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北京市先进工作者赵静:用“数学日记”记载教育生涯(图)
//www.workercn.cn2015-12-29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更多

  认识赵静的人都知道,学数学出身的她文笔也很好,并且非常善于总结和创新,她有一条别样的教学方法——“数学日记”。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数学日记”的概念有些新鲜,但实际上理解起来并不难。“数学中的数字和符号也是有灵气的,我期待让孩子们用日记的方式来理解和学习数学。”赵静说,“数学日记”里记载了她27年的教育生涯。

  开拓创新——

  “数学日记”开启课程改革

  赵静打开电脑,数如家珍般地向记者展示了学生们写的“数学日记”,有学生记录数学考试的改错日记,有孩子记录家庭生活的账本日记,还有学生理解数学的想象力日记……五花八门的内容,看起来十分有趣。

  善于总结的赵静还把学生的数学日记按照类型、时间分别管理,“这是一名学生从三年级到六年级的数学日记,都是孩子们自己写的,我用相机拍下来,留作纪念。”看着学生们稚嫩的笔迹和数学日记里满满的知识与创意,赵静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赵静开始尝试“数学日记”的时间要追溯到2003年,“这也是我在课程改革方面的一个深入探索。”赵静说,“数学是冰冷的美丽与火热的思考。”赵静独到的理解,为“数学”这个名词增加了不少色彩。

  “开始,就我任教的一两个班学生尝试写‘数学日记’,初现成果之后,学校里越来越多学生开始写‘数学日记’,用这样独到的方式,爱上数学。”回想起“数学日记”的推广初期,赵静脸上满是笑容。

  赵静回忆,第一届开始写“数学日记”的学生有72名,那是一群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孩子。“我告诉这些孩子,只要对数学有想法,就动笔记录下来。”赵静给记者看了一篇朱霞同学的“数学日记”——“原来数学日记不只是带数据的日记,而是你从数学中学到什么?又从中得到什么?”这是一名六年级学生对“数学日记”的理解。朱霞说:“如果经常写数学日记的话,对语文也很有帮助,它可以增强写作能力,而且还可以顺便复习写到的那些知识,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