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劳动模范-正文
许启金:创新路上的“老黄牛”
//www.workercn.cn2017-10-09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十九大代表风采】

许启金:创新路上的“老黄牛”

  54岁的许启金最近又有了新发明!

  利用这个名为“角钢塔避雷线提升装置”的新发明,电网公司的线路工人在更换避雷线时可以做到“既省时又省力”。“原来需要两个人一道做的事情,用了这个新装置后一个人就可以做了。”许启金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他准备将这个装置拿到国家电网公司群众性创新活动成果展上参展,“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新装置的便利”。

  和高压电线打了35年的交道,许启金围绕难题搞创新的钻劲儿从没有松懈过。

  当普通工人时如此,当上了带电作业班副班长时还是如此。而当上了全国劳动模范,又成了安徽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并且又光荣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许启金的钻劲儿更大了。

  刚上班那会儿,许启金对很多专业知识还懵懵懂懂,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不过那时,他喜欢随身带一本书,还喜欢在口袋里装很多纸条儿,随时随地学习知识。

  后来,在工作中会遇到一些不方便的地方,许启金就开始琢磨开了。那时候条件较差,他在自家的阳台上开辟了一块“发明小天地”。在研制软梯作业防高坠自锁器时,为了购买一根适用的弹簧,许启金穿大街过小巷跑了很多地方,最后是从一个摩托车修理铺的朋友那里找到了一根。

  现在,许启金发明创造的环境大大改善了。他不仅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而且带了很多徒弟,培养了一批“爱发明懂创新讲奉献”的团队成员。

  50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里,车床、铣床等机械加工工具一应俱全。4个创新小组、46个人的创新团队经常聚在一起就某个课题进行讨论,共同攻关。

  输电线路上绝缘子串的连接卡好后,需要拔掉一个保险销。传统的方法是用钳子拔,既费力又容易伤到胳膊和绝缘子,有时需要十来分钟才能拔下一个。许启金带领团队成员发明了第三代拔销器。利用这个后来获得国家专利的发明,只用几秒钟就可以轻轻松松拔下一个销子。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许启金共推出创新项目18项,攻克技术难关6项。由他主持完成的QC成果获得国网安徽电力6个一等奖,7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他所带领的QC小组被评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目前,许启金已经先后带出40多个徒弟,他们当中已经有7人成为国家级、省部级技术能手。其中徒弟廖志斌有5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成长为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生产技能专家、安徽省劳模;徒弟张明研制出的输电线路转向器也获得了国家专利。

  在传授技能的过程中,许启金发现传统的文字图片教材看起来不直观,也不便理解,熟悉3D软件的他开始琢磨起制作视频来辅助教学。经过上千个日夜的努力,许启金先后完成了1000多个零部件的3D建模和10余部视频课件。

  许启金每个月都会接到好几起来自全国各地的“求救”电话,这些来电大多是向他求教线路作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对于这些电话,许启金是“来者不拒”。

  党的十九大召开在即,许启金和他的团队目前正在对又一项创新——架空线上的电动作业车”进行最后的技术攻关和调试。

  “生命不息,创新不止。”许启金说,他现在每天仍然保持着“一有空就学习”的状态。在他看来,唯有不断前进、不断奉献,方能对得起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劳动模范和一名党代表的责任与使命。(本报记者 陈华)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