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兆联:小笔头,大工匠-资讯 · 快评-中工网

人物

资讯 · 快评

金兆联:小笔头,大工匠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伟 工人日报-中工网通讯员 李晓斌
2018-06-19 07:57:29

  【劳模故事】

让“圆珠笔中国制造”以低成本高质量的方式走向世界——  

金兆联:小笔头,大工匠

  

  “我想到60岁退休后好好放松一下,出去转转,到南极去看看。”49岁的金兆联,和小小的圆珠笔笔头打交道已经30年,虽然嘴上说着退休后的事,却一刻也放不下手中的活儿。在去极地之前,他还要在创新的路上,将“笔头”事业做到极致!

  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一个网络导航都不好找的小村庄里,金兆联30年如一日,默默地实践着自己的“中国梦”——让“圆珠笔中国制造”以低成本高质量的方式走向世界。一系列创新成果,让金兆联荣获2018年江苏省十佳文明职工、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去年底被推荐为全国轻工行业“大国工匠”人选。当年,面对泱泱大国仍需进口圆珠笔不锈钢材料的质疑,金兆联用新设备新工艺生产出物美价廉的黄铜笔头,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带着理想踏上创业路

  1989年,职业高中毕业的金兆联被老家村办厂录用,那是上海丰华圆珠笔厂的联营厂。没多久,厂长看到金兆联喜欢钻研,便安排他去上海培训,从此正式跨入制笔行业。

  在上海做学徒的两年中,金兆联拜一位八级工为师,跟着学单机制作笔头工艺和机械维修等技术。当年的制笔业,还没有系统的技术资料和参数可阅读,全凭口传手授,关键技术的操作方式只能靠自己慢慢体会。金兆联白天在车间做工,晚上做笔记,从学习和操作的点滴过程中寻找规律,形成自己的文字心得。因为细心和用功,金兆联很快就成了技术熟练工。培训结束回到村办厂后,他便担任了生产车间的技术指导。

  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因为乡镇企业改制,1993年,金兆联离开了村办厂,到浙江义乌一家制笔厂做技术指导。义乌是我国最大的圆珠笔生产商聚集地,金兆联在那里工作了1年,一方面做指导,一方面继续向行家学习,很快便掌握了圆珠笔制造的各道工艺和设备配置调试技术,并对制笔业的生产及市场运行趋势做了大量调查分析,形成了自己的判断。

  1994年,怀揣着把圆珠笔做得更好的理想,25岁的金兆联毅然放弃浙江制笔厂的高薪聘请,决定回家乡创业。白手起家的他,向村里租赁厂房,向亲友借款,创办了一个制笔零件厂,主要生产普通的圆珠笔头。

  然而,金兆联意识到,老产品、老工艺很快就会被淘汰,从1998年起,他利用创业积累的资金,开始对圆珠笔的笔头制造工艺进行改进,同时研究、革新配套圆珠笔书写的油墨。

  “笔头做不好,这辈子不甘心”

  笔头的精度决定圆珠笔的质量,而笔头球座体的制造关键是边缘收口问题。黄铜笔头是中国制笔行业中的传统款式,有60多年的生产历史,但制造工艺却一直没有更改。缺乏工艺标准,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产量也不大,落后于国际同行业水平。

  “差一点的收口机,只要几千元1台,而好的进口设备,单台价格接近400万元。”当时,国内黄铜笔头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而同时,高质量的收口机却要从国外进口,这个瓶颈让金兆联耿耿于怀。怎样自主研发一台物美价廉的收口机?金兆联开始了他的探索研发之旅。

  “第一次,花了40万元‘私房钱’,搞了两年多时间,但没有成功。”金兆联的所谓“私房钱”,是他给别的企业当顾问的报酬。

  “不搞收口机研发,就靠卖墨水、可擦笔和笔芯,日子过得也不错。”几十万元打了水漂,妻子当然会心疼埋怨。但金兆联不死心:“笔头做不好,这辈子不甘心!”

  于是,金兆联让妻子组织员工生产常规产品,自己一头扎进了工作室,关起门来独自搞试验。由于缺少技术资料及参考数据,他一个人单机操作,一会儿开机运转,一会儿测试,下料、做笔尖、打造型、配油墨、测试等工序流程反反复复,一天内要做几千次。“那个时候,一天要抽4包烟,有时想起睡觉时,已经是凌晨4点多了。”金兆联回忆道。

  好不容易设计出一种收口机,加工质量不错,但金兆联发现,不能形成量产。还是不行,重来!

  历时10年,经过数以万次的试验,金兆联终于找到了我国传统圆珠笔笔头制造工艺落后的症结点,研发出解决疑难的关键设备。2016年,他自制出圆珠笔笔头加工专用设备和收口机,并于去年申报了发明专利。行业专家评价,这套设备的技术水准达到了国内顶尖水平。中国制笔检测中心认定,该套设备生产出的笔头,抗腐蚀性、出墨量、顶出力、凸珠高度等均领先于中国行业标准,有几项已接近或超过国际标准。

1 2 共2页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蔺凯伊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 热点人物

    奋斗·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22岁戈洛文一战惊天下

    虽然国际足联技术专家组赛后将俄罗斯打入两球的替补左前卫切里舍夫评为全场最佳,但全场表现大放异彩的戈洛文无疑是东道主取得大胜真正的头号英雄,切里舍夫胜在第二个精彩的外脚背世界波,但论综合表现和对球队的贡献,戈洛文才是胜出的那位。

  • 走向神坛的C罗

    6月15日,葡萄牙队球员克·罗纳尔多(左)在比赛中庆祝进球。如同逐日的夸父、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英雄永远不因为悲剧的剧情而被遗忘,反而更熠熠生辉。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工会把我‘赶’上网”

    5月底,距湖南株洲芦淞区总工会举办的首期服饰电商培训班过去9个多月,该区淞南市场联合工会主席刘英明在淞南市场进行了一场回访。

  • 一场劳模与瓜果的“甜蜜”之约

    6月10日上午,全国劳动模范陈多田双手各拿一个甜瓜向周围的游客推介。看到有意向的买瓜者,他立刻凑上前去,一个个帮着仔细地挑选。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