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陈正伟:让海事旗帜在南极飘扬(图)
//www.workercn.cn2016-05-02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图为陈正伟在“2015年感动交通年度人物”视频报告会上发言。中工网记者葛文琦摄

    让海事精神在南极闪光——在“2015年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视频

报告上的发言

  陈正伟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是陈正伟,来自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海事测绘中心。

  有幸成为感动交通的人物,此时此刻,我最想表达的心愿只有两个字:感恩!感恩所处的伟大时代和交通运输事业,感恩我的同事和团队,感恩我的父母和我的妻子……荣誉应该属于他们!还要特别真诚地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和点赞海事事业的朋友们!

  在我看来,真正感动交通的力量,是航保测绘人走向深海的坚定步伐,是航保人对海洋强国的坚定决心,是海事人实践国家战略的坚定意志。

  南海巡航、南印度洋失联客机搜寻、北极航道航行指南的出版、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航路保障措施的陆续推出,交通人的服务范围拓展到祖国需要的每一片水域。南极航海保障任务,更是交通人主动对接极地科考需求、主动全面履职的具体体现。

  2014年10月至2015年4 月,我和队友随“雪龙号”参加了中国第31次南极科考,完成280 公里的测线和南极新站附近海域12平方公里的测绘任务,绘制出第一份1 ∶5000的南极大比例尺海图,标绘了南极第一块锚地。

  在南极科考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中,测绘项目、测绘区域和有效时间,都是未知的挑战。在南极难言岛一周的勘察工作中,没有人工设施,物资供应紧缺,为了节约淡水,所有队员不能洗漱,还要克服极昼带来的种种生理和心理影响。从接到任务的一开始,我们就争分夺秒,每天都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以上。

  极地水上测绘作业环境十分恶劣,无人测量艇又是第一次在南极水域投入使用,获得更为精准的数据,必须对多波束外围设备进行调试,留给我们只有4 天时间。“决不能留着遗憾回去!”我和队友裴宁钻入宽3 米,长8 米的无人测量艇,猫在狭窄的设备舱里,对几十根数据线一根线一根线地排查,对上百个设备参数一个一个地调试。小艇的颠簸起伏,胃里的翻江倒海,低温的不适,连续3天,除了晚上回到“雪龙”号休整外,一刻也没停下调试工作。第四天凌晨,设备调试成功,顾不上休息,又连续46小时不间断测绘作业。新站锚地比原漂航位置近了3 海里。这意味着“雪龙”号科考船锚泊更安全,后期新站建站物资卸运更便利。当“雪龙号”在我们测量的锚地水域抛下历史性一锚,我们所有的苦与累都凝固成了永远的成就和喜悦!在澳大利亚霍巴特,习近平总书记登船慰问全体科考队员,更使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关怀而倍受鼓舞。

  行业的使命、团队的拼搏、个人的坚守、组织的温暖,铸就了感动的力量。与其说是我们感动了交通,毋宁说是交通事业成就了我们!谢谢大家!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