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五一劳动奖章-正文
新型农民工李建学:创下日铺铁路桥12孔纪录
//www.workercn.cn2015-03-23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更多

  ■他是一名农民工,却7年如一日刻苦钻研,成项目负责人

  ■他是一个80后小伙儿,却被工友称为技术上的“老师傅”

  ■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铁六局铺架分公司项目副经理李建学

  曾几何时,工地上的农民工被贴上“衣衫褴褛”的标签,他们干着又脏又累的活儿,到头来还得为讨薪爬塔吊、上电杆。3月11日,记者采访到的中铁六局铺架分公司职工李建学,不仅彻底颠覆了老一代农民工的形象,而且树起了新时代知识型、技术型农民工的样板。

  在单位,他虽是农业户口,甚至还带着农民工的符号,但与其他员工一样同工同酬、入党提干、评选晋级。由于技艺超群、屡有创新、成绩卓著,今年只有27岁的他已经在公司入了党、当了项目副经理,并先后获得了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劳动模范、十大新型农民工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书写60万字笔记

  变身施工百宝箱

  2008年从技校毕业来到铺架公司时,李建学还认为自己是出来“打工”的。不过,以优异成绩修完中专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的他很清楚:文凭低文化不能低,起点低要求不能低。既然来修铁路,那就要做最好的铁路建设者。

  他的家在河南鹿邑县一个偏远农村,贫寒的家境造就了他勤奋、善良、坚强的品格。初到工地,看看长54米、高6米多的架桥机,再看看能承载900吨重量的运梁车,他有些呆了。师傅手里的图纸,在他眼里简直就是天书。

  铺架施工就是逢山开路,遇河搭桥,工作不是在大山里就是在河床上,条件艰苦。这是他入职前就知道的,在将目标锁定尽快熟悉架桥机原理、结构性能、配件参数及电气焊、司索、稳梁等技术后,他根本没时间考虑什么是艰苦、枯燥和畏惧了。

  他的师傅是金牌员工王振全,师傅教得认真,他也学得认真。师傅喜欢勤快,他就帮着师傅干这干那、问这问那。遇到不懂的东西,他随问随记,下班后再对照书籍研究问题。由此,他3个月就掌握了平常人要花1到2年时间才能掌握的架桥机维修、组装和拆解技术。

  12月的内蒙古正是严冬,在零下30℃的环境中风吹到脸上像刀割,面包火腿冻得比石头还硬,热腾腾的鸡蛋皮没剥完就结满冰花。项目部要抢工期想尽快转场架梁设备,他主动请缨承担拆解任务。戴手套扳手拿不稳、螺丝拿不住,他索性摘掉手套裸手作业……就这样苦干30个小时提前完成任务,可他的手得了3级冻疮,双腿也因此在时常抽筋肿胀。

  这几年,李建学边施工边学习,累计用坏63支笔,记了30多本笔记,撰写的心得体会有60多万字,成了地地道道的“设备通”。2009年11月,在架设跨北同蒲特大桥第6跨过孔时运梁车轮胎突然抱死,动弹不得。当时,架桥机正处于前悬臂状态,随时都会发生危险。危急时刻,他第一个冲上前去,凭经验判断这是由于气温骤降,使处在高位的3#柱油泵液压油滤清器阻塞造成的。查明了原因,他很快解决问题,避免了一场安全事故。

  这样一来二去,他成了同事们的施工百宝箱,只要设备有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准是他。

  破常规屡屡创新

  改写铁路铺桥史

  看的书多了,解决的问题多了,工作起来就熟能生巧。他在运梁车吊梁扁担上设计一个防脱抓棘,彭建强等工友说:“从此运梁再也不用担心钢丝绳脱落了。”而他说:“我们做的是粗活,但需要把粗活做细。”

  在施工中,李建学发现每架设一孔梁都需要6个小时对架桥机1号柱进行倒镐过孔。“能不能缩短倒镐的时间?”当时有人说:“这么多年都是这么干的,有什么可改的?”他听后没说话,过了几天就提出用夯车起吊过孔代替原来的方法。大家一试,过孔时间整整缩短了2个小时。

  “人们总以为常规的东西就是合理的,因而没想着去改变它。起初,我也没想过倒镐过孔有什么不好,是紧张的工期逼着我这么做的。”李建学说。

  在其他项目部争相推广夯车起吊过孔方案时,李建学又在想:4小时的过孔时间能不能再缩短一些?有了这个想法,他又盯上了另外一种新方法,那就是用电动葫芦倒镐过孔。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实现1小时倒镐过孔,铺桥速度也由原来的一天2孔变成8孔,2013年达到12孔。这可是铁路铺桥史上的最高纪录!

  李建学使用的DJ180架桥机是巨型设备,铺一段路后如遇到路基,通常需要拆解后由运梁车托运进行转场。这一拆一装往往需要2天时间。

  在广昆铁路架桥施工中,他计算了半个月,经反复研究论证,决定采用架桥机不拆解在路上直接爬行的方式进行转场。这样,他仅用2小时40分就爬过了212米路基。目前,这项短运距转场新工艺在同行业得到推广。

  凭着对设备、工况的了解,他打破了一个又一个常规,让一道道死板的工序活了起来,使一项项粗笨的操作变得更加精细。他发明的“电机定时反转法”和“间断开启升温法”,成功破解了液压油在低温环境中施工堵塞溢流阀,进而造成液压系统失压、制动失控的难题。他提出的“无轨组装架桥机法”,在古大线、石家庄货迁、北同蒲增建四线等重点工程均取得成功。目前,他这类创新已经有20余项。

  攻坚克难增亮点

  掉皮掉肉不掉队

  这两年在昆明施工,毒辣辣太阳烤得他掉了一层又一层皮。铁路也不是笔直的,而他操作的架桥机只对曲线半径为350米的弯道作出了说明,对于505米的半径没给出操作参数。这个问题不解决,施工就无法继续进行。多方求助无果,还是由他精确测算出曲线偏支1#柱的距离,然后设计一个公式让施工人员套着应用。这一做法,一下改变了DJ180架桥机曲线架梁无数据支持的历史,为这种工况下确保架桥机稳定性做出了贡献。

  DJ180架桥机设计安装的桥梁标准长度分别是20米、24米和32米,当跨度达到40米时怎么办?还是他结合实际采取加长机臂长度的方法予以解决。这一方案最终被设备生产厂家认可,并被推广应用公路架梁施工当中。

  与此相反,一个隧道口距第一个高达90米的桥墩仅仅10.8米,架桥机机臂又太长了。他将尾部机臂让出洞口,让前端机臂有12.7米的悬空,这个从未有过的操作风险极大。但他通过受力分析确认可行并再次取得成功。

  也许是困难有意捉弄他,在昆明枢纽铁路施工中一条长600米、半径为400米的“S”弯单线隧道挡住了施工前进的道路。如果按正常的托运转场,走到隧道中间架桥机就会被卡死在隧道里,直接导致施工停滞。面对紧张的工期,大家急得团团转,有劲儿没处使。

  这时,他一遍遍到隧道中测量,不断在图纸上画了改、改了画。在确认将架桥机驮负跨度从32米增加到42米无碍设备安全的情况下,他终于找出一个仅有2厘米间隙的穿越方案,并巧妙地使这个庞然大物顺利穿越隧道,为施工赢得了时间。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