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陈清洲:他用真情把百姓暖透(图)
//www.workercn.cn2016-12-21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他用真情把百姓暖透
——记福建厦门市公安局集美分局指挥情报中心教导员陈清洲(上)

陈清洲在指挥交通。资料照片

  在人们的生活中,灯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东西。路灯朴实平凡,但能默默发光,不懈地照亮前行的路,为百姓送去平安。

  福建厦门市公安局集美分局指挥情报中心教导员陈清洲就是这样一盏“灯”。从警21年来,他忠于职守、甘于奉献、润物无声,竭力发出最强的光亮。不幸的是,陈清洲这盏灯照亮了别人却燃烧了自己,在今年“G20杭州峰会”安保、防抗“莫兰蒂”超强台风任务中,陈清洲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并被诊断为肝癌晚期。

  6000万元,“亮灯”警察筹款改善交通

  陈清洲1995年参加公安工作,2006年2月就任厦门市公安交警支队的灌口中队指导员。当时灌口辖区交通情况极为复杂和落后——路口多、弯道多、陡坡多,没有一座红绿灯,也没有一座人行天桥,辖区15公里的324国道段夜里漆黑一片。当时的数据显示,灌口辖区交通事故80%发生在夜间。“亮灯”,成为破解交通难题的当务之急。

  说起当时的情形,陈清洲女儿还讲述了一段小插曲。“爸爸到任新岗位的第三天晚上,我问他‘爸爸是不是不乖,怎么被赶到这个黑乎乎的地方来’。那时候我才4岁,谁知道无心的一句话刺痛了爸爸的神经。”

  自此,陈清洲就经常夹着一个本子出门,本子逐渐被各种线条、标识物填满:这里有学校,缺少斑马线;这里岔口多,需要红绿灯……“从灌口往漳州方向有一条复杂山路,弯道多,陡坡多。我觉得这样的地方很少有人会来,准备打‘退堂鼓’,可清洲坚持要徒步上山勘察,后来那里变成了一条有完善交通标识的美丽乡村路。”灌口镇村建办的赖志年回忆。

  紧接着,陈清洲根据实地勘察设计出交通设施规划图,取名“亮灯工程”。“当时预计至少要3000万元,我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可他坚持事情一定要干,而且坚信一定能干成。” 原灌口镇副书记黄进勤说,“那两年,他总是随身携带勘察报告和规划图,各种交流会、座谈会,只要抓住机会,就不厌其烦地向各级领导汇报和‘游说’。”

  “投入3000万,一年少死5个人,两年就是10个人, 10年就可以挽救50个人的生命。政府拿出一点钱,既能避免事故,又完成了百年大计。”陈清洲总是和当地领导算这笔账,终于他的努力没有白费。2006年至2009年,相关部门投入6000万元,先后建起了15座红绿灯、6座高位照明灯、3座人行天桥、18条斑马线、86面交通标志、万米隔离护栏。村民门口的路亮了,大家因此给他起了一个亲切的名字——“亮灯”警察。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