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明:技能达人的蜕变-劳动奖章-中工网

人物

劳动奖章

田明:技能达人的蜕变

中工网记者 王鑫
2019-04-10 09:38:52

  田明,一个仅有技校学历的普通工人,完成了技术创新成果92项,在国家级刊物发表技术论文28篇,为国家创造经济效益过亿元,先后获得了“中石化技术能手”称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殊荣,从一名普通石油工人成长为油田首席技师,中石化技能大师。

  工人到工匠离不开的是技术

  1985年7月,田明从油田技工学校钻修班毕业后,被分到了试采一厂。然而面对新的岗位,田明不禁内心茫然。

  “听说把我分到采油厂,心里就不乐意。”田明回忆说:“行业内都知道,采油就是‘量油测气、清蜡扫地’,我一个大老爷们去干那活儿,感觉特没出息!”

  田明没想到的是,当时正值江苏油田各下属单位组建攻关队,研究生产中的难题和新技术新工艺。他虽然进了采油厂,却被分到新成立的攻关队地层测试组。

  攻关队,那可是“能人扎堆”的地方,大都是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技术过硬。作为一个技校生,田明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他内心一下又茫然了。

  “看到身边的技术人员都在从事科研及技术研究,为油田生产解决了一个个难题,我特别羡慕,也想像他们一样,做一个能解决生产难题的人。可这需要知识、需要技术,而这些我都没有。”

  1986年秋天,队上安排田明和一位新分来的技术员上黄10井执行任务,谁知由于操作不熟练,致使下井测试工具没能及时关闭,数天后没有录取到任何地质资料,延误了工期。

  “石油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科技含量高的行业,对一线工人有着很高的要求,当工人也要当最优秀的。”测试组组长胡小海语重心长地对田明说,“学历只代表现在,只要肯学习、肯钻研,你的成就也许比他们还大。”

  组长的话重重地敲在了田明的心坎上,刺痛了他的心。“当工人没有技能不行!”田明至今对当初的事情耿耿于怀,“当时我就痛下决心,努力学习,提升技能,一定要做有技术的石油工人!”

  从此,他一边跟班上井练习地层测试的仪器操作,一边利用在单位文化补习班学习的机会下功夫补缺补差,并制订了扎扎实实的学习计划。他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高中3年的文化课后,又自学了《机电一体化》、《科学试油系统工程》、《试井资料解释方法》等书籍,积累了1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很快从“门外汉”变成熟练工,并顺利通过机电一体化专业成人高考。

  机会留给了有准备的人

  “你是个仪表工,帮我把手表保养保养吧。”面对丈母娘的“任务”,田明只能硬着头皮接下这个自己根本不懂的特殊“任务”。为了完成任务,田明购买相关书籍自学,还特地赶到南京亨得利钟表店观摩钟表师傅拆卸修理全过程……就这样,手表修好了。而田明通过这件事发现钟表和仪表虽一字之差,但里面奥妙完全不同。一只手表有上百个零件,都能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从不精到精,而仪表仅有几十个零件,为啥不能把仪表修精呢?

  田明通过自身摸索和查阅资料,在较短的时间里就熟练掌握了进口压力计、时钟的相关维修技术。年底,他从原石油部组织的测试技能人员培训班的52名学员中脱颖而出,被原轻工业部钟表工业研究所聘为200JC型计时器技术顾问。

  1992年,油田为了“试气”测试,引进了美国GRC EPG—520高精度电子压力计,根据技术要求,该压力计每年都要进行技术鉴定。当时,从国外购买一台鉴定设备要花费200多万元人民币。田明提出用德国劳依特校表仪进行技术改进,来检测电子压力计,引起了队领导的重视,并成立了课题组,从人力、物力、时间上给予极大的支持。在1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和同事画草图、做方案,到大港、华北、江汉油田取经,经过几十次的失败后,刻苦的攻关赢得了回报。“GRC EPG—520高精度电子压力计的鉴定”获得油田科学进步三等奖。

