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于起峰:丈量中国人太空脚步(图)
//www.workercn.cn2016-04-26来源: 西安日报
分享到:更多

   

    于起峰,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工大双聘院士;我国光测实验力学和测控光测图像技术领域著名专家,多项成果填补了国际国内空白。图为于起峰和学生在一起。(资料图片)

    “有必要测量一切可测的,并努力使那些尚不可测的成为可测。”400 年前,伽利略从望远镜中仰望苍穹时这样说,宣示了一个科学家的远大抱负。多年前,于起峰把这句箴言写入自己专著的前言。

    “为强军梦奉献力量”

    光学测量技术的研发,国际上始于上个世纪30年代,迅速发展形成了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也有人将这种摄像测量的技术方法称为光学测量或光测,而在专业学科领域,则称之为光测图像技术。我国在这方面的自主研究,至少落后40年。

    为了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于起峰把目光投向当时在这一领域领先的德国不来梅大学和布伦瑞克工业大学,用3 年时间完成了通常需要6 年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并成为不来梅大学机械系首个用英语写作学位论文、进行论文答辩的博士。毕业后,他婉言谢绝导师的重金挽留,毅然回到祖国。

    回国后,他说服组织,不担任领导职务,甘心当一位普通教员。他说,光测科学基础性、理论性强,又与部队需求密切相关,要能长时间坐冷板凳,要有时间跑部队搞调研,当老师能发挥个人长处。

    “我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学科专业充满着执着的追求和热爱。积极开展原始创新工作,认真干好自己的事,努力实干、奋斗,为托起强军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始终是我坚持的梦想。”于起峰说。

    “多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我希望能抓紧时间多做一些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解决一些别人不能解决的问题,研究一些别人没有研究的课题,尽量多发挥我的力量。”于起峰这样定位自己。

    上世纪80年代,于起峰开始致力于光测实验力学条纹图像分析研究。经过十几年艰苦的探索,于起峰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干涉条纹图像处理理论体系,解决了多项困扰国际条纹图像处理领域的基本理论问题,论文在美国一家权威刊物上发表,被誉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如何“让理论走出书本,把应用送到部队”?这成为于起峰最大的心事。经过精心细致的调试、改进、升级,于起峰用原本只做原理样机的有限预研经费,研制出满足靶场实际试验需要的工程样机,各项性能指标均超过靶场原有的判读设备。技术创新无止境。于起峰不满足已有的胶片判读技术,而是启用先进的数字摄像代替陈旧的胶片记录,实现了靶场光测系统从胶片记录到全数字化的技术变革。为了推广光测判读技术和设备,他的足迹遍布总装、海军、空军和二炮的各试验靶场。凡有需求的,都用上了他研制的光测图像判读仪。有专家称,这是“国内靶场40年来判读系统的新变革”。

    为我国飞天揽月贡献力量

    于起峰常说:“我们中国人够聪明,能吃苦,不需要总是跟在别人后面。只要不懈努力,就能够自主创新,解决重大科技问题,走在世界前列。”起初,于起峰的光测图像技术主要面向地面靶场和航空领域。随着我国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以及远洋装备研制的启动,这项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向空天和蓝海延伸。

    飞天揽月梦想付诸行动过程中,于起峰和他的团队在其中担当的角色也可圈可点:航天员眼动和着陆冲击运动测量、逃逸飞行返回舱试验运动测量、箭体倾倒监测、返回舱着陆试验运动参数测量、航天员舱内三维运动测量、月貌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研究……这些测量、研究在“神舟三号”至“神舟七号”发射任务中得到成功应用,意味着光测图像技术已经开始丈量中国人豪迈的太空脚步。

    于起峰说:“作为军队的一名科技工作者,尤其要善于从需求中凝结科学问题,结合自己的专业来研究,做别人做不了的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多作贡献。”(记者张潇实习生邹敏通讯员徐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