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 66%是“80后”-时代骄子-中工网

人物

时代骄子

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 66%是“80后”

2017-12-25 14:58:50

  放飞北斗的“八零后”

  编者的话

  随着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一箭双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启全球组网的新航程。

  沙场,引领三军列阵米秒不差;南海,俯瞰海域岛礁守护渔民;灾区,及时送出讯息字字千金……遥望星空,北斗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一张耀眼“国家名片”;这张名片后面,我们看到了一群生机勃勃的“80后”:这群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仅36岁,66%是“80后”,多数都经历了数次北斗导航研制和发射任务,成长为团队的中坚力量;其中更有30%的“85后”,作为新生力量,在急难险重任务来临时,次次冲在前面。

  他们是新一代“北斗人”,放飞“北斗”,也放飞了他们的青春和激情。

  与君初相识 犹如故人归

  他们,进入航天领域最长的近10年,最短的6年多,共有一个称号即“北斗人”

  并不算大的办公室,方方正正的格子间,不时传来的键盘敲击声……初见朱位时,他正坐在工位上,盯着屏幕,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他专注的脸上。若不是屏幕上随着他鼠标点击来回翻转的卫星结构三维图,很难想象,那正于太空翱翔、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粉丝”的北斗卫星的雏形,竟是来自这个和普通白领办公室别无二致的小小格子间。

  “卫星的物理部分,根据需求确定哪种平台、规划整体布局以及实施流程的设计,都是我们岗位的职责所在。”作为北斗三号卫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刚刚三十出头的朱位,有着和年龄不太相符的淡定从容。

  谈及这份在很多人眼中“高大上”的工作,朱位说,这更像是一种对“新生儿”的孕育和陪伴——看着卫星的模样在屏幕中一点点生成、完善;陪着它经历热试验、力学试验等一系列“挑战”;再到最后,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看着它搭乘火箭穿过苍穹,时刻不离。

  设计完成后的卫星将进入总体装配环节后,由星船总体装配中级技师徐微微所在的岗位接棒。

  1987年出生的徐微微是个身材苗条的北京姑娘,很难想象她的工作内容是给卫星铺电缆、焊电线、安设备……在“十万级净化”的总装测试大厅里,穿着防静电服、戴着工作帽,她常常是猫着腰一干就是一个多小时。

  在电测间里,电测指挥朱琳和闫旭正在忙碌。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在成排的电脑和电缆之间,他们紧盯着屏幕,发指令、判读数据、实时监控卫星状态……电测,是北斗卫星发射前的最后一环。

  “就好比电视机组装完之后,怎么知道它的性能是好的?就要过个电看一下,看看是否能接收到节目、画面清不清晰。”闫旭打了个比方。

  但实际上,卫星的测试要比普通产品复杂得多。以北斗卫星为例,上万条指令和上万个参数都需要覆盖测试,况且为了暴露设备的制造错误和生产缺陷,还要经历常规环境和试验环境——从去年北斗三号的首发两颗星开始电测直到发射,整星电测上千小时,这对于长期在轨任务卫星来说也算长的。

  综合计划调度陈昊和朱位年龄一样大,他的工作既包括人手的调度,也包括设备资源的调配。他像北斗卫星的“管家”,但这个管家不好当,“就是逼着自己掌握进度,还要保证质量,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

  都说调度的情商、智商要高,但陈昊却自嘲说主要是得“脸皮厚”——同事们最“烦”的便是接到调度的电话,因为那很可能意味着晚上又要加班。“下班后、节假日,我都干过把人‘抓’过来加班的事儿。”说话时,陈昊还是会不停地看手机,“就怕错过,有时夜里醒来也会看一眼有没有信息。”

  这几个年轻人,进入航天领域最长的近10年,最短的也有6年多,他们一直在北斗的岗位上,可以说是离北斗卫星最近、和北斗卫星最亲的人。

  精感石没羽 岂云惮险艰

  他们,操控着价值上亿的仪器,随北斗的时间节点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进入发展黄金期,北斗系统进入快速组网阶段,这几年的航天发射密度逐步加大,“北斗人”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也随之加大。

  朱位告诉记者,以前是两年就专做一颗星,现在是4年之内把18颗星都得干完。实际上,他们每个人手头负责的并不仅仅是即将发射的两颗卫星,而往往是发射场有两颗,厂房里还有两颗,另外还有两颗星得操心着。在北斗三号刚刚发射成功的第二天,朱位已经收拾好行装,从发射场赶回北京,因为“家里”还有几颗星要“陪”。

  “白加黑”“六加一”……航天前辈们的“加班传统”也在这些“80后”身上延续着。

  拿这次发射的两颗北斗三号卫星来说,今年春节期间做热试验,劳动节做出厂测试,国庆节进发射场待命……对这些“北斗人”来说,早已没有了节假日的概念,一个个的时间节点,是北斗的节奏,也是他们生活的节奏。“和朋友聚会、和家人旅行,包括和男朋友结婚,都得先看看北斗的进度计划。”徐微微说。

  压力不仅仅来自工作强度。“老师傅会跟我们说,你们这是手托上亿资产!”陈昊说,卫星上的一台单机设备,很可能花了一个亿的研究费用,这对总装操作岗位技能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

1 2 共2页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刘思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十九大代表风采录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老职工、老党员向党说句心里话

  • 热点人物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23年,用心血铸...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虎啸龙吟》吴秀波诵“出师表” 与刘涛夜谈落泪

      在最新的剧情中,诸葛亮为了激司马懿出战,送上女装侮辱他。没想到司马懿竟真的穿上了女装,还带领魏军在渭水河边朗诵起了《出师表》。他吟诵时表情严肃、气势逼人,仿佛在展示自己绝不出战的决心。吟诵后,他向对岸的诸葛亮深鞠一躬,这一弯腰,是对河对岸这位对手、知音、师长的诚挚敬意。

  • 成龙贺岁新片《机器之血》全球上映(图)

      成龙扮演的国际特工林东,含泪在病重的女儿与重要任务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伴随着震天的爆炸巨响,枪林弹雨袭来,林东也倒在了血泊中。一个父亲的噩梦,一个特工最难完成的任务,林东将如何应对?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荣海兰:传奇家族“奇女子”(图)

      出生在香港,在美国纽约中城东区长大的荣海兰,是百年传奇的荣氏家族第三代,曾被大戏剧家曹禺称为“奇女子”。她自幼受到祖母的影响,深爱中国文化,醉心于表演艺术,自幼学习舞蹈,入纽约大学电影导演系。

  • 链家董事长左晖:努力让更多人住有所居(图)

      “在‘ 住 ’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链家作为以数据驱动的全价值链房产服务平台,在不断提升,让住更有品质和保障,让更多人实现‘住有所居’成为可能。”今年12月18日,链家集团董事长左晖在2018网易经济学年会上,以“住有所居”为主题发表演讲,从房地产市场交易、存量与增量、供需变化、租赁服务、养老住宅等方面阐述了个人观点,提及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及配套服务的变化。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