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李团长”的隧道人生(图)
//www.workercn.cn2016-12-09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李鸿在现场检测安装盾构机。罗毅 摄

  一身西装的李鸿站在领奖台上,由于工作原因,这是他为数不多的几次正装出席。昨天,他作为获奖者,接过“中华技能大奖”的荣誉奖章。

  看过电视剧《亮剑》的人,对李云龙这个角色不会陌生。在隧道股份上海隧道班组成员的眼中,率领一个兵团,与战友们出生入死的“李团长”,与李鸿有几分神似。

  操作盾构机冲破“黑暗”

  地上和地下,完全是两个世界:前方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头上顶着渗水的水泥穹顶,脚下踏过的是沼泽般的泥浆地……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李鸿握着手中的方向盘,操控着重达几千吨、直径十几米长的巨型盾构机,带领十几号兄弟,义无反顾向着茫茫黑暗中的“未知”推进。

  17年前,时任施工队长的李鸿接到了一通急电。地铁2号线人民广场换乘站在叠交穿越地铁1号线的过程中,前方土体突然下陷了10公分。地铁1号线和地铁2号线两根隧道间的间隔仅有1.27米,下陷10公分意味着会形成一个坡角,随着盾构机的纵深推进,下陷只会越来越深。要知道,这是上海地铁历史上的第一次穿越,眼前的状况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下一步该怎么做,没人拿得定主意。

  地下施工是一项高风险作业,上海的地质属于含水软土地层,要想在这样的软土底层中开挖隧道,就好比在豆腐中打洞。“一旦操作不当导致塌方,地铁没了,兄弟们也没了。”李鸿明白这其中的危险性,他要做的是决策,盾构机应该继续向前推进还是停下。

  现场,李鸿突然感到一阵头痛,这是由于一下子承载了太多压力,神经紧张所致。而这般令人感到眩晕的头痛在日后的岁月里,竟成了李鸿的常见病。

  李鸿和团队在地下反复研究,测算数据。不知不觉地,橘红色的安全帽上滚落了一行行水珠,防水制服外裹满了泥浆,唯有一双眼睛依旧保持着明亮。整整12小时,李鸿终于找出了导致下陷的原因。“一方面考虑到两条隧道要叠交,地铁1号线的加固做得较为厚重了些;另一方面,盾构机在推进的过程中速度过快。”

  寻得症结,“李团长”重新坐进了盾构机。他一一手动输入指令:刀盘转速是多少、推进速度是多少、控制的坡度是多少……待到启动的那一刻,李鸿一回头,这位刚毅的男儿竟鼻子一酸,盾构机体内,所有的班组成员一个不落。“团长,快出发吧,我们相信你。”

  7天后,盾构机冲破黑暗,为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