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五一劳动奖章-正文
陈伟彬:“超级工程”的追梦人(图)
//www.workercn.cn2016-06-14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超级工程”的追梦人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陈伟彬

    “在这里浇筑成一节节管节,八个小节连在一起进行拼装,就像串糖葫芦一样。” 2014年8月9日晚,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播出的“探秘国家重大工程”系列专题纪录片第一集——《探秘港珠澳大桥》中,背靠世界上最大的沉管预制厂,陈伟彬谈起近8万吨重的隧道管节显得“举重若轻”。事实上,要将国内前所未有的工厂化沉管预制从理念、设计图转化为33个“航母级”沉管充满挑战和艰辛。

    从孤岛作业,适应全新的施工生产模式,到肩负起沉管预制、舾装、管内施工等一系列技术工作的管理,陈伟彬是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中一个执着的追梦人。

    工程师之路

    1995年,19岁的陈伟彬带着潮汕子弟出外闯荡的气概,从汕头来到了两千多公里外的大连理工大学求学。4年后,他从港口与航道专业毕业,加入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公司。

    “当时是二公司最困难、最艰苦的时候,因为‘下岗分流’,很多人离开另谋职业,这时我也在想,要如何坚守自己的职业理想……”事实上,留给陈伟彬考虑的时间并不多,工作不到三年,他很快就要在厦门18#泊位项目担起工程部长的重担。陈伟彬爱钻研、肯吃苦,两年后,他调任厦门五通至刘五店滚装码头项目副经理职务。

    组织信任和繁忙工作让陈伟彬倍感压力,他说:“难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如何管理项目和团队,协调各种技术之外的难题。”年仅28岁的陈伟彬,开始肩负起更多的责任。

    2005年,陈伟彬从当时的福州分公司(现中交四航局第五工程公司)回到第二工程公司工程部担任部门副经理,在机关不到两年,让他更加懂得了项目管理的深层意义,对工程技术、物资材料、设备调配等工作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和思考。

    “我跟你去现场,肯定能行”

    2007年,他第一次走出国门,来到当时还处于内战状态的斯里兰卡。陈伟彬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学习更多的知识。”

    没有资源、语言不通……一项项挑战,都没有难倒他。作为卡汉班托塔一期项目总工程师,陈伟彬带着团队解决了一项项技术问题。

    作为项目技术攻关、创新的领头羊,他时时刻刻都在思考要如何提高团队战斗力,优化工艺,节省成本。本质上,这是一个不肯服输的人,想做到顺风顺水,就必须加强学习。陈伟彬说:“知道的东西越多,就会觉得不懂的东西也越多。”

    工程建设中,作为围堰的止水结构,防渗墙的施工质量显得非常关键。当时协作单位有些泄气:最后剩下几段防渗墙因为地质复杂,成不了槽。凭着对工程和现场环境的了解,陈伟彬果敢地说:“我跟你去现场,肯定能行。”

    围堰的防渗墙成槽,需要挖很深的槽孔,浇注混凝土,形成止水结构。地基中间有几米厚的稀泥,极易造成塌孔,如何减少或转移荷载成为了问题解决的关键。根据现场的情况,陈伟彬通过支垫设备,扩大受力面积,清理周围不必要的材料、设备、弃土,减少周边荷载;另外一方面,在槽内提高液面反压。最终,槽孔不塌了,这让协作单位钦佩不已。

    在施工生产中“多留一个心眼”,对技术钻研孜孜以求,在炮火纷飞的斯里兰卡,陈伟彬完成了《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应用》等论文,并组织项目部在3年多的时间发表近40篇论文,项目施工技术总结也获得了2011年四航局技术总结特等奖。

    在斯里兰卡工作的近40个月,当地居民淳朴、平和的生活态度同样给陈伟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更加懂得如何面对压力,对幸福也有了更深刻理解。海外生活相对枯燥,工作之外,他将大部分时间放在了阅读上,从海外项目前期施工策划、海外技术管理等管理书籍到《论语》、《弟子规》国学经典,刚过而立之年的陈伟彬显得比同龄人有了更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人生阅历。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