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五一劳动奖章-正文
倪国梁:驾驭国之重器的“弄潮人”
//www.workercn.cn2017-05-03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创效创利

  作为大型海上施工专用船舶的现场管理者,倪国梁在确保船舶安全生产的同时,凭借其丰富的闯海经验,还千方百计的为企业大幅减少成本支出,用责任和智慧为项目创效创利。

  2009年,在胶州湾海上大桥施工中,根据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由于施工区域海水的深度不能满足“天一号”取梁后的吃水深度,施工单位需要为“天一号”疏浚出一个待潮池,这样一来,“天一号”在桥区的施工作业将一劳永逸的不受水深的困扰。但倔强的倪国梁觉得自己有必要将施工区域的水文气象情况探一个究竟,他一是通过大量的民间走访和对当地海事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加上多次的扫海(实地测量设计航道各点的深度),精确计算出海水涨落潮的时间差;二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与船上的高级船员对整个取、运、架梁作业流程的每个细节进行再研究、再分析,然后进行流程简化。通过两者间所需时间综合分析,得出海水涨落潮的时间基本满足“天一号”架一片梁的时间,使得待潮池疏浚工程量大幅度减少,节约工程预算400多万元。

  2013年,在国内第一座跨海公铁两用大桥——福平铁路平潭跨海大桥施工中,倪国梁担任全桥40多艘施工船舶的调度协调工作,在台风避风锚地的选址问题上,倪国梁这次却与当地海事部门较上了劲,起因是当地海事给大桥施工船舶选址在离桥区70海浬(一海浬等于1.852公里)外的兴花湾,他认为无论是船舶转移所需的时间还是船舶的燃油消耗,这对项目进度和效益的影响将是相当可观的,通过对周边海域水文和地质地貌等方面大量的实地调研,在请专业队伍进行扫海的基础上,他把目标锁定在距桥区仅3海浬外的福清湾,并向当地海事呈送可行性研究报告,他这一严谨的工作态度最终得到海事的赞同。这样,桥区作业船舶每一次避台,大桥都将节约船舶燃油60多万元,大桥五年的建设工期,这个数据将是相当可观的。2015年8月8日台风“苏迪罗”登陆福建泉州,中心风力达17级,在福清湾避台大小施工船舶无一海损,说明当初这一更改锚地选址的方案是切实可行的。(记者卢翔)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