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骄子-正文
革命人物奇峻山
//www.workercn.cn2017-10-11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分享到:更多

呼和浩特革命人物 76

奇峻山

  奇峻山(1918—1998)

  奇峻山,蒙古族,蒙古名孛儿只斤·巴音扎布,1918年出生于土默特旗保同河村(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善岱镇保同河村)。

  奇峻山出生在一个蒙古族家庭,青年时代的奇峻山思想活跃,崇尚自由,受土默特传统进步思潮的熏陶,对国民党大汉族主义政策给蒙古民族带来的黑暗统治嫉恶如仇。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0月,归绥、包头相继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中国共产党为了同日寇进行长期斗争,更好地领导民族解放运动,决定培养大批民族干部。

  1939年春天,中共地下党员奎璧来到保同河村,动员奇峻山报名去延安,这一次共有23名蒙古族青年参加。大家集合在塔布子村外的高粱地里,奎璧对他们作了思想动员,贾力更给大家讲了去延安要走的路线、联络暗号及注意事项,组织上委派张禄带队,把这批蒙古族青年护送到延安。奇峻山进入陕北公学学习,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思想进步,积极参加延安举办的各种活动,1940年3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秋天,奇峻山结束了在延安的学习,接受党组织派遣回到大青山,被任命为绥西蒙古游击队政治指导员,队长是高凤英。当时,绥西蒙古游击队有20多人,党员占三分之二,主要任务是给绥蒙区党委的社会部机关担任警卫任务。这支与当地群众有着血肉联系的子弟兵,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扩大到将近100人。群众非常敬佩和爱护这支队伍,常常冒着生命危险给游击队运送粮食武器,传递情报,指引道路。

  1941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时期,绥西游击区生活异常艰难,缺衣少粮。高凤英带领一个分队到固阳十区、庙沟一带筹粮筹款,奇峻山带领一个分队到土城子一带筹粮筹款,经过几天艰苦细致的群众工作,奇峻山小分队筹到17担莜麦、20匹布,正准备与高风英汇合,由于多日辛劳、连续奔波,奇峻山感冒了,浑身发抖,口鼻流血,难受的迈不开步,战士们找来毛驴把他驮上,走到黄花沟实在不行了,就把奇峻山留在老乡张铁蛋家里,战士们临走的时候,七凑八凑留下了两碗小米,给奇峻山增加营养。奇峻山在老乡家昏迷了两天,在张大爷的照料下,病情渐渐好转,准备重返部队,突然噩耗传来,游击队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晚上宿营在万家沟附近的窑洞里,拂晓时遭到敌人的偷袭,高凤英和十多位战士牺牲。奇峻山强忍着悲痛,支撑着刚好点儿的身子,来到战友们牺牲的窑洞旁,默默掩埋了战友们的遗体,他心中暗暗发誓:战友们的鲜血决不能白流,这笔血债一定要敌人偿还。

  高凤英牺牲后,组织上派遣奇峻山和王增财二人到十区做恢复和重建工作。他俩先从联系群众做起,多帮助群众办实事,使游击队在十区慢慢站稳了脚跟,群众基础得以恢复和建立。当群众基础牢固之后,他们开始筹粮筹款,群众基本都能自觉送粮、交军鞋,支持游击队的工作。在群众的支持下,游击队与日伪军巧妙周旋,三个月后,十区的工作基本恢复。

  1942年春天,大批日伪军又一次扫荡大青山,为了围困抗日游击根据地,在大青山南坡挖了八尺深、一丈宽的封锁沟,沟口用木桩钉着,阻隔抗日军民的联系,阻断游击队的粮草、医药来源,企图把游击队困死、饿死在山上。奇峻山奉命从固阳调到武归县(武川、归绥)民主政府担任蒙政科科长兼一区区长,管辖区域是以乌素图和霍寨村为立足点向南发展,东至红山口,西至毕克齐,为了工作方便,奇峻山给自己起了一个蒙古名字“巴音扎布”,后来,人们就称他为“巴区长”。奇峻山领导的蒙政科任务是解决部队的粮草、布匹、衣服、药品的供给,并利用一切机会消灭特务和汉奸。日本警备队和警察署等多处据点在一区驻防,导致奇峻山他们只能用隐蔽的方法开展工作。白天,他们隐藏在山上积蓄力量,晚上下山活动,但不走大路,只能走田埂,进村再到穷苦百姓家,向他们讲解抗日救国的道理,动员他们为抗日出力交公粮,鸡叫头遍后,再跑步上山。为了防备敌人摸清他们的活动规律,宿营地经常变换,有时在乌素图西的马头山上,有时在霍寨沟里,有时就在村中不引人注意的贫苦人家住下。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