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李兵:“火箭升空”背后的“神枪手”
//www.workercn.cn2016-10-16来源: 四川日报
分享到:更多

“火箭升空”背后的“神枪手”

  李兵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长征机械厂特级技师

  特殊贡献

  国内航天运载火箭箱体部段焊接领域唯一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在焊接变形控制技术较形方法上拥有4项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家在该项技术领域上的空白。先后荣获“中国航天基金奖”“航天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首届“四川杰出人才奖”等荣誉称号。

  人物风采

  发射窗口期已定,火箭交付时间在即,火箭的一个箱体却在X光排查中查出缺陷,所有人的目光聚集在一个人身上——李兵,长征机械厂特级技师。某种程度上说,火箭能否顺利升空,系于“神枪手”的惊心一焊。

  整个补焊的过程只有大约一分钟。这是李兵职业生涯中最难以忘记的一分钟:

  没有过多时间准备——火箭发射的窗口期已定,轻易不能更改,国家将对火箭升空进行电视直播,全世界都在关注;

  没有太多机会尝试——补焊的机会最多只有两次,如果两次不成功的话,整个价值几百万元的箱体就要报废。

  在正式操作补焊前,李兵花了一整天时间把所有的相关技术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尽管这些知识他早已经滚瓜烂熟,“我背负了全厂人的期待,容不得一丁点闪失。”最终,李兵精准地将缺陷一次排除,为火箭发射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动人心魄的一幕,出现在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前夕。神舟五号飞船,是我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而在李兵35年的职业生涯里,这样的关键时刻不止一次,他用自己的独门绝技为国家挽回和节约了研制经费近亿元。

  35年前,李兵19岁。这一年,他成为一名“航二代”,进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长征机械厂工作。在服务岗位干了半年后,他主动申请调往生产一线,成为一名焊接学徒,从此与国家的航空事业结下不解之缘。

  长征运载火箭是一个系统工程,由无数个零部组件总装而成,箱体部段是其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负责将燃料输送到发动机,因而不能出现一丝漏缝。最小的箱体,箱体壁的厚度只有1毫米,要在这么薄的地方进行焊接,难度可想而知。

  35年间,李兵完成的运载型号各类箱体部段超过500个,从未出现过人为责任差错,产品质量接近零缺陷,成为焊接专业领域的“焊接大师”。

  好技术是练出来的。当学徒时,李兵很拼:吃饭时,拿着筷子练送焊丝;喝水时,端着盛满水的杯子练稳定;休息时,拖着砖块练耐力……在同事的印象中,基本上每隔十年李兵就会因工作需要换到新的岗位上,无论哪个工种,他总能在非常短的时间里,把自己从“菜鸟”训练成“大师”。

  在李兵看来,35年如一日的焊接工作并不枯燥,因为心中存有信念。从“李兵特种熔融焊接技能大师工作室”出来,走在通往工作车间的路上,抬头就能看见车间大门上贴着的八个红色大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八个字,李兵每天都会看上一眼,记在心里。

  精彩对话

  先学做人 再学技术

  记者:35年时间,您一直在长征机械厂工作,坚守在焊接一线,没想过离开吗?

  李兵:没有。曾经有一家沿海的精密仪器制造厂商高薪聘请我,我没有动心。长征机械厂培养了我,我想用自己的本领回馈它。在这里工作,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尽一份力,我感到很自豪。

  记者:听说您带出了10多位学徒。您带学徒的风格是怎样的?

  李兵:上了年纪后,我的视力不是很好,现在的主要精力就用在技术提升和人才培育上。

  我教徒弟跟别人有些不太一样。我首先教他们做人,其次是对集体的认同感,最后才是技术。在我看来,只有会做人、对集体有认同感的人,学好技术本领后,才会把这些本领更多运用到国家需要的地方。

  记者:您工作室的书柜里,摆了很多理论方面的资料和刊物。您很注重理论知识吗?

  李兵:是的。我师傅的师傅,是中国最早一批航天领域的焊接工人,他特别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这个作风一直传到了我这里,我也会继续传给徒弟们。要学会焊接不难,但要学精、能够解决问题,就不容易,这时候大量积累的理论知识能派上大用场。

  记者:在您的职业生涯里,获得过不少重量级的发明专利。这有什么诀窍?

  李兵:一定要喜欢钻研,善于思考,有时候还要用上反向思维的方法。(本报记者 蒋君芳)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