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动模范李斌:新时代专家型工人-劳动模范-中工网

人物

劳动模范

全国劳动模范李斌:新时代专家型工人

2019-02-21 19:14:42

  李斌不简单。在党的十六大代表、全国和上海市劳模、全国十大杰出工人、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等无数光环“笼罩”下,他没有陶醉,没有固步自封。李斌至今仍是国有企业上海液压泵厂的一名工人,他依然站在数控机床岗位的第一线。

  李斌了不起。仅仅从去年到今年4月底,他开展的技术革新项目就有37项,为企业节约费用43万元,其中由他自行设计制造的数控机床专用刀具多达55把。

  当下,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上海正迈入人均GDP近5000美元到7500美元的关键发展时期。新时期需要新精神,需要千千万万为之奋斗的劳动者,而李斌正是新时期工人阶级的楷模和杰出代表。

  人生价值:驾驭高新技术,振兴企业,报效祖国

  在全国同行中,李斌已是公认的数控技术应用专家。然而,这一响当当的声誉来之不易。

  和同时代青年人一样,李斌也有美好的理想和追求,但1980年年底从技校毕业刚开始工作时,他的人生起点并不高。空有鸿鹄志,安能成大器。李斌暗暗为自己定下座右铭:不断“充电”,岗位缺什么,我就学什么;企业需要什么,我就补什么,不断汲取当代高新技术的营养。他说:“只有驾驭高新技术,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这个人生价值,就是振兴企业、报效祖国。

  还是远赴德国海卓玛蒂克公司瑞士分公司学习培训数控技术的时候,李斌就十分珍惜难得的“出国留学”机会,出国行囊中,他比别人多了4本厚厚的德汉字典。在瑞士,李斌虚心求教,处处留意,很快掌握了日常生活和技术用德语。

  工艺、编程、电气和刀具,是数控机床加工技术的关键。在瑞士,这四项关键技术岗位,分别由4个工程师把守。而作为劳务输出人员,只是学习最简单的加工操作。李斌不甘心,他要多学点。他利用各种机会,把每一个调试步骤、每一项程序输入记在心里。一年的学习培训很快结束了,李斌的“留学”财富弥足珍贵,那就是精心记录整理的四厚本数控机床调试、操作和编程资料。

  1998年夏天,李斌阔别校门13年后,再次考取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控制专业攻读大学本科。早在1985年,经过3年苦读,李斌已拿到了上海电视大学机械专业大专文凭。

  为了不影响工作,李斌选择每周两个晚上和一个休息天业余读书,并提前一小时上班。学校领导、老师见他工作忙、社会活动多,想减轻他的学习负担,但李斌不领这个情,作业、测验和考试一次不少。3年后,李斌毕业了,成绩令人折服:高等数学90分、机械设计98分、理论力学92分……并取得毕业设计“优”的最佳成绩。李斌驾驭高新技术,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钱”更多了。

  愿望:热爱企业,做一个好工人

  李斌很朴实,他说:“我的愿望很简单,就是热爱企业,做一个好工人。”这句话如果放在30年前,也许掷地有声。然而时代不同了,当年与李斌一起到德国学习培训的30多人中,如今还留在工厂里的不过两三人。他们有的被外资企业挖走,有些跳槽改了行。李斌又不是缺文凭、没本事,干吗还呆在厂里当工人?出名以后,不知有多少企业想挖走李斌,个个薪金诱人。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李斌却说:“企业可以没有我李斌,但我李斌却离不开企业。除非企业破产,我哪里都不去。我要亲眼看到液压泵厂的振兴!”

  进厂23年来,李斌实现了从普通操作型工人到知识型工人,进而成长为新时代专家型工人的理想。他说,新时代对我们工人提出了很高要求,只有增强主人翁意识,又掌握了新技术、新知识,才是一个合格的好工人,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不久前,上海液压泵厂接到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专用液压产品订单。因任务紧、技术要求高、加工难度大,而厂里的数控机床不成体系,工厂准备把产品外壳委托外单位加工,但交货期和质量不能保证。厂长十分焦急。李斌闻讯,主动揽下了这块“硬骨头”。在他心目中,工人同样能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他仔细研究、反复琢磨。产品外壳上各个部位加工精度均限制在2~3丝之间,要求很高。怎么办?李斌反复计算,拿出了加工工艺路线,编出了程序,做出了相应的工夹具,配置了合适的刀具。试制开始了,他连续三四天不回家,“钉”在试制现场,最终拿出了合格的产品外壳,并在鉴定会上一次获得通过。

