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谭寿林:碧血雨花气若虹
//www.workercn.cn2017-07-23来源: 广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本报记者 赵 超 通讯员 罗文义

  “杀头当作风吹帽,坐监也要闯上天。”这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谭寿林1931年在就义前写下的一首诗。

  谭寿林是广西早期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也是全国工人运动的重要骨干。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曾任中共梧州地委书记、全国总工会秘书长等重要职务。

  今年7月中旬,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记者来到今贵港市(当时为贵县)港南区震华村谭岭屯,拜谒了他的故居。

  这是一座小型的农家庭院,大门上高悬着“日月光辉”的牌匾。房屋后来重新修葺过,土砖换成了青砖,屋瓦重新翻盖,但他生前用过的桌椅依然保留着“港南区委办党支部开展‘迎七一’主体党日活动”的条幅还未撤去。

  谭寿林的孙子谭承佑,向我们娓娓讲述了烈士的一生。

  少年时代的谭寿林,就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十分不满。有一次,他看见桥圩公局(当时的乡镇政权机关)门口有一副对联:“公是公非行正道,局中局外结同心。”

  他摇头冷笑,随即用毛笔在上下联第三个字的右边分别点了一点,变成“公是公,非行正道;局中局,外结同心”。原属美化反动政权的对联,就成了揭露反动政权、鼓舞人民团结斗争的“尖刀”。

  1919年,他在响应北京学生五四运动的广西全省学生联合代表会议上大声疾呼:“谋我国土,是我仇;国仇未报,惟有断头;绝无屈膝,仰彼苛求!”他还在贵县演说,号召大家开展对日经济绝交、抵制日货的斗争。他用方言创作简单易懂的白话儿歌,号召大家起来抗争:“亚妈,你勿忧,儿今抵制有机谋。有钱咪买日人食,无衣咪着东京绸。日货劣,国货要研究,待过几年儿长大,一定挺身报国仇。”

  1921年,谭寿林进入北京大学就读,在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的教育和北京共产党支部成员黄日葵、陈居玺的影响下,谭寿林成为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第二批成员。其后,他与同乡一起创办《桂光》杂志,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放假回到家乡,他四处奔走,进行革命宣传。1924年秋,谭寿林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为躲避追捕,他回到家乡,仍不顾危险发动群众开展革命运动。在震华村严岭岩,他多次召集乡亲们开会,号召大家团结一致,开展二五减租革命活动。会议结束后,参会人员走上街头张贴抗捐宣传标语,发动群众开展斗争,在贵县引起很大反响。他还创作了很多易于传唱的山歌,号召大家起来抗争。

  1928年,谭寿林秘密来到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同时担任党的《红旗报》编辑。

  1931年4月22日,因叛徒出卖,谭寿林被捕。在狱中,谭寿林受尽了敌人的各种酷刑,他始终没有泄漏党的机密。

  1931年5月30日,谭寿林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时年35岁。

  生命只有一次,还有什么比生死抉择更大的考验?

  “永不叛党”,这是一句入党誓词。20世纪上半叶,许多中国共产党员,因为怀着对党的忠诚,有的倒在了血与火的战场,有的被叛徒暗害,有的在狱中被敌人折磨至死,但不管碰到怎样的艰难和危险,他们从不动摇对党的忠诚。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正是这些共产党员的忠诚,挺起了中国共产党的脊梁,在薪火相传的共产主义道路上激扬前进。

  忠诚不绝对,绝对不忠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绝对忠诚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对党的忠诚,没有“差不多”,没有“基本上”,没有99.9%,而是100%绝对纯度的忠诚,不容打任何折扣。

  忠诚从来都是具体的。保持共产党人的忠诚,就要对理想信念义无反顾地坚守,对工作任务无私忘我地完成,真正做到在矛盾面前不躲闪、挑战面前不畏惧、在困难面前不退缩。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