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于书法:架起党群“连心桥”
//www.workercn.cn2017-07-26来源: 河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开栏的话

  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离不开榜样的引领。近年来,我省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过程中,注重榜样带动,涌现出一大批立得住、叫得响、群众认可的优秀基层党员和先进党组织代表。他们在日复一日的笃行与坚守中锤炼党性修养,奋力攻坚克难,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两学一做”·榜样专栏,旨在激励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通过镜鉴和对标,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与差距,将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新成效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7月25日,69岁的洛阳市吉利区河阳新村社区党总支书记于书法,不顾暑热和身体不适,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他走访社区困难户的工作。

  这是于书法到社区工作的第12个年头。此前,他曾长期在洛阳石化总厂从事党的政治工作。2001年,企业改制时,他响应国家号召,买断工龄、自谋生路。2005年6月,河阳新村社区党支部成立,时年57岁的于书法通过考试,应聘成为党支部副书记。2010年1月,他开始担任社区党总支书记。

  他所在的河阳新村社区,是个万人社区,也曾是上访告状问题成堆的社区。在他的带领下,十年间,这个社区一跃成了全国安全社区、全国文明和谐示范社区、省级文明社区,连续六年零上访。

  说起经验,于书法说,就三句话:“为党守好阵地,为政府凝聚人心,为群众多办实事。”

  2006年年初,社区党支部转入了143名洛阳石化协解(通过协商解除劳动关系)职工党员。当时,社区仅仅掌握了这些党员的名字,加之协解之后这些党员四散各地,找到他们无异于大海捞针。

  于书法认为:“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把他们找回来,这样才能为党守住人心阵地。”

  一句承诺,用半年的艰辛努力兑现。他带着三名支部委员,到厂劳资处和原单位查,逐一登门拜访,一一做党员的思想工作,整整用了半年时间才摸清143名党员的下落。这期间,于书法没有过一个双休日,天天入户到深夜,深深感动了每一位党员。

  在长期的社区服务中,于书法坚持“替居民着想,为居民服务,谋居民幸福,让居民满意”的服务工作理念,把便民服务作为加强社区效能建设的重要抓手,建立完善了“一站式”便民服务,“五必须、五不准”和“三上门”服务等三项机制。同时,他依托“四会四长”(支部委员会、居委会、业委会、志愿者协会;党小组长、网格长、楼栋长、志愿者服务小组长),形成了社区书记负责社区、支部书记负责片区、支部委员负责网格、党小组长负责楼栋、党员志愿者负责家庭的“五级负责”管理网络,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网格覆盖的精细化管理,实现了服务居民“零距离”,让群众在社区真正找到“家”的感觉。

  许多居民都说:“凡是我们想到的,社区都想到了;凡是我们想办的,社区都办到了,社区是我们最贴心的依靠。”

  于书法的社区工作方法也被总结为“明确一个理念、找准两个定位、推行三项机制、建设四支队伍、实行五级负责、开展六类活动”的“六步工作法”,并在吉利区全区推广。

  (本报记者 田宜龙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付首鹏)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