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庆友:谱写新丝绸之路上的彩色人生-劳动模范-中工网

人物

劳动模范

夏庆友:谱写新丝绸之路上的彩色人生

2017-12-27 07:46:24

【劳模创新工作室巡礼(五)】夏庆友:谱写新丝绸之路上的彩色人生

  劳模档案: 夏庆友,男,1965年6月生,博士,中共党员,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万人计划”首批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重庆市“两江学者”,“十一五”“十二五”“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际鳞翅目昆虫基因组委员会委员。现任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重庆市蚕丝纤维新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委员。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光华工程科技奖、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日本蚕丝科学进步特别奖、香港桑麻纺织科技大奖、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等30余项重大奖励与荣誉。

  1000多年前,一条古丝绸之路承载起了中华文明传播的步伐。今天,西南大学的蚕学专家夏庆友则希望可以用一根根光亮的蚕丝编织起属于他和中国蚕学研究者的“新丝绸之路”梦。他说,在这条路上,他们要凭借科研的领先地位,去传播那一根根蚕丝背后的技术、文化和科学精神。

  养蚕的童年时光成就人生梦想

  夏庆友出生在重庆市永川区三教镇杨柳村,有4个姐姐,他在家中排行第,童年的时光,夏庆友都是在和姐姐们一起采桑叶养蚕中度过。夏庆友的养蚕经历一直延续了好几年。对于夏庆友来说,养蚕也是曾经让他全身投入、迷恋不舍的一段难忘经历。

  198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西南农业大学蚕桑系。由于孩童时养蚕的经历,让夏庆友在大学的学习中相比其他同学更显得得心应手,同样,童年养蚕的经历和劳作的童年也让夏庆友更加知道在广袤的土地上,农民对于新技术、新品种的渴求。

  大学毕业后,夏庆友被分配到四川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工作,此时,恰逢我国蚕桑育种进入了技术进步的平台期,很难再有大的突破。蚕桑育种将来怎么走?夏庆友深感责任在肩。1991年,夏庆友回到西南农业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1997年,夏庆友远渡日本求学,在日本九州大学攻读博士后,同时担任特别研究员。1999年底,正在日本九州大学基因研究中心工作的夏庆友得知中国已经准备启动自己的家蚕基因组计划。没有半点犹豫的他,毅然放弃了在日本高出国内几十倍的薪资回国,在国内科研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夏庆友和他的团队决定与日本在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绘制上开展一场争分夺秒的竞争。

  夏庆友和他团队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交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漂亮答卷,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家蚕基因组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 2003年绘制完成世界第一张家蚕全基因组框架图开始,夏庆友并没有放慢家蚕研究的步伐,2008年,他通过国际合作完成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2009年完成40个蚕类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该成果被誉为100年近现代蚕业科学发展史中由我国科学家做出的杰出贡献,具有重大基础科学价值与产业价值。

  劳模创新工作室致力于科研成果转化

  夏庆友劳模创新工作室依托西南大学,于2013年底正式成立,2016年底被评为重庆市劳模创新示范工作室。今年11月被全总授予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每年配有超过100万元的工作经费,有超过200平米的固定工作场所,配备有超过800万元的专业仪器与设备,建立了完善和高效的运行管理制度及考核机制。

  工作室人员由我国蚕桑领域唯一的教育部创新团队构成,现有16人,几乎清一色博士。其中7人有高级职称,6人有中级职称,多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重庆市“巴渝学者”“百人计划”等人才计划。

  该工作室在全国蚕桑丝绸行业内的知名度高,创新能力突出。作为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的夏庆友说,团队的重要使命就是致力于科研成果的转化,让蚕丝产品走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蚕丝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天然蛋白纤维,被誉为“纤维皇后”。蚕丝产业是中国的传统、特色和优势产业,蚕丝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元素,“丝绸之路”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在今天,中国仍是世界蚕丝第一生产大国,年产蚕茧和生丝分别占世界总量的72%和78%。

  但蚕丝本身的缺陷造成蚕丝消费领域狭窄,消费量仅仅占大纺织的0.2%,蚕丝纤维的缺陷已成为久未解决的世界性难题。蚕丝工业与大纺织工业已日趋相互隔离,互不兼容。夏庆友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发展科学、革新技术、振兴产业、弘扬文化为目标,面向我国蚕桑产业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变革升级的迫切需要,带领行业人员开展创新和攻关研究,致力于推动行业相关技术的进步,推进蚕丝在丝绸纺织、生物医学等民生产业化应用。

