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根柱:矢志不移挖穷根 山乡旧貌换新颜-劳动模范-中工网

人物

劳动模范

贾根柱:矢志不移挖穷根 山乡旧貌换新颜

2016-04-26 09:49:22 来源:甘肃日报

    20世纪80年代的陇西县菜子镇南二十铺村,是一个人多地少、吃饭靠天的贫困村。贾根柱接任村委会主任后,确定了“压粮扩经济,富民抓产业、增收抓劳务、强村抓项目”的经济发展思路。随着“菜子大葱”品牌的逐步建立,贾根柱又发起成立了陇西大葱协会,使村里的大葱种植做到了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大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他结合多年外出务工的经验,连续多年有组织地输出剩余劳动力。1995年,贾根柱由村委会主任转任村党支部书记。他根据实际对全村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到2004年底,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446元。

    苏家坪社136 户650 人长期以来受地陡、路窄、水少“三难”所苦。贾根柱与村两委认真分析后,决定先从引水方面进行突破,并争取到县水务局的一笔资金。他组织群众出钱出力,奋战在千米长的引水“战线”上,终于将山下的井水引到山上的蓄水池,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他趁热打铁,带领大家拓宽了通往山下的路,将贫瘠的坡地全部修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梯田,大力发展中药材种苗种植,使这个昔日的山区穷社变了样,家家安上电话,90% 的农户有了摩托车。

    李家山社村子小、条件差、人口少、光棍多,村民常常望着山下行路方便、吃水容易的川区村羡慕不已。贾根柱与两委商议决定,实施易地搬迁项目。他四处奔波,从省扶贫办争取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最终圆了李家山社村民的梦想。

    川区几个自然村的川地虽然有井水浇灌,但渠道长期失修,道路被侵占,水费贵、运输难、产量低。贾根柱多方争取到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把羊肠小路修成了三轮车道,土渠变成了水泥渠,机械开进了地里,村民的生产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接着他又积极协调,流转土地18.9亩,使陇西县鑫源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落户南二十铺村。如今,全村新发展养殖小区3 个,建成牛羊圈舍20座,种植牧草900 亩,饲养良种羊1000多只。

    2012年双联行动开展以来,村上争取双联惠农贷款300 多万元,发展种植、养殖等富民产业。建成养殖小区2 个,发展适度规模户18户,引进基础母羊(牛)

    1100多只;落实中药材标准化种植1000多亩,季节性和常年性劳务输出达到1500多人,户均1.5 人。到2014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已达5340元。向双联单位争取到帮扶资金43万元,新建村综合办公楼1 栋,配备了价值8 万元的办公桌椅和驻村干部休息床及办公设备。2014年又与双联单位省教育厅衔接,在村部旁边建成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的文化娱乐广场,丰富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30多年来,贾根柱带领乡亲们一直在为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竭力奋斗。2013年他被评为定西市劳动模范,2015年又被评为省劳动模范。

编辑:石夕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我的灯火生活|一技在身,靠手艺我也“三十而立”

    2018年开始,李大波成为途虎养车上海关山路工场店的店长。“目前我们有7个机修技师、2个美容技师,平均年龄24岁,工作时间三班倒。最近平均每天有28辆车入店,大的修理项目耗时四小时起步,尤其随着上海夜生活节的启动,干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李大波说。

  • 李建红:建议各方协同,补齐交通物流应急短板

    “经历疫情大考,社会各界普遍意识到供应链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近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要强盛,交通须先行,物流要保障。平常即如此,急时更突显。“此次疫情防控,交通物流保畅保供成为应急救援的生命线。”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