  大漠荡荡、沙流涌动。矗立在新疆戈壁瀚海中的永3井,是中石化实施的一口重点探井,井深达5875米。该井在试油施工中因地层出砂严重使尾管砂埋、筛管错断,3次用SJC的超级液压震击器进行震击打捞时,都出现了震击器不延时不震击的现象。此时已是第四次进疆的田明,担任作业现场电器大班,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自己动手解决难题。他一边查找资料,一边在井场从震击器身上寻找蛛丝马迹,有时为了证实一个数据,在井场到营地300米的黄沙中奔波几个来回。经过6天的不懈努力,改进后的震击器终于完工,田明拖着疲惫的身躯和忐忑的心情“躺”在了床上。5月7日一早,朦胧中,就听到从300米处的井场上传来“当、当”的震击声,一震就达50余次,震击声和田明的心跳产生共鸣,他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冲向井场……20天后该井大修顺利完工。

  带着大家共同进步才是高水平

  2010年7月6日,油田首个以操作层面劳模命名的工作室———“田明劳模工作室”正式挂牌。田明通过自己不断创新不断钻研的精神,先后斩获油田“技术能手”、“十大劳模”、“全国最美职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发展的企业为人才发展提供空间,发展的人才为企业发展创造财富。工作室的成立,为田明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他和他的团队将目标瞄准了大家认为已经成型的且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的“高压超深井国产震击器”的改进与应用和“提高地层测试电子压力计的完好率”等多个项目的研究上。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田明带领他的团队一起学习,一起探讨,采用压力平衡原理对工具结构进行改进,对密封件进行优选,同时通过提高阀的配合精度,改善了震击器在高温高压状态下的工作性能,使大修井震击解卡深度从4000米提升到6000米。油田地处南水北调的东线源头,环保工作异常重要。为解决油井抽汲过程中手动液压防喷盒起压慢、易污染的难题,2011年,他和他的团队研制出“气动抽汲防喷盒”,该装置能快速密封井口,实现清洁生产,提高资料录取质量,《气控密封抽汲防喷盒》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田明常说:一个人的水平高,算不上什么,只有带着大家共同进步,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油田建设中的行家里手,那才是高水平。

  往期回顾:

  “最美职工”吕义聪:零件堆里走出的“技术达人”

  朱彩芹:绿水青山“守护神”

  李志强班组:“动力铁军”铸造航空梦

  吴吉林:生命不息,创新与奉献不止

  “最美路政哥”陈洪涛:用生命诠释奉献

  “最美职工”白芝勇:点线勾画精彩人生

  易冉:手握焊枪的“花木兰”

  “最美职工”齐名: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

  廖明:安全行车超百万公里第一人

来源:中工网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山火无情 英雄不朽

  • 热点人物

    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

  • 热点人物

    时代楷模

  • 热点人物

    全国劳模吴吉林:用创新奉献企业,把光明留...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林丹,老兵不老

    4月7日,一个漂亮的前场扑杀,来自中国羽毛球队的林丹,终于拿下马来西亚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冠军。这一刻,他并没有激情庆祝,而是转身走向后场,蹲下,用手捏住鼻梁,似乎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 杨兴勇:拿起锄头是农民 放下锄头是演员

    点点星光下,48岁的农民杨兴勇再次站到了舞台中央,用自己嘹亮的嗓音为观众奉上一曲民歌《川江号子》。在重庆武隆大型山水实景剧《印象武隆》的舞台上,杨兴勇已经演出了2000余场,让上千万观众感受到《川江号子》中纤夫们在悬崖绝壁间为战胜险滩恶水的艰辛和不屈。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Google+之父”维克·冈多特拉:积极打造社交网络平台

    4月2日,谷歌关闭Google+(社交网络平台),这个曾经有3亿月活的平台彻底退出其用户的生活。说起Google+的诞生,就不得不提起“Google+之父”维克·冈多特拉。

  • 曲道奎: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

    他摘下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中国最大机器人“王国”的掌舵者。他是科学家,是企业家,更是追梦人。他坚信,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他笃定,以祖国的名义拼搏,星空中有更璀璨的未来。他,就是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曲道奎。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