  工作室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建立了规模化制造高吸水透水新型蚕丝、以新型蚕丝生产无纺布和纺纱、高吸水性蚕丝丝纺化等产业关键创新技术,并通过纺织企业试产了新型丝纺毛巾、睡衣、袜子等高品质的日常生活消费品30余种,用户试用反馈和评价极高,预示着新型蚕丝纤维的巨大市场开发潜力,有关成果获批国家发明专利3项,目前一项专利成果已经转化。

  夏庆友通过遗传改良方法创制的新型蚕丝,具有开发成生物医学材料的潜力,拓展了新型蚕丝在美容化妆品及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突破传统的上簇结茧再缫丝织绸的技术流程约束,创新的将“平板茧”用作规模化获取新型蚕丝,并将平板茧作为新型蚕丝应用在医学辅料和美容化妆品领域,有效避免缫丝以及精炼环节对外源蛋白生物活性的破坏,推进了遗传改良蚕丝的实用化进程。相关技术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

  截至目前,该工作室有关原创性的核心技术已经申请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50余篇,在行业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其中专利“一种用蚕茧生产蚕丝面膜基布的方法及蚕丝面膜”已经成功转化;在新型蚕丝市场推广方面,团队原创研发队部分新型蚕丝产品已经入中试阶段,试用反馈信息极好,目前正在与与北京秸金科创基因技术有限公司、重庆润禧丝绸有限公司、重庆祥飞丝绸公司、重庆富进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湖北同济现代医药、江苏苏豪集团等国内多家从事蚕丝制品生产、生物医疗以及生物制药的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地推进新型蚕丝产品的产业化,以尽快产生直接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

  “千年之前蚕丝和黄金是等价的,我希望通过我的研究,能够振兴丝绸产业,实现规模化经营,让农民在家蚕养殖中获取更多的收益,同时也让农民能够参与市场,有一定的市场话语权。”谈起家蚕养殖的前景,夏庆友这样说。

  蚕丝被、蚕丝面膜、蚕丝尿不湿,夏庆友高兴地展示着蚕丝制品。夏庆友表示,蚕丝具有天然的抗菌特性,是最适合制作医用纱布的材质,还能帮助伤口愈合。夏庆友如数家珍地介绍着一系列的蚕丝制品。“现在,蚕丝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系时期,改变加工工艺、拓展应用领域是当务之急,这样才能提高产品附加值,让这个古老传统行业焕发新的生机。”夏庆友说。

  再造丝绸之路是夏庆友和他的研究团队共同的梦想,他们以蚕宝宝为核心,以在研究领域占有的领先地位,去实现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以丝绸之路的精神去传播、去弘扬中国蚕业的技术、文化和科学传承。

  如今,古丝绸之路上叮咚的驼铃已经逐渐远去,夏庆友的“新丝绸之路”上,驼铃正在响起,这叮咚的驼铃声正指引着很多人的梦想和方向。 (李国 郑荣俊)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十九大代表风采录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老职工、老党员向党说句心里话

  • 热点人物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23年,用心血铸...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邹市明眼疾病情初步确诊

      新华社记者26日采访上海长征医院获悉:前奥运冠军、著名拳手邹市明因眼部严重不适急诊入院,后经诊断,双侧眼眶有多发性骨折、轻度白内障、玻璃体浑浊等症状,若想完全恢复正常非常困难,并且可能留有后遗症。

  • 邹市明眼疾病情初步确诊 医生称完全恢复非常困难

    新华社记者26日采访上海长征医院获悉,前奥运冠军、著名拳手邹市明因眼部严重不适急诊入院,后经诊断,双侧眼眶有多发性骨折、轻度白内障、玻璃体浑浊等症状,若想完全恢复正常非常困难,并且可能留有后遗症。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符小蜜:带着村民打造民宿群

    36岁的符小蜜出生于广东湛江,因为爱情,从广东的最南端嫁到了最北端,在韶关一间英语培训学校教书,每逢假期都会外出旅游,大理、丽江、鼓浪屿到处留下足迹,“这些地方不但风景美,当地别具特色的民宿更让我流连忘返。”

  • 快乐的互联网创业小伙

      开会、出差、巡查、与客户交流、每天不足五小时的睡眠,这些词汇贯穿着常浩然的2017年,作为80后的创业者,常浩然用行动告诉大家有梦想就要坚持,不经历风雨就不会看到彩虹。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