:葛文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冻龄”老将盘点

    哥伦比亚门将蒙德拉贡,在埃尔哈达里出现在世界杯赛场后,让出了世界杯最老出场球员的殊荣。当年43岁零3天的蒙德拉贡在2014年世界杯哥伦比亚队对日本队的比赛中替补登场,贡献了一次精彩的扑救,力保球门不失。

  • 李易峰:“最想饰演变态杀手” (图)

      为了拍摄《动物世界》,李易峰推掉了很多商演、广告的拍摄,这一年的曝光度也大大降低,这样的牺牲的确需要冒着不小的风险。但在李易峰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张春贵:做一名幸福的创业者

    2010年,张春贵到某个工地帮忙,当时该工程正在进行外墙饰面的施工。他发现,市内工程外墙乳胶漆都是外地购入,成本高而且不易保管,很容易造成大浪费。了解到这一情况,他灵光一闪:生产外墙乳胶漆!想到就去做,安顿好家里的工作,他立即动身前往哈尔滨考察。开办乳胶漆厂并不容易,张春贵没有被眼前的困难下倒,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研制出适合北方使用的乳胶漆配方!

  • 刘长安:订单扶贫,让小土豆变成“黄金豆”(图)

      近日,北京凯达恒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达恒业”)董事长刘长安又一次来到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他通过订单扶贫,他带领周边农户种植马铃薯3万亩,每户平均增收5000元到9000元,其中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1000户。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