  在我国,三家液压泵生产主导厂三足鼎立。但无论比规模还是比数控机床拥有量,上海液压泵厂均倒数第一。另两家企业的固定资产,分别是上海液压泵厂的10倍和2倍。然而,李斌和他所在的工段却制造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专用液压产品。

  李斌当上市劳模、全国劳模,至今已有11个年头,得到了无数荣誉,但李斌始终甘当一名工人、一个作出杰出贡献的工人。11年里,他不断学习运用最新数控加工和编程技术,成功开发了5种类型、17种数控机床的加工功能,开发新产品55项,为企业创造了高达2128万元的经济效益。这就是李斌,一个大写的工人作出的业绩。

  创新:早想一步,先干一步

  “创新就是在别人想以前,我早想一步;在别人干以前,我先干一步。”李斌的话很实在。

  一个工人,能学会编程、调试并操作几种数控机床,已经很不容易了。但在李斌看来,这还是浅层次的,要当一个好工人,还得更上一层楼。学习不是目的,不能成为学习的奴隶,而应为我所用,大胆创新。

  几年前,厂里花费120万元进口了一台数控机床。一见机床上的“S”标记,李斌心里明白,这台机床只能加工棒料零件。他想,我们是国有企业,不可能像外国企业那样,购买很多不同功能的专用数控机床来加工不同形状的零件。能不能想想办法,让“洋机器”能具有“中国特色”呢?李斌日思夜想,翻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技术资料,反复计算、设计、实验,终于发明出一副埋入式偏心夹具,自制一把特殊刀具,编制了一套进口数控机床没有的新程序,使这台功能单一的机床改造成能加工轴、盘型等多种零件的多功能全能机床。

  在数控机床应用的领域里,李斌不断创新,挑战自我,永无止境。前几天,上海液压泵厂的职工们正在为赶制一批国家专用液压产品紧张忙碌着。岂料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一台进口数控机床的刀架坏了。如果通知外国生产商派人前来抢修,不仅至少要花费4~5万元人民币,而且修复时间少说也得10天,这将严重影响生产进度。

  有难题,找李斌。这似乎成了惯例。李斌不慌不忙,凭着厚实的技术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把刀架拆下,发现原来刀架坏的原因出在刀具,这种特殊刀具用强力胶把两部分粘合而成。由于这种数控机床是专门定做的,因此没有备件。怎么办?李斌没有退缩,他反复琢磨,决定不照外国厂商的规矩办事,大胆向洋机器开刀。经过整整2天奋战,终于使这台进口数控机床起死回生,加工精度也达到了原来的水平。

  从操作型工人到知识型工人,再到专家型工人,这就是李斌,这就是新时期中国工人阶级的抱负和理想。他很平凡,但平凡得令人肃然起敬。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时代楷模

  • 热点人物

    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

  • 热点人物

    张玉滚:教书育人十七载 把山路走成通天大...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苏炳添:满意室内赛表现 期待百米再突破

    在当地时间20日结束的2019国际田联室内巡回赛总决赛中,苏炳添以6秒49拿下三连胜。赛后接受采访时,这位中国“飞人”对自己60米赛场上的成绩表示满意,并期待能在接下来的室外赛中取得突破。

  • “过山车冰场”上的速滑少女

    12岁的朵兰,在短道速滑赛场上像一只“小蝴蝶”。她在弯道灵巧地超越对手,利落地在直道加速,最终以轻盈的姿态第一个冲过终点,轻松摘得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冬季运动会短道速滑丙组女子1000米冠军。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苏文义:温籍华商的回乡发展之路

    苏文义,1979年出生于经商世家。自幼深受祖辈熏陶的他,1999年定居佛罗伦萨,刚开始在家族工厂锻炼实践。从2005年开始,苏文义先后在意大利开办多家连锁超市。2014年,他进军进口消费品领域,并把生意带回家乡温州,扮起了牵线中欧经贸合作的“红娘”。

  • 新加坡华商赵学斌:用诚信赢得建筑业好口碑

    赵学斌是被逼着创业的。谈及创业经历,他感激一路有妻子杨子相伴同行,给予他无限的勇气和信心。夫妻同心,其利断金。齐心协力、诚信经营、安全第一,在他们夫妇二人不懈的努力下,科立私人建筑有限公司十年磨一剑,在新加坡建筑行业赢得良好口碑。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