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25年累计修墓上千座 曾花三天为海外华侨寻墓-资讯 · 快评-中工网

人物

资讯 · 快评

男子25年累计修墓上千座 曾花三天为海外华侨寻墓

2018-04-07 17:45:55

  守墓多年见证世间百态

  1961年出生的王建生如今已年近花甲。高中毕业后,由于母亲要上班补贴家用,他便一直在家照顾卧病在床的老父亲。1993年,在父亲的推荐下,王建生来到八宝山人民公墓当起了守墓人,这一守就是25年。

  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这份职业,王建生很坦率:“当时我父亲说这里有活干,他问我害不害怕。我就说不害怕,都已经烧成灰了还怕啥。”那时候的王建生一门心思想着照顾父亲,也没想着干别的,既然有机会出门做工,“干就干呗!”

  王建生父亲原来是民政局的一位干事,2002年去世。母亲原来在民政局下属的假肢厂工作,如今退休在家。二老都是民政人,自己又在八宝山一干这么多年,“可以说是继承家族传统了。”王建生笑着挠了挠头,有些腼腆,但能让人感受到他骨子里的那份骄傲。

  由于殡葬工作的特殊性,人们只在遇事的时候接触到,加上中国文化中对死亡的畏惧和忌讳,让这个行业长期以来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要说这层面纱的颜色,那必定是暗色的。王建生并不介意别人的看法,家人也一如既往地支持着他。王建生说,做民政就是做菩萨事业,一点也不后悔。当说到“菩萨事业”这四个字,他还特地加重了语气。

  八宝山,相比偌大的北京城,只是微小的一隅,但王建生却在这里见识到了什么叫世间百态。形形色色的人,什么样的都有。有年年来祭扫的孝儿孝女,也有无人祭扫的清冷孤坟,还有因遗产分配不均直接在逝者坟头拼得你死我活。“别人的事情我们管不着,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对得起逝者,对得起家人,问心无愧。”

  不到清明,除了来办事的,基本没人会来园子里闲逛。守墓是一份十分孤独的职业,整日与不言不语的逝者为伍,与生硬冰凉的墓碑石块为伴。王建生似乎习惯了这份孤独,话不多,与外界交流甚少。北京青年报记者提出想添加王建生的微信,但他并不知道该如何操作,直接把手机递了过来。添加好友后,北青报记者扫了一眼他手机微信的界面,竟一目了然,根本不需要上翻或者下滑,只有一个家庭群,妻子、儿子的聊天页以及偶尔说话的一两个好友。他也没有开通朋友圈。他说自己不太会用,也不上网,手机基本上就拿来打电话。

王建生25年中累计修葺上千座墓碑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王建生平日里并没有太多时间与家人交流。儿子已经22岁,在一家汽车4S店上班,下班时间比王建生还晚,因此他每天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儿子做饭。爱人在昌平的一家生产早孕试纸的工厂做工,每周六回家一趟,忙的时候两周才能见一次面。一家三口只在周末的时候能坐下来一起吃顿饭,唠唠家长里短。每个月能休息两天,王建生还会坐三个小时的公交车赶去昌平看望82岁的老母亲。幸而母亲身体安康。能经常陪伴他的,是一只唤作“贝儿”的小鸟,装在鸟笼里。这是他一年前从西城搬到门头沟后别人送给他的。至于鸟儿的品种,他也不清楚。

  25年间修缮墓碑上千座

  似乎只有在埋头工作的时候,王建生最能排解这份孤独。清静的墓园里,这些年他干得最多的事情就是修墓。有的墓碑时间长了,经过日晒雨淋,墓体与地表接壤的位置就开裂了。王建生说,如果不把边缘开裂的部分给补上,一下雨,水渗到墓穴里面去,骨灰就会受潮。走在墓园里,可以看到许多被修过的墓碑。王建生指着这些劳动成果给北青报记者看,它们都是王建生和其他12名墓工师傅自发免费给修补的。

  在墓园里穿行,他总是习惯性地检查墓体,目光时不时往两边的墓碑扫去。正说着,眼尖的王建生在成甲区又发现了一个开裂的墓体,看碑上刻着的生卒年,这块墓已经有12年的历史了。缝隙沿着墓体底部的四周,已经裂出了大约一厘米宽。

  不过由于清明期间要集中力量服务祭扫群众,墓园内的多项业务也会暂停,包括修墓。如果发现墓碑破损,家属可先到业务厅登记,等清明过后再统一修缮。可看着眼前的墓碑损坏比较严重,担心清明下雨,王建生执意要挤着吃饭的时间,把这座墓的缝隙给补上。

  说着他便回库房取修墓的工具。穿过几片墓区,紧挨着公墓服务厅的西侧,有一处一人高的小矮房,这里就是王建生的工具间。6平方米左右的空间内,榔头、铁锹等物品分散在各处,门口有一袋开了口的水泥,地上散落着一些泥灰。在最里头的角落,王建生拿出了自己一整套的工具。这些装在泥桶里的铁家伙,每一个都有各自的用处。

  “这个是镏子,溜边用的。这个是橡皮锤子,铺砖用的。这个是铁锤和錾子,刨水泥用的。”还有水泥抹子、铁锹、大铲,王建生挨个向北青报记者展示自己手中的这些家伙。榔头的木柄已经被磨得光滑发亮,看起来已经跟了他很多年。水泥抹子的铁片上还沾着些许泥灰,似乎刚刚被使用过。

  从水泥袋里铲了几铲水泥,又到旁边的水槽里接了一些水,他捧着那把家伙什儿又回到了那座墓碑前。王建生利索地拿起水泥抹子,在泥桶里来回搅拌,三两下就把水和灰搅和均匀了。王建生说,拌水泥也有讲究,水泥灰不用放太多,不然容易浪费。水不能加过头,也不能太少,不然水泥会很稀或者很黏稠,否则就沾不上了。对于水泥的用量和黏稠度,他总是能根据墓碑的大小掌握得恰到好处。

  王建生弓着身蹲在墓碑旁边,鼓起腮帮,奋力吹掉了散落在墓体边缘的树叶。再用抹子的尖头铲起一小坨水泥,慢慢地往缝隙里填进去,直到完全填住缝隙。不到5分钟,这块一米见方的墓碑四周都已经被填好了。墓碑外侧的土地上竟没掉下任何一滴多余的水泥。随后,他又拿起那把细长的水泥镏子,把新填上的水泥边慢慢地溜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新的水泥将墓碑和地基牢牢接合,留下一圈完美的线条。剩下的,就等着水泥自然风干了。

  像这样的工作,除了清明节,王建生平日里每天都要进行,多的时候一天得修20余个。他说,这也算是给逝者一个交代。不过,也有一些墓碑因为地基下沉,整个墓体发生了偏移,好像无人打理。“这种情况我们不会轻易乱动,毕竟是墓体整体性地移动,一定要通过家属。业务科会对墓碑进行登记,通知逝者家属前来,我们才敢给人修。”

  当被问及这么多年修了多少个墓碑,王建生抬起头看了看天,眉头一皱,似乎是在计算,但旋即又摇了摇头:“还真没仔细数过,旧的墓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缝隙,修补过的可能还会再裂开,重复来重复去。这25年,少说得修了上千个吧。”

  本版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1 2 共2页

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葛文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钟扬: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 热点人物

    讲述匠人故事 传承匠心力量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