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五一劳动奖章-正文
奉献在地质战线上的领头羊(图)
//www.workercn.cn2014-04-28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奉献在地质战线上的领头羊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南省地勘局四一六队队长张国华

  张国华,男,汉族,1960年10月生,湖南韶山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六队队长,株洲市天元区第三届、第四届人大代表,株洲市“劳动模范”。

  张国华1981年7月从湖南省地质学校地球物理勘探专业毕业后,潜心钻研技术,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干起,经过长达32年的不懈努力,逐步成长为一名专业技术领头人。担任四一六队队长后,张国华创建了全国地质找矿工作三大模式之一的“锡田模式”,实现了四一六队由株洲市特困单位向省级文明单位、全国地质勘查行业“优秀地勘单位”的根本转变。

  勤学苦钻 技术工作成绩卓越

  张国华自1981年从地质学校毕业参加工作30多年来,无论工作岗位经历多少次变换,他一直把技术工作作为自己安身立业之本。他非常热爱技术工作,长期不懈地学习钻研地质技术,专业理论水平不断提升,实践技术经验日益丰富。“要想成为一名地质专家,必须吃得了别人吃不了的苦!”张国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地质工作环境大多在荒芜人烟的野外,顶烈日、冒严寒、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是地质工作者的日常生活常态。不管是作为一名普通技术员,还是作为一名技术领头人,不管是最初的填图、编录、采样,还是后来负责项目整体运作,张国华经常穿越于崇山峻岭与荆棘丛林,工作兢兢业业,扎扎实实,从没有过半句怨言。下山后的业余时间,张国华都用在了学习理论知识和总结野外实践经验上了,并经常撰写技术科研论文。

  一项项成果、一块块匾牌见证了他的辛勤与汗水,也见证了他的技术实力和卓越成绩。2009年“张家界市地下管线探测及数据库建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张国华是该项目的主持人;2012年“湖南诸广山——万洋山地区锡铅锌多金属矿评价”荣获湖南省“十一五”地质找矿成果奖,张国华是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员;2012年“株洲市四区第二次土地调查”项目获省国土资源厅和省测绘科技奖励委员会联合颁发的一等奖,并荣获“全国优秀测绘工程奖”银奖、2013年东莞市地下综合管线普查探测获全国优秀测绘工程金奖……张国华功不可没。

  创新模式 取得重大找矿成果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地质战线的技术专家和基层地勘单位的领导人,张国华深知,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取得找矿重大成果,是地质人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同时,这也是摆在张国华面前的一个难题。由于原有的地质工作程度很低,找矿进展缓慢,曾一度令单位的技术人员心里发怵。

  关键时刻,张国华毅然决然挂帅出征,大大地鼓舞了士气。他与技术人员一起爬山越岭、探看矿石,一起分析技术资料。他积极组织争取国家项目的申报和立项,成功将该地区列为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重点工作区。至2007年底,国家财政累计投入1032万元,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探获钨锡资源量17万吨,发现了一批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产地,其中面积为56.39平方公里的《湖南省茶陵县锡田矿区锡矿普查》探矿权范围内探获钨锡资源量5.05万吨。为湖南省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张国华带领下,经过近9年的不懈努力,湖南省茶陵县锡田地区锡多金属矿勘查工作取得重大成果,探获钨锡资源量32万吨,潜在经济价值超过200亿元,属超大型多金属矿床。这一成功范例被中国地质调查局总结为“锡田模式”,并成为新形势下地质找矿新机制“三大模式”之一向全国推广,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