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军士长李鹏夫妇坚守“夫妻哨”:只要在一起,啥都不叫苦-时代骄子-中工网

人物

时代骄子

四级军士长李鹏夫妇坚守“夫妻哨”:只要在一起,啥都不叫苦

2019-08-13 13:51:20

  前些日子,第81集团军某旅四级军士长李鹏迎来自己32岁生日。虽然那盒托战友从山下买来的蛋糕,早已被十里山路颠成了渣,但他心头仍洋溢着幸福感,因为有妻子李明明一直陪伴着他。

  这样的陪伴,始于2017年的仲夏——

  那年,旅队新调整组建。一天,李鹏接到老科长罗彬月打来的电话:“李班长,我代表组织征求你的意见。有一处国防工程转隶到咱旅,考虑到你专业对口,想派你去担负值守任务。不过你要有思想准备,那里条件比较……”没等老科长说完,李鹏就一口答应了下来。“如果家属愿意,可以一起搬过去,至少还能有个伴儿。”罗彬月补充道。

  当李鹏从驻地县城辗转近3个小时,终于来到这个地处深山的国防工程所在地后,他才明白老科长的意思:这里没水没电没手机信号,方圆3公里荒无人烟,眼前只有两间破败的砖瓦房……

  “李班长,你一个人待在这里,辛苦了!”代表组织送李鹏进山的罗彬月对李鹏说。

  “这是我媳妇的电话,下山后帮我问问她,看她愿不愿来……”罗彬月将要下山时,李鹏犹豫再三,终于支支吾吾地开了口,“对了,一定要把真实情况告诉她!”

  李鹏能够猜到,妻子一定会来。果然,度日如年的第6天,一辆越野车吃力地爬上山——副驾驶位置上,是他的妻子李明明,她刚把开在县城的小饭馆盘了出去,抱着一床铺盖卷就来了。越野车后备箱里,装着部队精心准备的补给品,还有一台发电机、两大包用来净水的明矾块。

  自此,李鹏夫妻二人在这座距离县城60公里的深山中,过起了“原始”生活。

  做饭,用的是柴油炉,无论荤素咸淡,总有一股怪味;吃水,喝的是深山溪水,平时还好,一下雨溪水中直翻泥浆;睡觉,住的是三尺砖床,山里湿气很重,赶上雨季被子能挤出水来……在大城市里长大的李明明开玩笑地说:“没想到我嫁给了个野人。”

  看着媳妇所受的委屈,李鹏心里时常内疚。2017年12月的一天夜里,李明明突然发起高烧,这可急坏了李鹏,硬要背起媳妇下山。奈何盘山的碎石路像一只“拦路虎”,扯着他的脚后跟直打绊子。这个从军十几年的硬汉破天荒地哭了:“媳妇,真是苦了你!”没想到李明明却反过来安慰他:“只要咱俩在一起,啥都不叫苦。”

  “在一起”是李鹏夫妻二人守山生活的真实写照:每天清晨起床,两人一同把10余公里的国防工程从头到尾巡查一遍;晌午,趁着阳光能照进山谷,他们争分夺秒地打开风机,为地下坑道除霉除湿;下午,李明明开始洗洗涮涮,李鹏则只身进山,对国防工程的附属设施进行维护检修;月明星稀,一把缺了几个孔的口琴,陪伴夫妻俩战胜孤独。

  今年年初,大雪封山,李鹏下不去,车也上不来。那一个多星期里,夫妻俩硬是靠着喝雪水、吃罐头,才挺了过来。当被大雪藏起的山路终于又露了头,来送补给的旅领导拍着李鹏的肩:“要不以后定期找人轮换?”李鹏还没说话,李明明就先开了腔:“领导,不用,我俩这都习惯了。他前些日子还说,要当大山里的王继才呢!”

  那天,李鹏夫妻俩跟着补给车回到营区。当天下午,旅队专门为他俩召开表彰大会。自此,战友们才知道,原来山的那边还有一个“开山岛”,哨所里头还住着一对“王继才”和“王仕花”。

  “虽然苦一点,但是我们会继续守下去。因为哨所就是我俩的家,守好哨位就是守护家!”表彰大会上,李鹏面向军旗庄严地敬军礼。没等吃晚饭,夫妻俩又匆匆赶回那座深山……(邹贝  焦晓晨  特约 赵丹锋)

来源:解放军报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6年交付721列车...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为祖国献石油 生命...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独脚追梦者的赤子心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皮划艇世界冠军参与台风救援!网友:学以致用的最高境界

    近日,台风“利奇马”给浙江沿海城市带来严重内涝。各方救援力量中,有人发现了皮划艇世界冠军许亚萍的身影,她和救援团队在临海驾驶着冲锋舟,抢救转移了三十余位受灾群众。

  • 对话两代体育人:摔跤场上,见证成长

    摔跤是奥林匹克运动最古老的项目之一,但女子摔跤在2004年才首次亮相奥运会赛场。那时,19岁的北京女孩王旭站上女子72公斤级半决赛的赛场,面对强大的对手,年轻的王旭毫不畏惧,最终在决赛中收获金牌。这也是中国摔跤历史上的首枚奥运会金牌。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肯尼亚华商卓武:在非洲拥抱中国机遇

    从初出象牙塔奔赴肯尼亚工作的年轻人,到如今深耕中非国际贸易的企业家,卓武已经和非洲结缘20多年了。体验过成功和失败,经历过摸索和尝试,卓武将自己的创业故事向本报记者娓娓道来。

  • 缪敏:不服输的“拼命三娘”

    “在我们村,女娃儿一般上学上到能干活就不上了,我们家是当时村里唯一的例外。”1974年,缪敏出生于重庆市北碚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与别家不同的是,她家三兄妹都读到了毕业。经过3年师范学习,缪敏成了一名教师,回到村小任教。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