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清:热爱工作、甘为人梯是人生价值所在-劳动模范-中工网

人物

劳动模范

刘云清:热爱工作、甘为人梯是人生价值所在

2018-04-27 18:00:18

  新华社南京4月27日电题:“大国工匠”刘云清:热爱工作、甘为人梯是人生价值所在

  新华社记者 樊曦

  他被称作“设备名医”,能诊治数控设备的各种“疑难杂症”;也被叫作“技改大王”,自主设计的数控珩磨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多年的磨砺钻研,刘云清成长为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首席技师。2018年,刘云清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痴迷”练就“神医”

  1996年,中专毕业的刘云清进入中车戚墅堰所当机修钳工,跟着老师傅学习维修数控机床。

  “干活就要讲良心,要认认真真。”他把师傅的话深深记在心中。晚饭后,他都会到车间转转,琢磨机器的构造,思考维修中的难题;睡觉前,头脑里一遍遍回放着工作中的各种细节。

  “艺痴者技必良”。时光流转,刘云清从机械维修工成长为全面系统掌握数控设备机械、电气、液压、软件等各方面故障维修的专家,练就“神奇”的功能:从嘈杂的轰鸣声中能立马听出哪一台机器“生病了”,并准确判断“病因”所在。

  2015年,当时国内功率最大的高铁制动设备一次锻压成型机出现故障,等德国的配件要1个多月,每天光设备折旧就要5万元,还不包括生产上的损失。面对这台近5层楼高、数万根光控制线路的设备,刘云清很快分析出是电路板故障,仅用半天时间就实现了设备重新安全运行。

  “钉子”精神创奇

  数控珩磨机是涡轮增压器等零部件高精密加工的关键磨削设备,一度只能靠进口,价格昂贵,维修成本高,生产的产品尺寸也难以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

  “这么关键的技术凭啥只能握在老外手里,中国人就不能研发出性价比更高的数控珩磨机?”刘云清不服气。2013年,他主动请缨进行研发攻关。

  他牢牢“钉”在了新型数控珩磨机的研究现场,光是为了测试掌握珩磨的相关工艺,就尝试了100多种不同配比的刀具和磨削介质。他的妻子黄燕君回忆,那段日子,刘云清像着魔了一样,叫他吃饭都听不见。

  就这样,刘云清带领团队经过数千次反复试验,最终研制出成本仅为进口设备四分之一,且具有多重安全控制、成品率高等诸多优点的新型龙门式全浮动数控珩磨机,其磨削精度可细到头发丝的二十到三十分之一,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人梯”通向“崛起”

  在中车戚墅堰所生产车间,一台全智能控制机器人高压清洗机正在忙着清理各种零部件。

  “这个机器人喷出的高压水柱就像‘水刀’一样,瞬间压力可达到每平方厘米500公斤。清洗后残留的杂质颗粒最大不超过0.2毫米,总重不超过2毫克。”刘云清说,这是他和徒弟们“鼓捣”出的杰作。

  刘云清劳模创新工作室自2015年成立以来,开展了20多项重点攻关项目,共取得科技成果35项、专利17项,节约设备费用4200余万元,创造产值1.5亿元。

  在他的徒弟黄彬眼里,刘云清是个特别“矫情”的师傅,哪怕是一颗螺丝,他都要细致地根据具体工况、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用螺牙、细芽还是中芽、粗芽。“这让我们明白,要做好一件事,必须用心。”黄彬说。

  在刘云清心里,热爱工作、甘为人梯是人生价值所在。他说,小到一个工件、一台设备,大到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其技术崛起之路,都离不开每个技术工人的成长,离不开每个技术工人的努力。

来源:新华网
编辑:王砚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 热点人物

    钟扬: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林永健本色出演暖心父亲

      《幸福照相馆》讲述了一个叫幸福镇的小城里,苏万梁(林永健饰)作为小镇工农兵照相馆的经理,发妻早逝,与三个孩子相依为命,并被外来寻亲的女人胡美凤(左小青饰)对爱情的执着感动,力排众议将胡美凤留在家中,从此一连串的变故接踵而至。

  • 斜杠青年李光洁:“摄影是我的另一双眼睛”

      作为野生救援(WildAid)公益大使和PADI海洋健康大使,李光洁发起这次活动,希望通过影像观察和记录生命来呼吁公众保护海洋,保护鲨鱼拒食鱼翅。摄影展上,李光洁展出了多幅个人水下摄影代表作。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陈安宁:“汽车+AI”将成为车企进化的关键变量

      在陈安宁眼中,经过60多年的发展,在过去短短几年内,以GPU为代表的智能硬件的突破,让人工智能从过去简单的算法进入了大数据深度学习为核心的AI世界。

  • 王金丽:甘为脱贫致富“牛”(图)

      王金丽是李店乡第一个养奶牛的人。2004年秋天,在新疆打工摘棉花的王金丽,偶然看到周围住户排队打鲜奶,这个场景深深触动了她。“当时我们通渭县很少有人喝过鲜牛奶。”这让王金丽看到了巨大商机。回乡后,她从亲戚朋友处筹到1万元现金,买了一头奶牛,从此走上了养殖路。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