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蔡宜果:“用爱心伸张正义,就是我的职业理想”
//www.workercn.cn2017-04-25来源: 青海日报
分享到:更多

“用爱心伸张正义, 就是我的职业理想”
——记“1+1”中国法律援助 志愿者律师蔡宜果

  “可能是因为出身农村的缘故吧,我了解贫困人家的不容易,打小就见不得原本身处苦难中的人们受委屈、受冤枉”——来自“江苏正四方律师事务所”的蔡宜果说,自己能成为一名“伸张正义”的律师,似乎早已有迹可循。

  不高的个头、腼腆的笑容……初见蔡宜果,会让人好奇,这样一个看起来似乎不善言谈的人,是怎样成为一名优秀律师的?

  从“江苏宿迁”,到“青海同德”,这之间需要跨越的,不只是2100多公里的地理距离。家人的反对、气候的不适应……将要面对的一切,蔡宜果都做好了准备。2015年6月,38岁的他,背起行囊加入了“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列,一个月后,来到同德县尕巴松多镇,“驻扎”在同德县司法局。

  转眼,已是3个年头。

  眼见才为实。回忆起刚刚踏上青海的土地,蔡宜果说,“跟想象中还是挺不一样的”。在尕巴松多镇住下的第一个夜晚,蔡宜果想了很多:好像真的睡不着,怎么办;羊肉藏餐吃不惯,怎么办;最关键的是,很多藏族群众说话,我听不懂,怎么办……

  或许人的适应能力能战胜一切、也许是心中的使命感使然,经历了一个多星期的失眠,蔡宜果觉得吃饭、睡觉的问题解决了,意味着自己已经克服了第一个难题,接下来的工作,一步一步来。

  “同德,是一个‘无律师县’”,这里的人们法律观念比较弱情有可原,除此之外,让人难过的是,有的穷困人家遇到了需要用法律武器才能保护自己的事儿,知道要打官司才能解决,却因为没钱请律师而作罢”,蔡宜果有些百感交集,“也正因为这样,我觉得自己的价值好像更大了一些,我愿意和他们交朋友、愿意帮助他们。”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群众不相信有免费打官司这样的好事儿,即使通过多种途径呼吁大家“有事来找外地来的蔡律师”,可并没有太多的群众来求助。于是,蔡宜果开始了计划中的“宣讲之路”: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那段时间,他成了“行走的法治观念‘播种机’”。最终,蔡宜果发现,县里的小广场是“宣讲效果最好的地方”,义务讲解、免费宣传册、现场咨询,终于,有个当地贫困户因为婚姻家庭的事儿给蔡宜果的援助之路“开了张”。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